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讀書135天,提升認知格局,4點思考分享正在迷茫的您

月影說職場 2024-05-14 22:10:08

堅持共讀書135天,內容章節<舊靴>,在這一章裏,我讀到了“一只穿破的舊筒靴,只能放在房間的一個角落裏供人瞻仰”,雖然點綴了小標題,但有氣憤侮辱之感。

總體感覺:人無完人,偉人也有被個人發展、情緒綁架的時候,以終爲始看曆史,不以對錯論英雄,他還是我心目中神一樣的存在,就因爲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生活,離不開他們那些先輩的付出,所有的事物發展的都有規律,我們應該順應規律。

在這一章我有4個關鍵點想分享:

第一、面對困難要思考,給自己一個獨處的空間

毛甯願待在溫度高的杭州和上海,而不願住在有風暴冰雪的北京的寒冬裏。是因爲他想用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寫作大月季,帶來的後果,使國民生産總值下降了1/4,每個人的平均收入也降低了1/3。

面對困難,每個人都有逃避的本性,只是毛在此時選擇了遠離,給自己搭建了一個思考、寫作的氛圍,用于療傷、思考未來如何走。

第二,做人做事要死守底線

在外國記者問他強大起來後的目標是什麽?毛化被動爲主動,說出了合乎邏輯而且具有現實的可能性,他說在他有生之年,他會盡最大的努力防止此類事情的發生。

這裏我感受到他不容國家利益被侵犯,也符合了我國流傳下來的中庸之道,“我不欺人,人不欺我,人若欺之我必還之”。

第三、自己才是自己最強大的後綴,要做自己的主人

當毛拒絕了蘇想在我國專用來對付敵人的無線電發報機,他們撤走了專家並帶走了珍貴的圖紙和方案。

這種行爲是什麽?國與國的交往,也取決于利益,沒有利益,沒有好處,有人就會不顧一切後果的撤走一切。一個國家、企業、個人的成長,還需要遵循打鐵還需自身硬,就像黃渤說的那樣,你強了身邊才全是好人。

第四、探索、試錯、成長,接納自己

在根據地我們實行供給制;解放後,我們實行工資制。當下社會工廠的使用模式就是計件制,以計件工資爲主,計時工資爲輔。可是這樣的管理方式,就助長了個人利益高于一切的可能性,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就是如此,大家都將追求個人的利益放在第1位。

所以對于個人的成長,如果我們沒有對標的對象,我們只能探索式的前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要有接納自己犯錯的可能性,因爲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存在著多種可能,我們要在成長的過程中, 認識到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重要性。

0 阅读:9

月影說職場

簡介:分享職場成長 幹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