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風濕病醫院四喜臨門

大河健康報 2024-04-28 12:00:27

記者 楊振東 通訊員 蔔俊成 陳傳榜 劉紅豔 李向紅獲頒兩牌、首發一書、銅像揭幕——4月27日,河南風濕病醫院同時迎來四件喜事。在當天由河南省中醫藥學會、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主辦的2024年河南省中醫、中西醫結合風濕病與痛風學術年會暨婁多峰教授學術思想研討會開幕式上,河南風濕病醫院獲頒“河南中醫藥大學婁多峰學術思想研究所”和“河南省首批優質中醫學術流派”兩個牌匾,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河南婁氏風濕病醫學流派研究》舉辦了首發式。開幕式前,與會領導和嘉賓在河南風濕病醫院爲新建的婁多峰教授銅像揭幕。婁多峰(1929—2021)是我國著名中醫風濕病學大師,首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他是原河南中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河南婁氏風濕病學術流派第三代代表性傳承人,河南風濕病醫院創始人、名譽院長,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風濕病分會顧問。婁多峰曾出版中國曆史上首部風濕病學專著——《痹證治驗》等一系列具有裏程碑意義的風濕病學著作;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虛邪瘀”中醫風濕病學科理論體系,在我國中醫風濕病學領域和國內外廣大風濕病患者中享有盛譽。 岐黃學者、河南中醫藥大學校長、河南省中醫藥科學院院長王耀獻在向婁多峰之子、河南風濕病醫院院長、全國名老中醫婁玉钤頒牌後指出,婁多峰教授不僅是中醫臨床大家,還是優秀的中醫藥教育家、科學家。他以70余載的不懈奮鬥實現了中醫史上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作爲該校唯一設在校外的研究所,他希望河南中醫藥大學婁多峰學術思想研究所要深入挖掘整理婁多峰的爲人之道、爲醫之道、爲師之道、爲學之道,傳承好、發揚好婁多峰的高尚醫德和精湛醫術等寶貴遺産,爲中醫藥事業的傳承發展貢獻力量。

在今年2月召開的全省中醫藥強省建設大會上,河南省發布首批114家中醫學術流派普查名錄,河南婁氏風濕病學術流派在列,河南風濕病醫院婁玉钤爲該中醫學術流派第四代代表性傳承人。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中醫處處長姬淅偉向婁玉钤頒牌後指出,中醫學術流派是中醫學術經驗積累的途徑、理論産生的土壤、學術發展的動力、人才培養的搖籃、弘揚中醫藥文化的重要載體。河南婁氏風濕病學術流派曆經五代人的孜孜以求,在130多年的砥砺發展中,所做出的系列重要成果繁榮了中醫藥文化,有效推動了中醫風濕病學科的發展。

當天,王耀獻,河南省中醫藥學會會長張智民,中華中醫藥學會原副會長李俊德,浙江省中醫藥學會會長範永升,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會長王承德,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學系主任張奉春,中國民族醫藥學會風濕病分會會長閻小萍,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濕病分會主任委員劉維,河南省中醫藥學會秘書長、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王端權,鄭州大學出版社醫學分社社長李龍傳和婁玉钤等共同啓動發布按鈕,宣告《河南婁氏風濕病醫學流派研究》正式出版發行。該書是全國首部專題研究單個河南中醫學術流派的著作,由婁玉钤、婁高峰、李滿意、蔔俊成主編。該書是婁氏風濕病學術流派曆經130多年,5代人傳承脈絡、臨床實踐和科研成果的深入挖掘、系統整理和集中展示。全書共90余萬字,分爲流派淵源、探索輯錄、傳承發展、實踐應用和附錄五大部分,詳細梳理了流派淵源,包括流派簡介、傳承譜系和流派研究,系統輯錄了流派第3代、第4代代表性傳承人婁多峰、婁玉钤撰寫的有關風濕病研究成果的論文,以及第4代、第5代傳承人和國內風濕病領域同仁運用婁氏風濕病“虛邪瘀”辨證方法和理論體系診治風濕病的研究成果。

在婁多峰教授銅像揭幕儀式上,張智民表示,婁多峰教授是河南中醫風濕學領域的奠基人、河南中醫藥界的一面旗幟,更是全國中醫風濕病學界的泰鬥。我們要深入傳承和發揚婁老的精神,爲振興河南中醫藥事業做出應有貢獻。王承德提出,婁多峰教授是中醫風濕病學的集大成者和傑出代表。他的學術修爲與人格典範,是後世杏林同道的楷模,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好他留給中醫風濕病學界的這筆寶貴財富。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