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早年在常人眼中不務正業,但也正因此成爲著名的生物學家

史海撷英 2024-04-19 10:15:16

達爾文的進化論是生物科學的一次“偉大的綜合,它標志著生物進化論思想的完整形成:從此生物科學開始進入一個嶄新的曆史時期。它是當時曆史條件下最科學最完滿的進化理論,是現代進化論的主要理論基礎。正是在他的理論上,又加入遺傳學理論,現代科學的進化論才得以建立。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受到空前重擊。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英國的希羅普郡。他的祖父是一位醫生、博物學家、詩人。祖父曾經用詩歌表達自己的進化論思想,也是進化論的先驅者之一。他還發表過《動物學》等多種著作。達爾文的父親是一代名醫,造詣極深,知識淵博。達爾文的母親是瓷器收藏家的女兒,愛好花草樹木的種植。

達爾文生長在一個擁有濃重的博物傳統的家庭。他的祖父與外祖父都是英國科學團體的成員,與發明家瓦特、化學家普利斯特列及工程師博爾頓關系密切。達爾文從小喜歡大自然、很貪玩、學習成績並不好。甚至家長和老師認爲他的智力比較低下,對他也不抱什麽希望。達爾文進入教會學校,但對《聖經》的學習不感興趣。他喜歡曠野或沙灘上的各種自然物品,還喜歡釣魚、上樹摸鳥蛋,搜集其他的物什。更令大人生氣的是,他喜歡打獵、養狗和捉老鼠,以至于父親生氣地訓斥他:“你這樣下去,會給我們這樣的家庭丟臉的。”

16歲以前,達爾文上的都是著名的學校,但是卻什麽都沒學到,然而腦子裏也有了這樣的觀點:大自然是上帝所造,上帝爲了人類的生存特意創造了地球,而地球的物種一經上帝創出,永不改變。1825年,16歲的達爾文被父親送去愛丁堡大學學習醫學,繼承祖業。然而達爾文不喜歡醫學,甚至有暈血症。在這一段時期,他主要的收獲是閱讀了馬克的進化論的書,還掌握了許多生物學知識。父親又把兒子轉入劍橋大學基督教學院學習神學,希望兒子能成爲一名體面的牧師。但是,1828年,達爾文剛進神學院時成績還很好,沒多長時間,他就開始厭惡神學,又要換學科。父親生氣了,不再管他。就這樣,達爾文在劍橋度過了3年。這3年用達爾文自己的話說是“完全浪費”了,他與一些富家的浪子賭博、打獵、酗酒、遊玩。

然而這3年他還是有收獲的,那就是認識了一位植物學教授亨斯洛和一位地質學家塞奇威克。他更加喜歡研究生物與地質了。1831年達爾文離開劍橋之前,曾經跟塞奇威克到北威爾士地區進行地質考察。這次考察中,他實際運用並掌握了科學的思維方法:由事實得出一般的結論,要歸納並抽象分析。1831年8月,達爾文一生的重大轉機來臨了。英國海軍的“貝格爾”准備航行去南美進行考察,主要是測繪地圖和考察水文。船上缺一名博物學者。于是,亨斯洛教授推薦達爾文去。就這樣,達爾文興沖沖地赴任了。盡管船長和達爾文的父親開始都表示反對。

1831年12月27日,“貝格爾”號艦駛出英國的德翁港,穿過大西洋到達南美洲,先到達巴西,在南美洲海岸停留約兩年,再從南美洲西海岸的加拉帕戈斯群島橫渡太平洋駛向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然後從印度洋繞過好望角,穿越大西洋再回到巴西。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

這樣,環球航行曆時5年,到1836年10月回到英國。每到一處,達爾文積極地采取各種生物和地質標本。他看到的,首先,在南美彭巴的地層中發現了巨大古代動物化石,這種動物有著很多現代動物的集合特征。其次,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大多數生物都具有南美生物的特征。特別是群島中每個島嶼的生物只是稍稍不同。他考察了14種地雀,發現這些鳥類和南美的差不多,他進一步證明了這些地雀確實來自南美,它們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是爲了更好地適應環境。另外,在南美大陸時,達爾文觀察到了一條清晰的線索:密切近似的物種,自北向南,順次更代。而賴爾的《地質學原理》更幫助了達爾文。他接受了地質漸變的觀點。從書中,達爾文深刻地理解了比較曆史方法。

物種如此多種多樣而連續漸變式的不同,使達爾文認爲只能假設物種逐漸變異。達爾文在這5年中建立了物種漸變進化的萌芽。他說:“當我作爲一個自然學者在皇家軍艦上航行時,在南美洲看到某些事實,有關生物的地理分布和古代與現存生物的地質關系,我深深被這些所觸動。”這些都成爲神秘的物種起源問題的曙光。達爾文最直接的想法是:上帝創造這些如此相似、如此繁瑣、如此費精力而不經濟的花樣物種幹什麽?再回到英國時,達爾文已經俨然一位成熟文雅的紳土了。他訓練有素,知識豐富,而且很有風度。看到這時,父親高興極了。通過考察報告的整理,達爾文成爲遠近聞名的地質學家。1838年,達爾文當選爲地質學會的秘書。

這時,他還沒有領悟到嚴謹可信的進化論解釋和證明,但進化論的觀點卻越來越明晰堅定了。1838年,達爾文組建了自己幸福和睦的家庭,他與青梅竹馬的表姐埃瑪結婚。他們家庭十分親密無間,只是由于近親結婚的原因,致使達爾文的兒女出現生理缺陷,使老人常常增添煩惱和不安。達爾文的家境殷實,家庭的支持使他能夠安心地進行研究工作。婚後,他們定居在倫敦鄉下的唐村。在那裏,達爾文進一步整理資料,研究進化論。

就在1838年,《人口論》躍入了達爾文的眼簾。《人口論》是馬爾薩斯(1766年——1834年)的著作,這是有關社會問題與人類問題的研究。馬爾薩斯認爲,人類爲了資源和生存而展開了鬥爭和競爭,既可導致消極的後果又可以産生積極的作用。如果不加控制,人口將以幾何級數增長,而糧食只可能以算數級數增長,這種比例上的失調終究會導致人口過剩,那麽會發生饑餓、瘟疫來平衡控制。

這種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念猛然間打動了達爾文。達爾文說:“1838年10月,即我開始系統研究的15個月之後,我偶爾閱讀馬爾薩斯的《人口論》,本來是爲了消遣,並且由于長期不斷地觀察動物和植物的習性,我已具備很好的條件去體會到處進行著的生存鬥爭,所以我立刻覺得在同等環境條件下,有利的變異將被保存下來,不利的變異將被消滅。其結果大概就是新種的形成。于是我終于得到了一個據以工作的理論。”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

就這樣,在賴爾與馬爾薩斯著作的影響下,達爾文于1842年寫成了一個提綱。1844年,他又寫了一個較長的提綱,以自然選擇爲基礎的生命進化論已經成型,初具規模。但是,達爾文又過了10年才重新考慮這個問題,他是一個嚴謹的人,要繼續觀察並研究人工選擇與變異。爲此,他做了不少實驗。他要寫一個理由充足、邏輯清楚的巨著。1857年,達爾文在給阿沙・葛雷的信中比較全面地論述了這個問題。然而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因爲進化論的思想已經廣爲流傳,所以很多人認識到了這一問題。賴爾就催促達爾文抓緊時間。等達爾文動手的時候,他收到了一封信和論文。一位名叫華菜士的青年生物學家請達爾文發表意見,並請在有價值的前提下推薦發表。達爾文仔細一看,竟然是自己20年來思考的問題。最令人驚訝的是,有很多詞和句子都仿佛是達爾文自己說的。後來,他得知華萊土比自己小14歲,也考察過群島物種並且讀了《人口論》。于是,達爾文准備放棄自己的計劃了。他認爲讓華萊士發表文章即可。這種胸襟是很讓人贊歎的。當賴爾得知此事之後,便把華萊士的論文和達爾文的兩個提綱都發表了,然後勸說達爾文加緊寫作,就這樣,一部險些流産的劃時代巨著誕生了。

1859年11月24日,《物種起源》終于出版。全名是《論通過自然選擇的物種起源,或生存鬥爭中最適者生存》。由于是提綱已先發表,人們早就拭目以待了,初版本1000多冊著作被搶購一空。達爾文的進化理論,是以自然選擇爲核心的進化理論。達爾文指出:生物具有普遍的變異現象。達爾文用家養的變異和自然的變異相對比,用極其豐富的資料證明了這一點。物競天擇,生物具有普遍的生存鬥爭現象。生物按幾何級數繁殖,這樣勢必造成生存的競爭。每種生物的産生,其個數都要比生存下來的生物要多得多。種內鬥爭、種間鬥爭、生物同環境的鬥爭是三個主要生存鬥爭方面。

自然選擇是中心理論。自然對所有的變種都進行了選擇,並且讓最適應的生存下來。這些幸存的變種留下的後代最多。對于進化來說只有那些可遺傳的變異才是重要的。達爾文論證了自然選擇比人工選擇更優越。人工選擇産生的後果和“自然”在地質時期內累積的成果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自然比人工遠遠要高明得多!盡管達爾文闡釋了生物進化的動力和結果,但是由于遺傳學尚未建立,所以達爾文的論證是在核心論證上缺乏深度的。而且,鬥爭性在達爾文的理論中過于強調,而協作性顯然有些薄弱。

《物種起源》打擊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在歐洲引起軒然大波。首先,來自宗教的攻擊最多。達爾文不愛辯論爭吵,只是接著研究理論。因爲他只想在證據十分確鑿的前提下發表著作,而使人們信服地接受。赫胥黎成爲達爾文進化論的鬥士。在英國1860年牛津會議上,赫胥黎給威爾伯福斯主教爲代表的神創論以有力的回擊。他的講話使很多人支持進化論。而且赫胥黎還提出:“人猿同祖。”由于遺傳學尚未建立,進化論中必有缺陷。1865年,達爾文獲得了皇家學會的科普利獎。但這不是因爲《物種起源》,而是由于其他的成績。在達爾文生前,他的《物種起源》理論並沒有得到普遍認同,但進化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1882年4月19日,這位偉大的生物學家告別了人世。他安葬在牛頓墓旁,這是人們對達爾文的最高贊頌。

1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