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女院長收治國軍傷員,傷好送行時,他忽然掏槍,打開了保險

枕貓 2024-03-31 22:02:19

隨著戰爭的持續,傷員如潮水般湧入醫院,栗秀真決定開放醫院大門,收治所有傷員,不分敵我。在這其中,包括了許多國軍士兵,他們帶著戰場上的傷痛和疑惑,躺進了這個位于山林深處的臨時醫院。在這裏,沒有政治的分界線,只有生與死的抗爭,和對生命的渴望。

時間如細沙流逝,在栗秀真和她的團隊不懈的努力下,大部分國軍傷員的傷勢得到了明顯的好轉。爲了慶祝他們即將回歸戰場,也爲了感謝栗秀真和她的團隊,一場別樣的送行宴會在醫院附近的空地上舉行。

一名年輕的國軍士兵,在衆目睽睽之下,突然站了起來,手中不知何時已經握著一把閃著冷光的手槍,而手槍的槍口,正對准了無辜的栗秀真。在那一刻,宴會的氣氛瞬間凝固,所有的歡笑聲戛然而止,只剩下這名士兵沉重的呼吸聲和周圍人驚恐的目光。

勇擔重任:醫生的選擇

在那個動蕩不安、戰火紛飛的年代,栗秀真,一個勇敢堅韌的女性,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之中。她加入了“應城縣抗日遊擊隊”附屬的隨軍醫院,成爲了一名無畏的戰地醫生。

在那戰火紛飛的歲月裏,她以她卓越的醫療技能和堅定的領導才能,迅速嶄露頭角,最終榮任這家醫院的院長。對于栗秀真而言,這一決定絕非僅僅是一個職業生涯的轉折點,更是她人生道路上一次重大的抉擇。

作爲一名醫生,她深知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和災難,也清楚自己將面臨的種種困難和風險。最初,醫院只有最基本的醫療設施,醫療器械極爲簡陋,連最常見的消毒設備和手術工具都難以齊全。

在這樣的條件下,栗秀真和她的團隊必須盡可能利用有限的資源,爲傷員提供治療。他們經常需要用沸水代替消毒液,用手工制作的繃帶和簡易的夾板來固定傷員的創傷。

隨著時間的推移,醫院逐漸發展壯大,接收的傷員數量也大幅增加。面對越來越多的傷病士兵,栗秀真意識到,必須擴大醫院的規模和完善醫療設備,才能更有效地進行救治。于是,她開始盡力尋找各種方式來增強醫院的醫療能力。

在物資極爲緊缺的條件下,每一次的設備更新和擴張都充滿了挑戰。栗秀真和她的團隊不得不發揮極致的創造力,從周圍的環境中尋找可以利用的資源。

他們從廢棄的民居中回收木材,制作簡易的病床和手術台;從附近的村莊中收集草藥,制備簡單的藥膏和消炎劑;甚至還自己動手制作手術器械和醫療工具。

與此同時,栗秀真還積極與周邊的抗日力量聯系,通過各種渠道籌集醫療物資。她派遣信使穿越敵占區,與友好的商人和同情抗日的市民秘密交流,運送急需的藥品和器械。在某些情況下,醫院還接收到了國際援助組織的支持,獲得了一些珍貴的醫療供應。

醫院的規模擴大和醫療器械的豐富,極大地提高了治療效率和成功率。栗秀真和她的團隊能夠進行更爲複雜的手術,救治更多重傷員。醫院逐漸成爲了抗日戰場上一個重要的後方基地,不僅治療新四軍和遊擊隊的傷員,也爲當地的平民提供醫療援助。

危機之下的轉移

隨著1940年日軍的威脅越來越近,栗秀真和她的醫療隊伍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日軍不斷向抗日根據地施加壓力,這使得栗秀真所在的隨軍醫院成爲了潛在的攻擊目標。在這種情況下,爲了保障傷員的安全,栗秀真做出了艱難但必要的決定——轉移醫院。

這次轉移不是簡單的遷移,它需要精心的規劃和快速的執行。栗秀真率先召集了醫院的全體人員,詳細地說明了轉移的必要性和計劃。

在她的組織下,醫院分成了兩個隊伍:一個是由她親自帶領,負責攜帶醫療器械和藥品的先行隊;另一個則是由可靠的副手帶領,負責照顧行動不便的重傷員。轉移的路途異常艱難,他們必須穿越崎岖的山路,避開日軍的搜索。

爲了確保不留下任何痕迹,所有人都盡量減少使用任何可能發出聲音的物品,甚至連通訊也只能用手勢進行。在這樣緊張而又危險的環境中,栗秀真始終保持著冷靜和果斷,爲隊伍指明方向,解決途中遇到的每一個困難。

就在這一過程中,栗秀真和她的隊伍意外地遇到了國軍副軍長牟廷芳及其部隊。面對突如其來的國軍,栗秀真迅速展示了她的領導力和溝通能力。她向牟廷芳詳細解釋了他們的處境和轉移的原因。

牟廷芳了解到新四軍醫療隊伍的重要性後,決定提供必要的幫助,使得栗秀真的隊伍能夠更安全、更快速地完成轉移。有了國軍的支持,他們的轉移速度確實大爲加快。國軍不僅提供了物資上的幫助,還派遣了一支小隊伍負責保護他們穿越最危險的區域。

在這個過程中,栗秀真做出了一個重要而大膽的決策——爲了確保重傷員能得到足夠的照顧和治療,她決定讓傷勢較輕的病員提前出院。這個決策不僅減輕了醫療隊伍的負擔,也爲國軍傷員提供了及時的救治,從而加深了新四軍與國軍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這一系列行動,展現了栗秀真非凡的領導力和她對于人道主義的承諾。在戰爭的殘酷環境下,她不僅保證了醫療隊伍的安全,還確保了傷員能夠接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宴會上的誤解

隨著時間的推移,栗秀真和她的醫療團隊在極爲艱苦的條件下,爲國軍傷員提供了緊急醫療援助。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治療,大部分國軍傷員的傷勢都有了顯著的好轉,他們終于可以准備返回自己的部隊。

爲了慶祝這一刻,也爲了表達對栗秀真和她的團隊深深的感激之情,新四軍和國軍的士兵們決定共同舉辦一場別具意義的送行宴會。這場宴會在一個隱蔽的山谷中舉行,四周被蔥郁的樹木所環繞,一條清澈的小溪潺潺流過。

士兵們用簡陋的設施搭建了臨時的餐桌和座位,還點起了篝火,照亮了整個空間。大家帶來了能夠找到的最好的食物,有的甚至還獵得了野味,大家共同准備食物,氣氛既熱烈又充滿了溫情。

隨著宴會的進行,士兵們輪流發言,表達了對栗秀真和她的醫療團隊無私幫助的感激之情。他們提到了在受傷後感受到的絕望,以及在接受治療過程中漸漸重燃的希望。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對生命新的珍視和對未來的期待。

正當大家沉浸在這份溫暖和友誼之中時,一名年輕的國軍士兵突然站了出來,打破了這份和諧。他的動作迅速而突然,掏出了一把手槍,並且拔掉了保險,槍口直指栗秀真。

這一幕令在場的所有人都震驚不已,無論是新四軍還是國軍的士兵,都沒能立即反應過來。緊張的氣氛瞬間籠罩了整個宴會現場。

最後的和解

在那個緊張而不可預知的夜晚,宴會的氛圍因爲一名國軍士兵的突然舉動而驟變。他的行爲引發了一場小小的混亂,但很快,這種混亂被在場的國軍士兵們有效地控制住了。他們團團圍住了那名愣頭青,他的動作不僅震驚了新四軍,也讓自己的同伴們感到難以置信。

面對同伴們的質疑,這名年輕的國軍士兵顯得既困惑又焦慮。在同伴們的追問下,他終于吐露了自己的顧慮——他以爲新四軍的所有好意都是有目的的,他懷疑這場宴會是一個陷阱,目的是要一舉消滅國軍的力量。

這種極端的猜疑和不信任,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或許可以理解,但在這個場合顯得格外突兀。聽到這番言論,周圍的人都不由得啞然失笑。在場的新四軍和國軍士兵都知道,如果真有什麽陰謀,根本不需要等到現在。

爲什麽要等到所有國軍傷員痊愈,爲什麽還要費盡心思地舉辦這樣一個宴會來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這種無根無據的猜疑,在明顯的事實面前顯得如此荒謬。

被自己人團團圍住,面對著一片不解和質疑的眼神,這名年輕的士兵漸漸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的同伴們沒有手軟,紛紛向他指出了他的偏執和誤解。在這種壓力之下,這名年輕士兵的態度開始發生改變。他開始認識到自己的行爲有多麽沖動和不合理。

最終,在同伴們的嚴厲批評和教育下,這名年輕士兵被帶到了栗秀真的面前。盡管剛才還槍口相向,但現在,面對著這位他曾經想要傷害的女性,他顯得異常懊悔和羞愧。在所有人的注視下,他結結巴巴地向栗秀真道歉,言辭之中充滿了後悔。

栗秀真和她的團隊對這名年輕士兵的誤會表示了理解和寬恕。這場小小的插曲雖然短暫打亂了宴會的氣氛,但最終還是在理解和寬容中找到了解決的方式。通過這次事件,所有人都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戰爭帶來的猜疑和恐懼,以及理解、信任和寬容的重要性。

參考資料:

劉雯,李京.黨齡72年--栗秀真與優生工作[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21,29(8):1041-1041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