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方訪歐,雷蒙多對華攤牌,稱將采取極端措施,不惜代價遏華

袁周院長 2024-05-13 16:31:36

據環球網報道,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5月8日向英媒表示,美國或實施禁止中國電動汽車進入美國市場的極端措施。雷蒙多表示,美國商務部正對4月30日前收集的公共意見進行分析。在消化各類信息後確定將實施的行動,美國可以實施禁止中國電動汽車入境的極端手段,或者是緩和措施。這一表態前,雷蒙多基于美方的慣常做法,以揣度方式爲中國電動汽車安上罪名。將中國電動汽車比作具有輪子的蘋果手機,攻擊稱能夠搜集隱私信息並可在被操控下同時停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甯對此回應稱,依美方說法,中方是否要擔心蘋果會將上億部中國蘋果手機信息回傳美國,並可讓上億部手機同時黑屏?

美國是利用技術手段實施信息竊密及間諜行爲的主要國家,美方的過往劣迹下,其對安全邊界的界定迥異于各國,同國際通行標准沖突。

依美方作爲看,中國手機、通信設備、電動汽車、光伏産品、氣象氣球、社交軟件,均成了美方口中的安全威脅。美方給出的說辭,讓人大開眼界乃至莫名其妙。 應該看到,一國對他國行爲的判斷標准,往往是自身的過往作爲。中國文化主張以和爲貴、推崇睦鄰友好方針,也因此對菲律賓等國的不知收斂難以理解、猶爲憤怒。美國致力于確保自身的單邊安全,以各類手段用于滲透、打壓他國,對競爭對手實施破壞。

這一策略下,美國技術産品存在大量不公開、用以實施竊密行爲的後門。美國對華指責的想象力,恰是基于美方的已有作爲,也使得中美在技術領域的矛盾,顯得頗爲不可調和。從2017年中美科技戰爆發至今,雙方戰火波及主要技術領域,先後涉及光伏、芯片、AI、關鍵礦産、電動汽車等方面,引發全球産業鏈分裂分化。

中方訴求在于,以技術自研促進産業鏈及利潤鏈上移,在財富分配中取得更大份額。美方訴求在于,打壓封堵中國在內的各個後來者,延續自身在利潤分配中的超然、特權地位。中美間存在妥協路徑,但除非形勢所迫,美方對中美利益分配的中間方案均予以拒絕。

近日美國撤銷對英特爾、高通的許可證,兩家美企無法再對華爲出口低敏感芯片。顯示美方執意執行中美技術脫鈎方案,即便損傷美企利益, 也要盡可能攔阻中企技術升級進程。汽車作爲比手機附加利潤更高、關聯産業鏈更密集的産品,美方的對華限制顯然更爲嚴厲。

雷蒙多表態或禁止中國電動汽車進入美國市場,如其實施,將把中美間的經貿割裂程度提升到新的級別。違背世貿規則及國家間正常經貿的基本原則,也將倒逼中國對等反制,將部分在中美經濟聯系中表現惡劣的美企,完全拒絕在中國市場之外。

當下中國正進行訪歐行程,期間甯德時代同法企達飛海運就技術合研、電動船舶等事項,達成戰略合作。中國-塞爾維亞關系升級爲命運共同體,兩國新簽協定28項,匈牙利作爲歐盟國家,則充當了中國車企進軍歐盟市場的前沿制造基地。可以看到,中美間哪國在引領貿易全球化進程,結果不言而喻。當下奉行限制性、封閉性貿易政策的美國,正逐步向中方“移交”全球經濟的主導地位。

1 阅读:114

袁周院長

簡介:軍事專家,特約軍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