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向接班人交權前,新加坡用“兩個不”,讓中國放下心來

慶彬有理 2024-05-10 11:33:30

新加坡目前正處于微妙的政治過渡期,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將于本月中旬正式辭職,往後就是副總理黃循財接班。這種時候,外界都很關注,新的政府班子,會如何制定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去靈活應對不斷變化的外部形勢,尤其是中美關系。

【黃循財接班李顯龍後,新加坡會在中美之間怎麽選?】

黃循財則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只有一個基調,那就是兩個不——既不親美也不親華,而是“親新加坡”,也就是從新加坡的利益出發。

說白了,黃循財會在李顯龍的基礎上,繼續過去“左右逢源”的做法,確保國家利益最大化,不會貿然“選邊站隊”。

不過黃循財也承認,隨著中美重新平衡雙邊關系,新加坡的外部環境會具有相當的不可預測性,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十年甚至更久。對于他這行將上任的新總理而言,確實是一個重大挑戰。

可以說,新加坡的新一屆領導班子,正在積極爲亞太地緣政治格局的演變做准備,也隱約地意識到,以中美目前的態勢,新加坡很可能不會像以前那樣,輕輕松松就過上好日子了,而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避免被逼上“選邊站”的死胡同。

【新加坡想要繼續在中美間左右逢源,恐怕並不容易】

過去我們概括新加坡的外部環境,往往用“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一句話去形容。當然這並不絕對,中國與新加坡同樣有密切的防務合作關系,美國和新加坡也有大量的業務往來,所以這兩者並不是泾渭分明,而是各有側重,彼此間可能也有競爭。

對于美國與新加坡的防務關系,黃循財特意強調,他們不是美國的盟友,而是美國唯一的主要安全合作夥伴。

之所以要突出這個定位,主要是想表達一點,那就是新加坡現在還不打算與美國在亞太的軍事同盟體系對接。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這個體系與中國的對抗態勢很明顯。不要說日本和韓國了,就連跟新加坡同爲東盟成員的菲律賓,近段時間也在南海方向蠢蠢欲動,配合美國搞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動作。

新加坡雖然不是南海問題的當事國,但本身發展極度依賴海上航道,自然會很關心亞太地區的海上安全。也知道自己一旦上了美國的賊船,再想下來可就是身不由己了。

【新加坡特意強調,不會做美國盟友】

這裏補充一句,黃循財在強調美國與新加坡的防務關系定位後,被問了一個十分刁鑽的問題,新加坡既然接受美國的武器、安全保障,還有其他各種好處,爲什麽不願意把自己稱爲美國的盟友?

站在我們的立場上來看,這個提問已經有偷換概念的嫌疑,開展防務合作,跟成爲盟友與否,其實並沒有必然的聯系。

黃循財也回應說,美國與新加坡這種關系已經維持了很多年,事實證明這是一種互利關系。要是再進一步,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當然,新加坡對中新關系,可能也是差不多的看法。歸根結底,在黃循財看來,新加坡只有與中美都保持若即若離的關系,才能盡可能地避免潛在的地緣政治風險。

目前的中美態勢是什麽情況,我們也心裏有數。盡管前段時間,中美元首對話、高層互動,軍事溝通之類的都沒落下,雙邊關系依然保持“止跌企穩”的趨勢,但消極因素同樣不少。新加坡對此同樣看在眼裏,也有自己的評估。

【黃循財在新加坡年青一代中很受歡迎】

在談到國際秩序時,黃循財給了一個模棱兩可的說法,說“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面臨巨大壓力,但是別無選擇。

這體現了新加坡對國際地緣政治格局變動的矛盾心態。一定程度上既認可多極格局理念,又不想忤逆美國主導的“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因爲新加坡也是這一體系的既得利益者,自然會安于現狀。

而且以新加坡的體量,確實經不起太多折騰。所以指望他錦上添花可以,但雪中送炭不一定了。

平心而論,中國也不會要求新加坡“選邊站隊”。實際上,新加坡只要明確自己的定位,嚴守中立,就已經是對中新合作高度負責任的表現了。

【李顯龍還是會退而不休】

在這一點,新加坡已經用具體行動給出了答案。早些時候,黃循財以副總理身份訪華,帶上了第四屆領導班子的大部分骨幹,其實就相當于提前跟中方通氣來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顯龍雖然辭職,但這不意味著他從此會淡出政壇,而是跟李光耀當年一樣退而不休。

在遞交辭呈後,李顯龍已經答應了黃循財,往後也會繼續以國務資政身份發揮余熱。而且在外界看來,爲了確保內外政策的延續性,新加坡政府換屆大概率是走個過場,新一屆領導班子可能不會有太多變動。

7 阅读:4869
评论列表
  • 2024-05-15 02:45

    明智的選擇!不象菲律賓那麽蠢。

  • 2024-05-10 13:58

    烏克蘭如果學學新加坡,澤連斯基如果學學李顯龍,也不至于現如今生不如死。

    用戶80xxx00 回覆:
    李光耀,李顯龍父子怎麽也算是政治家。烏克蘭從獨立那天開始就沒有出過一個政治家。進入21世紀,整個西方也就德國的默克爾和俄羅斯的普京兩位政治家

慶彬有理

簡介:拓展思維世界,給廣大讀者視覺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