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余承東沒有選擇

藍媒彙 2024-05-11 20:09:06

作者|陶然 編輯|魏曉

最近半個月,余承東沉默得有些反常。

照理說,北京車展流量潑天,華爲這張大嘴無論正說反說,分一杯羹都應當是輕而易舉。

但從開幕到閉幕,除了在微博時不時推兩條品宣之外,余承東似乎並未在任何公開場合,或者朋友圈之類的私人領域發聲。

群衆喜聞樂見的、來自余大嘴的銳評,沒了。

但互聯網依舊緊盯著老余——五一假期,余承東活躍在熱搜裏。

一號當天一早,#余承東卸任華爲終端BG CEO#的話題被頂上微博前排,消息稱華爲內部于4月30日下午發布人事調整文件,宣布余承東將卸任華爲終端BG CEO一職,仍保留終端BG董事長職位。終端BG CEO一職則由原華爲終端BG 首席運營官何剛接任。

緊接著,下一個相關話題就是事件後續,報道稱余承東職位調整“是華爲內部的正常管理任命”,“目的是讓余承東有更多的精力爲消費者打造精品”。

目前公開的結果,除了華爲官網的管理層信息更替之外,有且只有余承東的個人微博簡介變了title,由終端BG CEO改爲終端BG董事長。

不過,考慮到這是余承東,這是華爲,三個字符的更替已經足夠讓圈內衆說紛纭:老余這是升職了還是降職了?華爲這是奪權了還是放權了?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2024年年中的余承東,和此前數次一樣,又站在了華爲轉折的分叉路口。

但這一次,余承東似乎沒有太多選擇。

“遙遙領先”,以後聽不到了?

余承東是華爲終端,尤其手機業務的功臣。

終端BG CEO這個位置,從2011年上任開始,老余已經坐了將近13年。

彼時,蘋果全球手機銷量高達4000萬台,諾基亞在中國還有著2000萬的全年銷量,小米M1開放購買三個小時內就賣出了10萬台,年銷量也接近千萬級別。而華爲當時一整年的銷量,是大約300萬。

余承東迎來了接任終端BG CEO後的第一個重要選擇:華爲的手機,要怎麽做?

學小米似乎不太行:榮耀品牌在小米手機發布後緊跟著亮相,但性價比、芯片和內存等硬傷,讓初代榮耀沒能真正撼動小米,不久便石沉大海。

參考iPhone做高端,更是一場豪賭:高端意味著高投入,尤其還是在當年市場壓根不怎麽認華爲的前提下。

過程跌跌撞撞,好在余承東算是第一次賭贏了:經曆過AscendP1、P2的市場反應平平後,跳號誕生的P6憑借超越iPhone 5s的極致輕薄爲華爲帶來了400萬台以上的銷量,在當時的手機市場殺出一片天;Mate 1和Mate 2以大屏+長續航的配置收獲了第一批系列忠實粉絲後,同樣跳躍式編號命名的Mate 7給蘋果三星第一次帶來了大屏+長續航+指紋+性價比的多維震撼,在高端市場真正意義上站穩了前排。

時間線來到2019:這一年,華爲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達到2.4億台,緊隨三星之後,超越蘋果位居世界第二。

也是在這一年,華爲開始遭到來自外部環境的極限施壓:這一次的轉折不是選擇,而是華爲終端團隊突然之間沒了選擇——只能堅守、自救求生。

轉年,余承東站在開發者大會上擲地有聲:沒有人能夠熄滅滿天星光。但直到2023下半年攜Mate 60亮相,市場方才迎回了老余和華爲的鋒芒: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統計顯示,Mate 60系列在短短六個星期內銷售量就超過了160萬台;今年一季度,IDC和Canalys兩家機構的統計數據均證實,華爲以17%的市場份額重回中國手機市場第一。

華爲的野心,顯然不止于國內市場:在和蘋果春季發布會同天的5月7日,華爲在迪拜也召開了産品發布會,新款MatePad平板、MateBook筆記本、Watch Fit 3手表、Free Buds耳機等産品于海外高調亮相。

是否算得上是硬剛蘋果,沒法斷定。反正選的這個日期,好巧不巧就是同一天。再往前,小米14 Ultra發布會,華爲在同一天也發布了自家的小折疊屏。

前幾天,美國商務部證實已經吊銷了一批出口許可證,市面上大部分消息都指向英特爾和高通這兩家曾獲得特別授權、允許向華爲銷售筆記本電腦和手機芯片的科技公司。

網傳華爲海思半導體董事長何庭波,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事出之後對內發布了《致戰友們的一封信》,提出"塔山會戰”、針對PC端芯片轉正備胎計劃。知情人士很快辟謠了這個消息,稱“這幾年華爲受住了嚴峻考驗,經營逐步回歸常態,旗艦産品按節奏推出,不太可能以類似方式進行內部動員。”

對比2019年前後的悲壯,這句輕描淡寫的“不太可能”透露出一種不怒自威的底氣:盡管出手,我們不慌。

從回歸到站穩,華爲僅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卸任終端BG CEO,理解爲高層研判“此後手機業務沒必要非得讓余承東高強度參與”,也並無不合理之處:確實領先,就不用總喊遙遙領先了。

畢竟,老余肩上還有另一個比較新,也比較重的擔子:車。

流傳的那句“有更多精力爲消費者打造精品”,更多指向的應該是鴻蒙智行。

感到壓力的車BU

對比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車圈有幾個明顯的變化,其中之一就是華爲不再是唯一的頂流了。

比如,近段時間,黑紅有理想,真紅有小米。

問界依然賣的很好,智界折騰一通之後也比去年有起色,但華爲需要面對的一個轉變是,2023年,它是突然殺出的挑戰者,後來居上幹翻老師傅。但在今年,華爲的身份,大概率已經換成了守江山的人。

2024開年第一周,問界汽車憑借0.59萬的周銷量首次超越霸榜許久的理想汽車,成功問鼎當周新勢力銷冠。

此後三個月,問界分別以32973輛比31165輛、21142輛比20251輛和31727輛比28984輛的數據連續力壓理想。整個季度,問界的總銷量爲85842輛,而理想總銷量爲80400輛。

對比一年前的Q1,當時的問界三個月內僅賣出了11659輛車,而理想的數字則是52584輛。

但在四月,王座暫時易位,理想汽車重新成爲了新勢力品牌的月度銷冠。

當然,現在的華爲,手中不止問界一張牌:北京車展上,華爲一衆“智選車”品牌以“鴻蒙智行”的商標合並在同一展台亮相,其中既包括已被外界熟知的問界和智界,也有華爲與北汽合作推出的享界品牌首款産品、定位豪華旗艦轎車的享界S9。

而其與江淮合作的智選車品牌“傲界”,據稱也有轎車、SUV 和 MPV 三大品類預計在今年Q4推出首款車。

在鴻蒙智行的官微上,其4月新勢力銷量榜單的統計口徑與理想官微並不相同,是將問界和智界兩個品牌合並統計,並最終得出了鴻蒙智行爲4月銷冠的結論。

豪華行政轎車這一組別,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是BBA的主場,享界S9的出現則意味著華爲官宣進場。目前的整體狀況是,鴻蒙智行已經覆蓋了SUV(問界M系列)、高性能轎車(智界S7)和豪華旗艦轎車(享界S9),但這三個組別又分別有著像理想、小米/極氪和部分傳統豪車品牌的強大對手。

華爲或者說鴻蒙智行的優勢在于似乎已經沒什麽短板,至于長板日後究竟會有多長,還得看同行的給出什麽樣的“襯托”。

此番加碼車BU的余承東,不知將會給車圈帶來怎樣的變化。

來源|AI藍媒彙 作者|陶然

1 阅读:424
评论列表
  • 2024-05-12 12:19

    相信華爲相信老余

  • 2024-05-12 17:30

    大概率跟榮耀老趙一樣易步鴻蒙智行,帶隊出發!

藍媒彙

簡介:藍媒彙由多位資深媒體人打造,專注互聯網産業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