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收到最新情報,紅場勝利日閱完兵,俄羅斯要在前線放大招了

張學峰看空天 2024-05-14 10:51:31

俄羅斯迎來第3個沖突期間的勝利日,前線部隊在多個方向取得進展。這些勝利引發了外界對于烏克蘭現狀的擔憂,ISW等分析機構更是表示俄羅斯很可能會在勝利日後展開新一輪的大規模進攻行動。

【組織演習的俄軍部隊】

近日,隨著俄羅斯正式迎來俄烏沖突期間的第3個勝利日,外界對于俄烏局勢的關注度也愈發高漲了起來。

一來是因爲在此次勝利日期間,俄羅斯高調展示各種在戰場上繳獲的北約援烏裝備。此舉在俄羅斯社會內部引發巨大影響,民衆對于沖突的支持無以複加。

【在莫斯科街頭展出的M1A1主戰坦克】

這一迹象的出現無疑刺激到了西方國家集團,畢竟按照他們在2年前的設想,俄羅斯的經濟應該在全面制裁下像蘇聯一樣全面崩潰才對,別說是維持與烏克蘭的軍事沖突了,俄羅斯自己都可能爆發社會內部沖突,出現改旗易幟的情況。

但現實情況是,俄羅斯的經濟並沒有崩潰,反而還在以一種奇妙的狀態保持穩定增長。這不僅讓俄羅斯得以在長期化沖突中牢牢占據優勢地位,削弱烏克蘭的戰爭潛力,也讓俄羅斯民衆對特別軍事行動報以支持心態。

二來是因爲在勝利日前一個月,前線俄軍在多個方向上取得進展。在哈爾科夫的庫皮揚斯克方向上,部署在盧甘斯克地區的俄軍已經將戰線推進到了基斯利夫卡,距離奧斯基爾河僅17公裏。而在阿夫傑耶夫卡方向上,俄軍也成功控制了北部的諾沃卡利諾沃與南部的內泰洛沃兩個村鎮,在烏軍防線上打進了2個突出部。

【諾沃卡利諾沃與內泰洛沃的位置】

俄軍的迅猛進展很難不引起外界的關注,而這也導致不少分析機構認爲,俄軍很可能是在爲勝利日“獻禮”,並爲接下來的大規模進攻行動做准備。

畢竟在分析來自烏克蘭陸軍司令亞曆山大·帕夫柳克、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副局長瓦季姆·斯基比茨基等信源的消息後,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ISW認爲俄羅斯很可能會在6-7月發起針對蘇梅、哈爾科夫等烏克蘭東北部地區的進攻。

證據就是俄羅斯已經開始將第76近衛空降師的部隊部署到了靠近俄烏邊境的庫爾斯克地區,而根據現有調兵規模預測,俄軍最終可能會在別爾哥羅德、庫爾斯克以及布良斯克地區部署超過5萬的兵力。

【俄羅斯第76近衛空降師士兵】

更重要的是,隨著俄羅斯國內對于沖突支持的增加,俄羅斯幾乎不會在征兵問題上遇到困難。這爲莫斯科進一步擴大俄軍規模奠定了社會基礎,而這也使得俄軍完全有能力靠征兵等方式再在未來向前線增派數萬參戰部隊。

這種場景顯然不是烏克蘭與北約希望看見的,因爲盡管現階段的烏克蘭還可以靠動員等方式在前線維持較大規模的作戰兵力。但由于缺乏坦克、防空導彈等技術裝備,面對俄軍以重炮、衛星制導滑翔炸彈等支援火力爲核心的進攻戰術,處于守勢的烏軍既無法通過載具機動的方式大規模調動兵力填補防線缺口,也無法反過來壓制俄軍火力單位,削弱進攻力量力度。

【俄軍蘇-34戰鬥轟炸機投放衛星制導滑翔炸彈】

這直接導致了空有大量兵力的烏軍只能固守陣地挨炸,看著防禦兵力一點一點被消磨。縱使烏軍能夠在戰鬥開始前對俄軍進攻部隊形成人數優勢,這一優勢也很難在狂轟濫炸後繼續保持。而當兵力這一爲數不多的優勢也不在時,就算俄軍不發動大規模進攻,目前這種日拱一卒的進攻模式也不是烏軍能夠抵擋的。

而且烏軍的“較大規模作戰兵力”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雙方戰線維持在目前這種一千多公裏的狀態。如果俄軍在北部發起進攻行動,將戰線長度延長50%,那麽烏軍手上的兵力還夠不夠平攤在這麽長的戰線上就不好說了。

這也是爲什麽烏克蘭一直叫喊著要北約給裝備、給彈藥,籌備發起新一輪反攻行動的原因。因爲反攻可以讓烏軍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交戰主動權,俄軍也需要作出針對性反制。就算這些反攻行動很難取得實際成果,但至少可以爲基輔與北約爭取到更多時間。

當然了,俄羅斯也不一定會真的如ISW所說的那樣在6-7月發起新一輪進攻。因爲俄羅斯在北部戰線發起進攻就必須要面對蘇梅、哈爾科夫兩大城市形成的天然堡壘,大規模的攻城戰根本無法避免。

【哈爾科夫在巷戰中是一座天然堡壘】

要知道俄烏沖突初期的馬裏烏波爾攻城戰可是在戰後被俄烏雙方稱爲“絞肉機”,而哈爾科夫的面積是馬裏烏波爾的3倍多,一旦雙方爆發交戰,巷戰烈度更是不可能止步3倍,由此帶來的人員損失也將刷新俄烏沖突的傷亡紀錄。這必然讓莫斯科權衡其中的利弊。

0 阅读:106

張學峰看空天

簡介:掌握軍事自媒體制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