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擊高端一路坎坷,低價入市的智己L6能改變智己嗎?

車轱辘 2024-05-16 11:16:33

因爲“道歉門”事件引起關注的智己L6總算是上市了,19.99-32.59萬元的權益售價看起來還挺有誠意,但實際表現如何還真不好說。從19.99萬的起步價來看,很明顯鎖定的競品就是小米SU7。雖然發布會全程沒有明確提及競品,但懂的人都明白--智己在盡情釋放不久前被迫道歉的幽怨,比如拿90公裏時速的麋鹿測試說事兒,用光年版固態電池1000公裏的續航裏程,再壓SU7一頭。

智己L6真抗打嗎?

首先是價格,智己L6共推出5個配置,指導價21.99萬-34.59萬元,在扣除相應購車權益的優惠金額後,新車起售價爲19.99萬元。

雖然和起售價21.99萬的小米SU7在價格上來看優點優勢,但從車身尺寸對比,智己L6和小米SU7相比不占優勢,其長寬高分別爲4931、1960、1474毫米,軸距爲2950毫米,而SU7的車身尺寸長寬高爲4997、1963、1455毫米,軸距爲3000毫米。很明顯,智己L6車身尺寸在競品面前第一局就輸了。

其次是續航,智己L6入門版續航裏程650公裏,而小米SU7是700公裏,那就再輸一局。關鍵是智己L6配備133千瓦時的“光年”半固態電池車型,號稱CLTC續航裏程將超過1000公裏,但其9月才會開啓鎖單通道,預計10月開始交付,也就是新車的噱頭而已,意義大于實際,對消費者來說還是沒優勢。

再來看配置,智己L6標配的激光雷達、英偉達Orin X芯片以及靈犀數字底盤等確實也不錯,但這些配置在同級車型中並不具備稀缺性,和極氪001、小米SU7等相比或許有一定價格優勢,但並沒有達到讓消費者放棄競品直接下單L6的程度。而且往下看,還有比亞迪漢EV、長安啓源A07等更有性價比的對手,一旦形成“說高不成、而低不就”的局面,你說尴尬不尴尬?

由此可見,在新能源市場,尤其是在20-30萬元區間,早已經是“刺刀見紅”,在容量有限的大背景下,優勢並不明顯的智己L6能不能成功突圍,還真不好說。

品牌營銷是關鍵 智己是真“捉急”

憑借一些“雷人”的言論和做法,智己確實也收獲了不少流量,比如智己CEO劉濤爲了新車宣傳出現高速違停、變道不打燈、壓實線等違章操作,以及不久之前智己L6公開對標小米SU7,把參數標錯的謎之操作,雖然引起了網友的關注,但這些低質量的流量對于智己L6而言恐怕並沒有太多益處,甚至適得其反。

智己CEO劉濤早在2021年曾表示,“我們在未來的很多年後再回顧今年的時候,可能就是智能電動豪華車的逆襲元年,我們大概率相信在未來的增長曲線當中將會一騎絕塵。“但現實是殘酷的,大概率的不是增長曲線,而是牛皮吹得有多響,臉就有多疼。

當年的首款車型--智己L7售價高達40萬,定位高端,主打操控。威廉姆斯底盤調校,電動車最快漂移記錄……但凡打操控的小衆車型,都賣不好,事實證明客戶不買賬。新能源拼的是續航、智能以及用戶體驗,很明顯,智己輸在了起跑線上。

放下身段 低價策略效果欠佳

隨著智己L7、LS7兩款車型先後折戟之後,智己也認識到其品牌力撐不起30萬級。不得已放下身段,進一步拉低價格,試圖用尺寸更小的智己LS6在20萬級市場挽回顔面,但也只是昙花一現。數據顯示,2023年12月LS6銷量沖到9878輛,進入2024年持續走低,3月份只有2630輛,再看L7和LS7月銷甚至不足三位數。

“最後一搏” 智己L6恐難堪大任

2024年智己汽車年銷量目標爲12萬輛上下,但是今年1-4月其累計零售銷量也不過1.3萬輛,雖然同比上漲125.16%,其年度銷量目標達成率僅10.8%上下,這樣的成績不禁讓人爲其捏了一把汗。

在這個時候上市的智己L6無疑將扮演拯救智己品牌于“水火”的角色,那麽它能肩負重任嗎?哪怕是分得一部分小米SU7的流量也好,如果再像LS6那樣“昙花一現”,可能就真的涼涼了。畢竟競爭激烈的市場留給智己的機會真的不多了。對于這個問題你怎麽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我們互動。

0 阅读:18
评论列表
  • 2024-05-16 21:05

    小編,又收哪家的錢了,智己肯定沒給你,這樣黑,不地道

  • 2024-05-16 11:27

    智己一直沒找到自己的定位,無論是品牌還是産品都如此。以L6的産品力要硬剛SU7,明顯還是矮人一截。

  • 2024-05-16 23:16

    智己性價比高安全性好,背靠上汽值得信賴

車轱辘

簡介:車轱辘關注汽車産業、公司、車型、後市場和汽車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