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劍英爲毛主席守靈時,假借見外賓突然離開,私下和一人秘密見面

峻輝聊過去 2024-04-25 03:44:44

葉劍英和毛澤東,這二人在革命年代相識,既是戰友,也是詩友。

葉劍英十分尊重毛澤東,從蘇聯留學歸國,來到中央蘇區,第一次見到毛澤東,就十分敬佩毛澤東的爲人和才智。

80歲高齡,葉劍英仍寫詩曰:“導師創業垂千古,濟輩跟隨愧望塵”稱贊毛澤東的偉大功績。

同樣,毛澤東對葉劍英也是推心置腹,相信葉劍英在大是大非面前,能果斷抉擇,送他一句“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不過葉劍英在1976年9曰15日卻不守禮節,爲毛主席守靈時,中途離場。

以會見外賓爲由,私自來到靈堂的北大廳,同一人密談良久,方才離去。

那麽,這個神秘兮兮的與會者究竟是誰?葉劍英又和他商談了什麽?

會談內容又對中國産生了什麽重大的影響?這些疑問都將揭開半遮半掩的面紗,重見世人。

臨終的囑托

1976年6月中旬的一天,毛澤東的貼身護士孟錦雲結束了一天辛勞的工作,下午五點才匆匆到家。

兩個小時後,中辦的同志找到了孟錦雲,說是主席出現了情況,要孟錦雲離開返回中南海。

孟錦雲絲毫不敢怠慢,拿起藥箱就跟著工作人員來到了毛主席的臥室。從醫生的口中,這才知道,毛主席心肌梗塞,十分危險。

只見毛主席臉色蠟黃,嘴唇呈現青紫的顔色,呼吸短促。不久,門外就站滿了醫生和幾位政治局的成員。

頓時,氣氛十分緊張,誰都不知道毛主席能否挺過這次難關。

幸運的是,上天似乎還不想召回他的靈魂,經過幾十分鍾的搶救,毛主席還是脫離了險境,心髒開始了正常的跳動,每分鍾由原來的100次,變成了80次。

他平靜躺在床上,就像一尊睡羅漢,既威嚴,又慈祥。

孟錦雲上去輕聲喊了一下,毛主席睜開了眼睛,委員們一個個上前探望。

毛澤東只是看著他們從眼前一個個走過,無動于衷,沒有同他們說話的意思。

這是尚未從病態中恢複體力,還是根本暫時沒去思考,人們不得而知。

大概是後者吧,因爲當葉劍英從毛澤東身邊走過,他用盡力氣擡起了那只又沉又重的胳膊,一只布滿皺紋、毫無血色的手顫顫巍巍擺動了幾下。

在場的所有人都明白,這是要葉劍英留下,其他人都識趣得離開了。

葉劍英踮起腳,輕輕走到床邊,俯下身子,柔聲說道:“主席,我來了,您有什麽吩咐?我在旁聽著呢,您盡管說。”

葉劍英凝神貫注,心裏也明白,這很有可能是最後的遺言,就豎起了耳朵,聆聽最後的遺教。

這時,毛澤東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那早已暗淡無光的眼睛,重又綻放光芒。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他一定想說些什麽。

葉劍英也十分懂事,緊握住毛主席的右手,似乎這樣能傳遞些許力量。流著熱淚,鼓勵毛主席:“主席,您多保重!……一定會好起來的。”

葉劍英在床邊伫立許久,但毛主席始終沒有說出一句話。人生的大限,誰都無法規避,誰也都無法抗拒。

見主席想說卻說不出,葉劍英擔心這樣會損耗身體的精力,也不便再長待下去,慢慢退了出去。

回到休息室,葉劍英一言不發,陷入了沉思:主席特意招呼我,究竟想說什麽呢?

有什麽事,他放心不下呢?每每想到這些,葉劍英就感到肩上的擔子又重了幾分。

“一生一死,乃思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毛主席晚年常常吟誦《史記·汲黯列傳》中的這句話,並錄以示人。

毛澤東在彌留之際,猶念念不忘召喚葉劍英,足見兩人“生死之交”的友情。

可惜的是,這段友情很快就隨著毛澤東的離去,而畫上了一個句號。

靈堂會面

三個多月,眨眼間就飛逝而過,時間的指針走到了1976年9月9日零時十分,毛澤東停止了呼吸,繼而心髒也跟著停止了跳動。

一個護士從毛澤東的臥室裏走出,向外邊等候的政治局成員說了一句:“主席去世了”。

斯人已逝,下一步就是安排後事了,政治局隨即成立了治喪委員會,華國鋒、葉劍英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

9月11日,夜深時分,一輛大型的靈車,用黑綢子制成的黑花點綴在車前,中南海衛士便上前,將遺體擡起來,放在一輛平板小車上,推出了臥室,送上了靈車。

穿過長安街,靈車車隊來到了大會堂正門。主席遺體被放置在大廳中央、早已擺放好了的平台上。

華國鋒、陳錫聯在前,張春橋、王洪文在後,四人拉著一面火紅的黨旗,輕輕地蓋在了毛主席的身上,蓋完之後,又四面拉拉。

接著,工作人員蓋上了水晶玻璃棺罩,在水晶棺的四周擺放了鮮花翠柏。

9月15日,這一天,專門安排在京外賓瞻仰主席遺體,葉劍英、華國鋒專門接待外國友人及各國代表。

同外賓一一握手後,葉劍英有一件心事始終放心不下,他立即找了個空子,乘機離開了吊唁的北大廳,來到了東大廳南側的一間辦公室。

不久,辦公室走進了一位沉穩的中年人,看著身體強健,幹勁十足。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8341”中央警衛局局長,素有“禦林軍統領”稱號的汪東興。

汪東興,出生于江西省弋陽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929年參加革命,當過排長、幹事、是從小就在紅軍隊伍裏成長起來的幹部。

毛主席和汪東興結識,是在轉戰陝北最危險的時刻。這也正應了那句老話,患難見真情。

1947年,國民黨大批軍隊進攻延安,汪東興率領警衛部隊,掩護了首長撤退,圓滿完成了中央交代的任務。

並且,在撤退時,汪東興心思缜密,還親自帶人去檢查機關的堅壁清野工作,銷毀文件,帶走密碼本。

因此,毛主席就將細心的汪東興調到身邊工作,時間跨度長達30年,他也可以說是毛主席生前最信任的人了。

一見到葉劍英元帥,汪東興布滿愁雲的面容恢複了一點笑容,他緊緊握住葉帥的雙手,坐了下來,說:“他們大吵大鬧,說要召開會議,討論遺留下的文件、檔案如何處理?”

葉劍英一聽,點了點頭,憤怒地說道:“他們真是氣勢逼人,一點余地也不留。”

汪東興也則回答道:“不過,華主席以先處理喪事爲由,暫時緩住了他們。”

葉劍英插話說:“好主意,我們不能上他們的當。他們正挖空心思,向我們施加壓力,我們一定要頂住壓力,不能退讓,這正是考驗我們的時候。”

要防止內亂,就必須重視汪東興,這人手握中央警衛團,負責領導人的安全。

他長期負責毛主席的警衛工作,忠心耿耿,是個“有功之臣”,特別是在中央警衛團有著很高的威望,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對于汪東興,葉劍英了解不多,總的印象是個好同志,有謀略,知進退。5月份時,王震曾摸過底,說“值得信賴”,這就更加深了這個印象。

在毛主席逝世以後,汪東興很好保護了主席身前遺留的文件、資料,可以說是一個“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但葉劍英是個謹慎的老帥,他必須要親自見到,問一問。一天,葉劍英到中南海南船塢,找到了汪東興。

出乎意料的是,汪東興爽快地說:“我聽華總理和葉副主席的。”一聽這話,葉劍英喜上眉梢,回到家中興奮不已,竟然哼起了《空城計》。

偉大的革命鬥爭會成就偉大的曆史人物,關鍵時刻,葉劍英當仁不讓,起到了中間串聯的人物。

在吊唁的第二天,葉劍英就在中間休息的時候,又來到了福建廳,打聽消息。見到了汪東興,葉劍英對他說:“今天我來看看你,想聽聽你對形勢的看法。”

汪東興則說:“事情的確很多,全國要求來京參加吊唁治喪的人民像雪花一樣。遺體保護問題,專家們正在研究,去越南取經的專家尚未回來,但可以順利解決,請葉帥放心。”

這次會談之後,雙方心裏都安穩不少,互相都是一條船上的同志,是一榮共榮,一損俱損的共同體。

由于事先通氣,大家心裏都有一顆定心丸。等到十月初,葉劍英和華國鋒、汪東興一道解決了禍國殃民的一幹人等,爲改革開放鋪平了道路,也爲中國經濟的騰飛奠定了政治基礎。

結語:

1986年,葉劍英逝世時,中央給出的悼詞,有這樣的一句:在重大的曆史轉折關頭,敢于挺身而出,毫不猶豫地做出正確的決斷。

這恰如其分概括了葉劍英的功績,是其一生真實的寫照。

參考資料

《1966-1977:葉劍英在非常時期》 華文出版社

《彌留之際的毛澤東》 名人轶聞

《運籌帷幄,剪除“四凶”—鬥爭中的葉劍英》 書海行舟 範碩 丁家琪

3 阅读: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