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蘇聯的華約盟友們,如今爲何不團結俄羅斯,卻主動加入北約?

燭下青史 2024-05-11 22:08:33

相信大家經常在一些媒體上,聽到關于“北約”的報道,但對“華約”卻十分陌生。事實上這兩個時代産物,自誕生之日起就是對立存在的兩大軍事陣營。

1949年,美、英、法三國爲了遏制蘇聯,牽頭組建了北約組織,至今已經成立75年時間了,成員國數量達到了32個。

1955年,蘇聯爲了對抗北約的霸權行爲,聯合另外7個國家,在波蘭首都華沙簽署簽訂了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宣告華約組織正式成立。

兩大陣營在對峙36年後,華約組織在蘇聯解體之前,即1991年7月1日正式解散。

但戲劇化的是在蘇聯解體之後,前華約國家卻摒棄了意識形態分歧,踴躍地投入了北約的懷抱。

那麽,爲什麽蘇聯的華約盟友,在其解體後紛紛遠離俄羅斯呢?又爲何不計代價加入北約呢?

不團結俄羅斯的原因

2022年,俄羅斯以遏制北約東擴爲由,向正在積極申請加入北約的烏克蘭,發動了大規模軍事行動。

如今這場戰爭已經打了兩年多的時間了,但雙方似乎都沒有停手的意向。

俄羅斯和烏克蘭本是同根生,但在蘇聯解體之後,卻另起爐竈成立了兩個國家。

一開始兩國之間還能和平相處,但2014年爆發的烏克蘭危機,卻讓兩國關系持續惡化。再到2022年烏克蘭申請加入北約,這才導致俄烏戰爭瞬間爆發。

遠離訛詐,明哲保身

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身爲前蘇聯長子的俄羅斯,爲什麽得不到曾經盟友的團結和支持呢?按理來說打虎還需要親兄弟呢,但前華約組織成員卻紛紛加入北約。

北約並沒有要挾或逼迫它們加入,甚至要想加入該組織,還要跨越一道相當高的門檻。除了位置、立場、軍事、經濟等多方面的要求之外,還有十分高昂的會費。

粗略估計,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動辄就是幾千萬甚至上億美元。只有足額繳納會費,保證該組織順利運營,才可以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

如果從根源上來講,實則和東歐國家的人心向背,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早在前蘇聯時期,華約組織其他成員國,就曾遭到過蘇聯的欺辱,繼而導致內部矛盾叢生。

而這也是阿爾巴尼亞,在上世紀60年代初,急于退出華約組織的關鍵所在。按理來說,這些和俄羅斯沒有直接關系,但誰也不想讓悲劇重演。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北約組織有一個核心理念,讓前華約成員無法抗拒,那就是任何一個成員國遭受攻擊時,其他成員國便會群起而攻之,繼而保障受攻擊成員國的安全。

這個條件對于自身十分弱小的國家而言,簡直就是一道的護身符。與此同時,北約成員國還是經濟利益共同體。

說白了就是既能保障本國不受俄羅斯的武裝威脅,又能悶聲發大財,何樂而不爲呢?所以,對于前華約組織成員國而言,加入北約是最明智的選擇。

就連俄羅斯也曾多次申請加入北約,但卻都被無情地拒之于門外。俄羅斯的想法十分單純,那就是獲得經濟發展機會,但以美國爲首的成員國,卻根本不帶它玩。

其實,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最重要的生存之道就是保命。

俄羅斯就像一頭威脅巨大的北極熊,而其他前華約成員國就像它的獵物,整天都提心吊膽的過日子,生怕有一天命喪熊口。

簡而言之,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北約原本應該在華約解散時退出曆史舞台。

但它非但沒有就此消失,而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之後,不斷將利益觸角東擴。最終,形成了一個軍事和經濟聯盟。

按照現在的國際形勢來看,與其說是北約東擴,還不如說是華約西遷更合適。

0 阅读: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