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八路軍、解放軍,都是我黨領導的軍隊,三者之間有啥區別?

史座 2024-02-19 23:08:30

衆所周知,1927年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對派的第一槍,開啓了我黨獨立領導武裝力量展開革命鬥爭的序幕。

次年,當朱德領導的南昌起義部隊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在井岡山會師,兩支起義隊伍合編組建了紅4軍,成爲我黨第一支打出“紅軍”旗號的隊伍。

後來,隨著革命進程的發展,人民軍隊先後從紅軍改制爲八路軍、解放軍,最終定型直至今天。從表面上看,我人民軍隊從紅軍,到八路軍,最後再到解放軍,不變的是它的宗旨屬性,不變的是三支軍隊的總司令,都是朱德一人擔任,唯一比較明顯的變化似乎只有名稱在演變,那麽三者之間深層的差異究竟體現在哪裏呢?

下面我們可以就這一話題進行探討。

首先是時代背景不同。

紅軍部隊存在于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自1928年5月朱毛領導的起義隊伍在井岡山會師改編爲中國工農紅軍後,一直延續到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才正式結束了紅軍的使命。

而八路軍則主要存在于抗日戰爭時期,自1937年日軍展開全面侵華戰爭之後,我黨基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紅軍三大方面軍主力改編成了八路軍,南方八省紅軍遊擊隊則改編成了新四軍,一直持續到解放戰爭中期的1947年10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發表,正式提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這是全軍性改稱“人民解放軍”的重要標志,基本宣告了八路軍走進了曆史。

至于說解放軍,主要存在于建國前期和建國後至今,實際上早在抗戰末期就有了“解放軍”的提法,1944年8月召開的軍委高級幹部會議上,劉少奇曾說:“正規軍、遊擊隊合起來叫‘解放軍’,或加之爲國民革命軍解放軍。”這是迄今爲止,所見文獻檔案資料中第一次出現“解放軍”的稱謂,但直到1948年11月1日,我軍作出《關于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團以上各部隊均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字樣,從此,“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名稱才正式確定下來,一直沿用至今,沒有再改變過。

其次是隸屬關系不同。

無論是紅軍,還是八路軍,亦或解放軍,盡管都是我黨實際掌握的武裝力量,但又或多或少地跟國民革命軍沾點關系。

看看中央紅軍的來曆,其革命火種就是國民革命軍,我黨領導的南昌起義部隊,多數都是武漢國民政府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2方面軍的部隊,張發奎上將擔任總指揮的國民革命軍第2方面軍總兵力有8萬多人,包括我黨直接掌握的兵力有2萬多人。

其中參加起義的有賀龍軍長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2方面軍第20軍全部,葉挺師長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2方面軍第11軍24師全部,範荩團長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2方面軍第11軍10師30團和彭銘團長領導的10師29團,周士第團長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2方面軍第4軍25師73團,朱德團長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5方面軍第3軍軍官教育團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隊等等。

直到朱毛起義隊伍會師組建紅4軍,打出了“紅軍”旗幟後,人民軍隊才算跟國民政府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徹底脫鈎,成爲我黨獨立領導的武裝。

八路軍則是這三支隊伍中唯一一個隸屬于國民政府的軍隊,爲了維護抗戰大局,我黨根據與國民黨達成的協議,同意紅軍三大方面軍改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並在三周後的1937年9月11日,根據國民政府軍委會軍事改制的命令,把各路軍改編爲集團軍,就這樣八路軍又變成了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原來的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則繼續擔任18集團軍總司令。

此時的八路軍雖然也屬于人民軍隊,由我黨實際掌握並指揮,可它在編制上卻屬于蔣介石擔任委員長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劃歸到位于山西地區的第二戰區管轄,和衛立煌總司令領導的第14集團軍、傅作義總司令領導的第7集團軍、曾萬鍾總司令領導的第5集團軍一樣,接受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上將的領導,而且朱德總司令同時還兼任第二戰區的副司令長官,二戰區其他集團軍總司令見到朱老總還得立正敬禮。

解放軍又和八路軍不同,在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一度達成雙十協定,並承認蔣介石的領導地位,其中第九條關于軍隊國家化問題,我黨提出國民政府要公平合理地整編全國軍隊,並同意所領導的抗日軍隊縮編爲24個師。

可蔣介石想大權獨攬,悍然撕毀雙十協定,發動內戰,這就意味著八路軍整編成國家軍隊的計劃戛然而止,從此八路軍的控制權仍舊牢牢掌握在我黨手裏,並于不久後革命軍隊統一改編成了解放軍,隸屬于軍委領導。

再次是作戰對象不同。

總的來說,紅軍和解放戰爭時期的解放軍的作戰對象是一致的,基本都是和蔣介石領導的國軍幹仗。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實力比較弱小,受到國軍的全方位圍剿,迫使紅軍不得不跟國軍打反圍剿作戰;在解放戰爭時期也是一樣,同樣是國軍違反協議要打內戰,解放軍不得不應戰,一舉消滅了數百萬國軍。

只有八路軍稍有不同,八路軍的主要任務是打侵華日軍,在敵後戰場跟日軍展開較量,主要作戰對象在日本人身上,只是偶爾打擊國民黨反對派武裝,比如號稱“摩擦專家”的國民黨陸軍第97軍軍長兼豫北自衛軍總指揮朱懷冰中將,在抗戰爆發後沒多久頻頻進攻八路軍根據地,劉伯承的八路軍129師直接消滅了朱懷冰部上萬人。

最後是編制體制不同。

紅軍時期,主要設置紅1方面軍、紅2方面軍、紅4方面軍,放到現在相當于戰區性質的編制,除了紅4方面軍直接下轄軍之外,紅1、紅2兩大方面軍則還有軍團編制,相當于兵團級編制,軍團之下才是軍。

比如季振同擔任總指揮的紅5軍團屬于紅1方面軍建制,就下轄董振堂軍長領導的紅13軍、趙博生軍長領導的紅14軍、黃中嶽軍長領導的15軍。

因此,紅1、紅2方面軍的編制體制是“方面軍-軍團-軍-師”,紅4方面軍的編制體制是“方面軍-軍-師”。

擁有相似編制級別的還有解放戰爭時期的解放軍,當我軍于1948年11月1日和1949年1月15日,相繼發出了《關于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關于各野戰軍番號改按序數排列的指示》之後,全軍就立即展開整編工作,統一了全軍的組織編制和番號,包括把五大方位名稱命名的野戰軍改爲數字命名的野戰軍,野戰軍下轄的縱隊改稱爲軍。

比如由西北野戰軍改編而來的第一野戰軍,就下轄第1兵團、第2兵團、第18兵團、第19兵團,每個兵團又下轄若幹個軍,像1兵團麾下擁有賀炳炎軍長的第1軍、郭鵬軍長的第2軍、彭紹輝軍長的第7軍。

所以彼時的解放軍的編制體制就是“野戰軍-兵團-軍-師”,與紅軍的“方面軍-軍團-軍-師”編制大同小異。

而八路軍與紅軍和解放軍都不同,八路軍存在的時間比較短,番號被18集團軍所取代,屬于兵團級單位,它的上級編制是戰區級的國民革命軍第二戰區,下級編制則是3個主力師,唯獨沒有下轄軍,總結起來就是“戰區-集團軍(八路軍)-師”,這與同屬于二戰區的國民革命軍第7集團軍有較大差異,傅作義總司令領導的第7集團軍麾下還下轄35軍、61軍、68軍、17軍、13軍。

0 阅读: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