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還是得做!

七境堂老白 2022-10-28 11:19:53

如果你問我,現如今的探店究竟有多火?你不妨回想一下,最近挑選的聚會場所是通過哪種渠道找來的。

沒錯!現在找吃的、找喝的、找玩的,都會選擇在大衆點評、小紅書上搜一下,參考探店博主的評價之後,再做決定去還是不去。

這一現象順勢刺激了探店經濟的火爆,各種探店博主成了商家向外傳播的重要助力,也爲商家帶來了可觀的流量。

然後,隨著越來越多人擠進這條賽道,探店的走向開始有點變味。

探店當然不是什麽新生物。

從博客、公衆號到抖音、快手、B站,探店或以圖文形式傳播,或以拍攝視頻分享,在這之中,推動了不少店鋪的火速出圈。

比如茶顔悅色就是坐著小紅書的車,飛快地駛入茶飲頭部賽道……

以前的我,也習慣在周末前打開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搜索各種戶外展覽、網紅露營地、美食店鋪等,以便安排各種娛樂活動。

那時候,各種探店視頻質量是真的高,能基本爲大多數人排雷店鋪,並擇出較爲優質的店子,可以說是博主/消費者/店家三方共贏局面。

不過,自從“男子自稱有600萬粉絲要求免單被拒”“探店博主牛道花式變臉”事件相繼翻車後,探店種草不僅讓博主陷入消費者的信任危機,也使得不少商家“有苦難言”。

有不少曾花大價格邀請過達人探店的老板表示:“人請了、視頻拍攝了,但完全沒有達到預期,以後可能不會再這樣做了。”

還有人把探店做成勒索“割韭菜”,把老板們都整怕了。

某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老板曾私底下給我們說,有博主自行來店鋪消費上千元探店,竟提出“以免費宣傳的理由要求免單”,還有的惡化店鋪形象,“要求老板掏2萬就刪視頻“……

種種探店亂象,使商家、探店達人、消費者三者間的信任關系逐漸減弱。社交平台上的一些用戶評論,也直接揭示了探店內容存在的問題,反映出了當下三方間的矛盾與困惑。

在看完近年來的數千個探店視頻後發現,消費者之所以不認可探店,有兩大原因:

其一,探店同質化,審美疲勞。

隨便打開小紅書,搜索“武漢麻辣燙”,這出來的拍攝視角簡直就是“ctrl c”+“ctrl v”。

老板的手+麻辣燙的鍋+擺滿簽子……咱就是說沒有別的拍攝視角的了嗎?

而短視頻平台上的探店視頻,從視頻風格、後期字幕、背景音樂到拍攝手法、文案內容,許多博主的宣傳方式也是具有極大的共性。

這些日益嚴重的同質化視頻,能打動消費者就見鬼了!

其次,店鋪實力跟不上也是問題。

這說的是啥呢:部分店家在背後“搞小動作”。

比如網紅拍攝時,提供的菜品很新鮮、豐盛、便宜,可當普通消費者真的下單後,同樣的套餐卻出現了“天壤之別”,讓網友大呼上當。

另外,有些店鋪讓達人故意誇大。做火鍋探店時,外稱火鍋鍋底免費,人均二三十元就能吃到飽,結果呢,免費的鍋底巴掌大小,食材分量也少的可憐,怕是“小鳥胃”才能吃飽。

還有的,說兩人份的日料套餐只需一百多元即可“吃到撐”,但當用戶親身到店體驗時,要麽食材不夠新鮮,要麽分量與達人展現得相差甚遠,讓不少用戶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也難怪,都說現在的探店內容是“真”是“假”,難以看清。

所以啊,要想讓探店在內容變現賽道真正持續下去,還是走出流量至上的誤區,用實力探店。

首先,探店得突破同質化。

這裏我們想爲各位老板提醒一個誤區:並不是貴的就是好用的,合適的才能效益最大化。

這一點,我們在跟武漢某知名溫泉品牌合作探店時就有深入的交流。

一開始,老板想邀請全國頭部達人做少量打卡,但是基于溫泉消費人群普遍性、店鋪區域性,我們更建議采取多次使用武漢本地達人,集中平鋪式對目標客群品宣店鋪。

且探店視頻成品爲第一視角、第三視角下的男/女/團隊/親子多種遊玩視頻呈現,盡最大化向受衆诠釋該溫泉品牌聚會、親子、約會的品牌基調。

最終,本次推廣活動不僅快速吸引消費者對該溫泉品牌的注意力,建立知名度,還擴大其影響力,增加消費者認知,提升顧客關注率和進店率。

再者,探店只是在消費場景中扮演了前期“導流”的角色。商家的商品和服務能不能站穩市場、贏得口碑,終究還是要靠硬實力說話。

我們在與華中地區某家特色古玩市場合作時,就發現其集文化、藝術、旅遊爲一體,是做探店種草的實力選手。

因此,我們認爲其最佳的探店方式是細水流長式。

基于其每月的書畫、賞石、珍寶、地攤等活動,我們都會定制不同的達人探店方案。以最具時效、最真實的視角還原其原貌。

有幸,在我們的探店視頻及小紅書圖文下,類似于“去了,跟博主拍攝的一模一樣”、“體驗感看起來真的很不錯呢”的好評及認可都在與日俱增……這些都是該古玩市場的口碑積累。

總之,古往今來,好的商業模式都應該是簡單、真誠的,搞得花裏胡哨的就容易出貓膩。而且生意的本質還是得回歸到線下經營。

所以,千萬別抱著花錢買推廣就能持續營收的心態,線上曝光和線下經營兩手抓,才能真正留住顧客。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