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王家衛聚齊6大巨星拍片,結果只上映12天,鄧光榮氣到住院

得得電影 2024-04-01 14:43:41

又到愚人節,今天是張國榮逝世21周年祭,聊聊當年那部讓張國榮“複出”的電影。

23年年底,《繁花》上線。

王家衛七年磨一劍,《繁花》用實力诠釋了“電影導演降維打擊電視劇”。

畫面美輪美奂,故事跌宕起伏,每個角色都像是一本精彩紛呈的人物傳。

而《繁花》也在一片好評聲中收視率突破2.6%,全網播放量14億,成爲2023年最後的大爆款,也是2024的開年熱劇。

面子有了,票子也掙了,《繁花》的成績對得起“王家衛”這三個字。

也讓很多網友徹底放下了那顆懸著的心——

這次的王家衛終于懂市場了。

《繁花》播出前夕,其實很多人都不看好這部劇,認爲王家衛還是會犯老毛病,不顧市場只求自我表達,費時費力最後折騰出一場陽春白雪。

大衆之所以對王家衛有如此印象,就是因爲這種事發生在他身上太多了。

今天,得哥就聊一聊王家衛身上的第一個“票房慘案”,也是奠定了王家衛“獎項拿一堆,但老板賠光光”定律的裏程碑之作。

曆時一年半時間,湊齊六大巨星,結果上映12天就匆匆下線。

老板鄧光榮氣到當場住院——

《阿飛正傳》

話說在前面,各位讀者不用怕,本文不是電影解讀,甚至完全不寫電影本身,所以不用害怕搞什麽“形而上學”,這是一篇純娛樂文。

成名之前,王家衛在圈內只有一條履曆——

被永佳和新藝城炒掉的編劇。

新藝城當年風風火火,拍電影以“快”爲名。

但王家衛作爲公司編劇,兩個月卻寫不出一個劇本,妥妥的挂名領工資。

這讓老板黃百鳴大爲不滿,單獨把他叫出來讓他三個星期內寫出一個劇本,時間一到,王家衛交了一堆廢紙上去,黃百鳴當場炒了他鱿魚。

而這段不愉快的經曆也爲多年後兩人同時拍《葉問》隔空對罵埋下伏筆。

1987年,被踢出新藝城之後,王家衛在好友劉鎮偉的推薦下進入鄧光榮的“影之傑電影”。

當老板鄧光榮聽到王家衛來的時候,還嚇了一跳,好說歹說讓劉鎮偉斟酌斟酌,而劉鎮偉則拍著胸脯保證:

“大佬,你信我!”

或許是黃百鳴的態度讓王家衛産生自我懷疑,他開始嘗試著涉足商業片,並在劉鎮偉的監督下,兄弟倆搗鼓出《猛鬼差館》的劇本。

最終100萬的投資博得1000萬票房,鄧光榮賺得盆滿缽滿,自然就對王家衛徹底改觀,解禁了全部權利。

于是乎,1998年王家衛就拍攝了導演處女作《旺角卡門》。

這部電影是自己曾經被斃掉的劇本,所以耗時並不長,再加上有劉德華、張學友、張曼玉、萬梓良等巨星加持,電影不僅拿下了1153萬票房,還因爲獨特的影像風格刮起一陣風潮,圈內圈外均得到不俗回響。

一戰成名,王家衛徹底站住腳,而他“文藝青年”的本性終于浮出水面。

第二部導演電影《阿飛正傳》就來了。

《阿飛正傳》最早的信息是在1989年的9月份。

當時張國榮和新藝城的已經約滿,而他計劃在12月份的告別演唱會後就徹底退出娛樂圈,到加拿大享受退休生活。

但《阿飛正傳》作爲他退休計劃之前接的合作,他也會如期完成。

而這部電影本應是張國榮退休之前的最後一部電影。

張國榮的戲份原計劃拍攝時期只有15天,他本想在11月前全部拍攝完畢,然後開演唱會,接著退休。

可12月張國榮的33場告別演唱會結束後,王家衛那邊仍然沒有開工,一頭霧水的張國榮只好暫時飛到了加拿大。

而同時,劉嘉玲和張曼玉也因爲王家衛推掉了很多合作,並進行了減重計劃。

可王家衛這邊仍然沒有任何消息。

終于到了1990年3月,鄧光榮在《再戰江湖》記者會上宣布《阿飛正傳》即將開拍,到3月20日《阿飛正傳》終于正式舉辦了記者會,電影開機。

開機第一場戲是火災,記者專門跑到采訪,現場火光四濺,熱鬧非凡。

當然了,這場戲被王家衛全剪了。

而“火災”戲之後,拍攝計劃就又突然暫停,4月份大家各奔東西,幾乎都要忘了這部電影。

一直又到了6月份,王家衛把張國榮、張學友、梁朝偉、劉德華、張曼玉、劉嘉玲六大巨星叫到了皇後飯店,開始試戲。

到這時,他們才見識到了王家衛的“魔鬼本性”。

張學友開場就NG了20多次,劉嘉玲只是“邊抽煙邊說話”的戲就NG90多次,張國榮玩個牙簽都NG14次。

到梁朝偉時只費了6個NG——

當然不是因爲王家衛滿意,而是試戲從傍晚已經到了天明,此時天光大亮,沒有何適的燈光拍攝了。

到張曼玉時,她甚至有些情緒崩潰:

“大家已經筋疲力盡,不如今晚不要再拍,好嗎?”

到這時王家衛才肯收工,而《阿飛正傳》的海報就來自這場試戲。

自此之後,六個人就再沒聚齊過。

你以爲從這裏就開始順利了嗎?

太低估王家衛了。

出了名怕老鼠的劉德華在老鼠窩裏拍了好幾天;梁朝偉在九龍城寨的鴿子籠裏一待就是3個星期;直升機冒著墜毀的危險出動了8次拍攝張國榮在菲律賓跳橋自殺...

但這些戲份,在正片中通通都沒有!都剪光了!

劉嘉玲甚至把整個六月都空出檔期給王家衛,可這個月她只有一場戲(就是飯店那場試鏡)....

張國榮在開機前極速減重了22斤,從6月開始就在“薛定谔的退休”中反複橫跳,往返于加拿大和香港,最後幹脆擱了退休又回到香港長居。

一直到1990年12月首映禮的前一天,《阿飛正傳》仍然在進行後期配音。

曆時一年半,這部電影終于拍攝完畢。

而最終,電影在王家衛反複反複再反複的神操作下,總共用了60萬英寸膠片,相當于3、4部電影體量,再加上演員片酬和場景費用,總投資高達恐怖的3900萬...

鄧光榮的終極審判,終于來了。

因爲六大巨星的加入再加上王家衛前作的成功,《阿飛正傳》從立項開始就備受矚目,但凡有風吹草動都會上頭版新聞,幾乎每個娛樂版面都有它的身影。

也因此,《阿飛正傳》還沒上映就爆火。

可當觀衆們苦守一年,終于看到這部電影時,才意識到“被騙了”。

台詞晦澀難懂,人物無病呻吟,一向帥氣的劉德華變得窩窩囊囊,熱歌勁舞的張國榮又頹廢沮喪。

說好的有槍戰,結果就打了一兩槍。

說好的有動作戲,結果還不足20秒。

電影院裏一片哀聲哉道,甚至還有觀衆怒火中燒,當場站起來破口大罵:“誰是王家衛!?”

如果真被他抓到,免不了一場血光之災。

在觀衆的金錢投票下,這部投資巨大,群星荟萃的《阿飛正傳》最後只拿到了900萬左右票房,只上映了12天就匆匆下線,丟人丟到姥姥家。

鄧光榮更是被氣到急火攻心,被送到醫院搶救。

不過,好在劉鎮偉早就預知到了慘劇的發生,在王家衛摒棄大量廢戲時,他撿起沒人要的膠片,單獨根據劉德華這條線,套拍了電影《天長地久》。

幾乎是零投資拍攝,票房竟然和《阿飛正傳》不相上下,也爲日後套拍《東成西就》埋下伏筆。

燈光與《阿飛正傳》一模一樣

而另一頭,《阿飛正傳》雖然票房失意,可獎項卻拿到手軟。

光是金像獎就有影帝、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攝影等等重磅大獎,其余電影節更是收獲滿滿,無疑是當年響徹亞洲的神片。

王家衛在頒獎禮上五味雜陳,說了一句話:

“感謝鄧光榮先生對《阿飛正傳》義無反顧的支持。”

這個“義無反顧”實在太有重量,因爲《阿飛正傳》的票房慘敗,影之傑公司幾乎都要破産,而鄧光榮也只能選擇認命:

“這就是我要經曆的事。”

當然,《阿飛正傳》雖然餓死了老板,可王家衛自此一戰成名,從此便帶上墨鏡成爲了“文藝片之王”。

而因爲張國榮配合度極高,王家衛不斷加戲加成主角,最後直接封帝,這讓張國榮不得不暫停退休計劃,又回到了香港拍戲,徹底打開電影世界大門。

可梁朝偉就慘了。

當初《阿飛正傳》的發布會上,王家衛說這部電影將分爲一、二集,第一部背景是1960年,第二部是1966年,而梁朝偉的角色就是第二部的主角,與之配對的是張曼玉。

本來王家衛想把梁朝偉的戲份全部刪除,留在第二部再說。

可合同裏寫著“梁朝偉必須出現在《阿飛正傳》中”,所以王家衛的師傅譚家明就讓王家衛在結局剪進去了3分鍾,不小心卻成了影視經典。

可因爲票房慘敗,《阿飛正傳》第二集爛尾,直到十年後的《花樣年華》,梁朝偉男主,張曼玉女主,而曆史背景也不出其右。

這大概就是王家衛的那部《阿飛正傳》第二集。

直到今日,市場已經完全接受了王家衛的風格,2018年《阿飛正傳》重映還拿到了將近2000萬票房。

面對市場的不理解,王家衛寸步不讓,終于自成一派。

事實證明,這世界需要王晶,也需要王家衛。

——全文完。

0 阅读:169

得得電影

簡介:只是一個愛看電影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