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雞掀開底牌

餐觀局 2024-04-22 17:24:53

作者|卡爾瑪

餐觀局出品

“老鄉雞把事情搞大了,不僅吃完飯把碗摔了,還把鍋都砸了。”

面對老鄉雞《菜品溯源報告》,一位資深餐飲人這樣評價道。

供應鏈是企業間競爭的戰場,但老鄉雞的年輕團隊卻掀開了自己的底牌。

4月8日,老鄉雞公開了《菜品溯源報告》,在消費端獲得了一大批好感的同時,還將自家的供應商推向台前,並公布了他們的聯系方式。

這意味著,老鄉雞從源頭到前端,已經沒有任何商業秘密可言。任何一個模仿者,都可以開出一家除名字以外,産品一模一樣的老鄉雞餐廳。

這種做法在餐飲業前無古人,恐怕也後無來者。

餐觀局基于報告附件及公開信息,對20萬字逐一進行了整理分析,從供應鏈視角解讀老鄉雞的供應商們,並得到一個答案:做好餐飲供應鏈既複雜又簡單,但只要解決端對端的問題,誰都能成爲一個優質餐企或供應商,

餐飲意見領袖、餐觀局首席顧問韓東看來,老鄉雞“開源”不僅體現出餐飲人的責任擔當,也讓消費者清楚感受到餐飲可以沒有任何秘密可言,一切都可以公開透明,更對行業良性發展起到示範引領作用。

圖|來源網絡

01老鄉雞供應商都有誰?

老鄉雞菜品溯源範圍,覆蓋老鄉雞當前1218家餐廳共計226個SKU,873種原料以及305家供應商。附件中還列出了供應商的聯系方式。

不過,並非所有的供應商都想「抛頭露面」,供應商聯系方式中收錄信息452條,其中包括201家企業的186個聯系人。

餐觀局基于報告附件及公開信息,進行了整理分析。

根據窄門餐眼平台上,老鄉雞共有門店1192家,覆蓋安徽、江蘇、上海、湖北、浙江、北京、廣東和河南。安徽門店最多,爲684家。

圖|餐觀局制作

安徽、江蘇、上海、湖北四省門店數占比超92%,但老鄉雞的供應鏈觸角卻伸向了20個省市。(其實還有海外)

老鄉雞將供應商劃分爲三類,其中 A 級供應商占比 26%,B 級供應商占比 59%,C 級供應商占比 15%。多數爲各自領域的頭部企業。

圖|餐觀局制作

其中也有蔬菜種植和家禽養殖合作社,並且擁有不小的比重。比如根據此前招股書信息,合肥市道保家禽養殖專業合作社曾經是2019年第一大、2021年第四大供應商。道保合作社目前向老鄉雞提供小母雞産品。

圖|餐觀局制作

圖|餐觀局制作

「雞」是老鄉雞的核心産品。報告則指出,老鄉雞除了招牌肥西老母雞湯是用自己的養的180天雞外,其他雞類産品采購的是第三方雞肉食材。

禽蛋産品供應商包括:大成食品、宏發食品、聖農、溫氏食品、正大食品等等。老鄉雞也和同一品牌的多個基地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翅中的三家供應商均爲食品貿易公司。分別是北京泓睿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百佑佳食品貿易(上海)有限公司、金百順食品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這意味著在老鄉雞吃到的雞翅中均是遠渡重洋而來。當然,這些産品均通過了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

圖|餐觀局制作

圖|來源老鄉雞公開報告

注:菜苔、毛豆米、南瓜丁、茄條西蘭花被歸爲速凍食品,不在蔬菜農産品表格中,與報告口徑一致。

老鄉雞的蔬菜農産品包含37個毛菜(稱重、分裝)、11個淨菜(清洗、消毒、分切、瀝水、包裝)。部分通過老鄉雞央廚加工。

由于配送路徑影響新鮮度,老鄉雞現有的合肥央廚主要供應安徽省內的餐廳,省外餐廳主要由供應商分配到分倉或直接配送到餐廳。

安徽以外的地區看,上海地區有蜀海(上海)供應鏈、金田供應鏈,湖北有蜀海(湖北)供應鏈、武漢中團優選等。

在報告中,上海嘉定央廚被頻繁提及,該央廚即將投産,將滿足江蘇、浙江、上海等地餐廳蔬菜類農産品的需求。布局華東地區將成爲老鄉雞的重點。

不過,湖北依舊在兩大央廚覆蓋範圍之外。同時,北京和廣州的蔬菜農産品也需要供應商,但在供應商附錄中卻沒有本地蔬菜農産品供應商披露。

臨近省份福建、河北、山東的供應商産品僅爲西紅柿和螺絲椒。

圖|來源網絡

02共享共生的餐飲供應鏈

老鄉雞「開源了」,公開了原材料和部分供應商的信息。這種策略不僅是新穎的,也充滿了挑戰。

在接受采訪時,束從軒表示:「這些內容公布出來,對餐飲同行肯定有意。如果更多人找到老鄉雞的供應商,他們的規模也能越做越大,這也是好事。因爲,全行業,會一起進步」

今年4月初,老鄉雞就邀請300多家供應商負責人一起開會,討論菜品溯源報告的公開事宜。

「老鄉雞敢這樣做,說明對自己有底氣,對供應商也有底氣」。浔味堂食品負責人稱,會上大家都一致同意,簽訂了倡議書。新雅軒食品也在溯源報告發布後,也發布《老鄉雞供應商的自白》,認領了供應商身份。

一個高效、可靠且靈活的供應鏈不僅關乎食材的質量與安全,更是幫助餐飲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服務質量與效率的關鍵因素。

對于中小型餐飲企業而言,選擇與第三方供應商合作,通常更具成本效益和專業優勢,相較于自建供應鏈更爲實際。

然而,供應商一直是連鎖品牌不願公開討論的敏感話題,供應商也面臨著如何高效整合多樣化且分散的餐飲需求的挑戰,以確保供需之間的順暢對接。

老鄉雞無疑打響了餐飲供應鏈公開透明第一槍,並一定程度上去除了行業信息壁壘,幫助中小供應商獲得更多業務機會。

此外,老鄉雞會通過供應商協同軟件系統(SRM),對供應商進行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考核。針對評價爲C級的供應商,食品安全部、采購食安組彙同第三方專業級機構人員進行定向賦能。供應商共創、互利,形成正向循環。

這些供應商能否獲得訂單的顯著成長,未來供應鏈的透明度和合作性是否會進一步提升?還需要時間的檢驗。但無疑,老鄉雞展示了一種通過合作共贏,推動行業進步的可能。

03亮出底牌的勇氣並非誰都有

老鄉雞的菜品溯源3月15日後啓動,報告4月2日完成,菜品劃分爲「半預制」「複熱預制」。這樣的劃分標准,其實和官方公告有一定的區別。

3月22日,六部門發布的《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促進産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通知明確,連鎖餐飲中央廚房制作的菜肴,淨菜類食品不被納入預制菜範圍。

圖|來源老鄉雞《菜品溯源報告》

當然考慮到時間因素,存在區別是可以理解的。同時比起行業的規範,內部的規格也應當更加的嚴格。

隨著上海央廚的實際投産,以及一些問題點的逐步解決,老鄉雞或許會在未來的某一個時間更新他的《報告》,維持和提升透明度,並確保符合最新的政策要求。

但一些問題,仍然需要更多努力才能解決。

比如,北京和廣東市場,受限于供應鏈半徑,可能在較長的時間內依然無法做到「一日一配」,餐廳食用蔬菜農産品仍然需要依賴外采。

在競爭激烈且毛利較低的中式快餐行業,老鄉雞報告中提出的改進方向,如加大對冰鮮儲存技術的研究,以逐步將冰鮮産品替代冷凍産品,這一策略雖然可行但可能進一步加劇成本壓力。

老鄉雞去年底開放加盟,但這一新的擴張道路顯然才剛開始邁步。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老鄉雞共開出了37家門店,速度並不算快。並且在安徽市場已經密度過高。

雖然通過報告贏得消費者的喜愛和認可,但老鄉雞仍然需要在行業中穩健地、緩慢地前進,每一步都需謹慎。

老鄉雞在牌桌上掀開了底牌,手中籌碼的多與少已不重要,開牌的勇氣和信心值得點贊!

*轉發或引用須表明來源于餐觀局,否則將追究侵權責任

1 阅读: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