從本質告訴你,爲什麽歐、日的新能源車發展永遠追不上中美!

婉瑜觀點 2024-05-16 13:42:58

歐洲著名的汽車廠商去年對中國市場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其中包括大衆集團與小鵬集團,斯特蘭蒂斯集團與零跑集團的聯合。中美兩個國家明顯處于領先地位,但部分傳統車企卻對此並不感冒,跟隨新能源車的腳步也顯得有些遲緩。文章試圖解釋爲什麽中美兩個國家的新能源汽車都得到了最好的發展。

電動車的核心可以歸納爲兩個部分,第一,可以將電動車分成上、下兩個區域,上層是電驅動區,下面是智能科技區。第二,新能源時代是“軟件定義車”的新理念;電子化其實就是從網際網路到網際網路時代,科技的擴散。這是一個“互聯網化”的過程,涉及到了很多領域,如車輪,車身,智能座艙,智能駕駛,以及由電池提供的舒適度,這些都需要龐大的軟件支撐。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者市場,中國是最大的制造業市場,兩個國家都受益于網絡革命,並在科技上拉開了與其它國家的距離。

日本車企對未來的市場有深刻的認識,他們在氫氣車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擁有了很多專利,並且把重點轉移到了混合動力車型上,比如早期推出的省油普銳斯。日本擁有決定自身科技發展方向的實力,但是它在世界舞台上的話語權卻相當薄弱。

汽油-電力混合動力系統和純電力系統的根本差別是,一個是以傳統車輛爲基礎,一個是以“網絡思維”爲基礎的。中、美兩國都走上了電動汽車之路,其它國家也只能亦步亦趨。

中國與美國雖然各有不同的發展目標,但其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目標是一致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産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産國,在糧食、能源等方面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果能在核電技術上取得突破,中國的戰略安全水平就會得到提高,電動車的發展也就變得勢在必行。美國對環境保護非常看重,在經濟危機之後,爲了拉選票,他們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新能源工業上,而特斯拉的勝利,也讓美國人對這個行業充滿了信心。

雖然中美兩國都在大力推進電動車,但是中國很有可能走在最前面,這是因爲:在技術創新上,中國企業已經在電池技術、電動車生産技術和智能互聯技術等領域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一系列的技術進步,不但改善了電動車的性能,同時也降低了生産成本,增強了電動車的市場競爭力。比亞迪,蔚來,小鵬等中國電動車廠商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占據了一席之地,並且在全球範圍內不斷擴張。

不過,要在全球範圍內推廣電動車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電池的供給與循環利用問題,尤其是對諸如锂、钴等稀有金屬的開發與處置。其次,隨著電動車行業的迅速發展,必須對電網進行全面的改造與優化,以保障供電的穩定與可持續。另外,汽車業的轉變也給就業與技術轉移提出了新的挑戰。

總而言之,盡管中國在電動車方面擁有明顯的競爭優勢,但是美國等國正在加快趕超步伐。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技術創新、政策扶持、供應鏈管理、營銷戰略等多個領域的觀點。在這一進程中,既有車企之間的競爭,也有不同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綜合實力的爭奪。隨著電動車技術的日趨成熟,市場的逐漸打開,我們將看到一個更加清潔,高效,可持續發展的運輸方式。

0 阅读:99
评论列表
  • 2024-05-16 16:13

    因爲中美燃油車不管口碑還是銷量都不如歐洲車和日系車好所以中美就想辦法走捷徑

婉瑜觀點

簡介:歡迎大家給我點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