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一年級前做好幾件小事,看似和學習無關,將來卻影響成績

凝媽悟語 2024-04-15 18:52:27

文|凝媽悟語

再有不到5個月,又有一批幼兒園小朋友華麗轉身,成爲一年級小學生了。在這有限的時間裏,該怎麽幫助孩子提前適應小學生活的節奏呢?

看到很多家長都在糾結要不要上有幼小銜接,也有的家長已經給孩子報了很多課外班。不管那類家長,關注更多的是孩子的學習,生怕孩子上小學後跟不上,自己也跟著心力交瘁。

我家二寶也是今年上小學,和所有大班家長一樣,我也很在意孩子的學習。但同時,我也很關注學習之外的事情,因爲很多小事,看似和學習無關,卻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學習成績。作爲過來人,陪孩子學習12年,還是有一些經驗教訓的。

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談談孩子上一年級前,要做好的幾件小事,很容易被忽視,將來卻能管大用。

晚上9點左右准備睡覺

睡眠不足不僅影響身體發育,還影響學習成績,甚至學曆高低。

綜合幾個調查研究發現,睡眠時長達到8-10小時的中小學生平均學習成績相對較高,尤其是語數英和科學的成績更好,而睡眠不足8小時的孩子,在學習、藝術和體育等方面的興趣都相對不夠濃厚。

還有學者研究了孩子的入睡時間,在晚上9點-12點間睡覺的青少年,相對于在晚上6點-9點睡覺的青少年,在成年後更容易獲得更高的學曆。

另外,睡眠質量和學習成績呈正相關,不管是國外的研究還是國內的研究,都一致認爲擁有高質量睡眠的孩子,大腦可塑性更強,認知功能、記憶能力、創新思維都能得到較好的發展,從而對學習成績産生正向促進作用。

難怪有的城市采取了晚上9點半停止寫作業的熔斷機制,睡眠太值得重視了。保證一個合理的睡覺時間、時長、質量,孩子的學習就有了基本保障。

由于種種原因,二寶過去幾年一直睡的很晚,早上起床特別費勁,一臉疲憊地去上學,常常情緒不穩定。

眼看要上學了,這個狀態可不行,我嘗試著調整他的睡眠時間。推算了一下,保證8小時睡眠,7點去上學,6點起,需要在晚上10點就要睡著,那麽就要9點左右開始准備睡覺。

我們就把所有的計劃都進行了提前,保證9點開始洗漱,看一會兒書、聊會兒天就關燈睡覺。開始他折騰不睡,幾個月下來,他就形成了習慣,只要關燈,幾分鍾後就呼呼睡著。早上,他在6點前就能醒來,每天都能保證8小時以上的睡眠,精神狀態很好,每天去上學開心極了。

我曾經一度認爲二寶的睡眠類型是貓頭鷹型,就是晚睡晚起,調整睡眠根本沒轍。沒想到,幾年前的睡眠釘子戶,通過一定努力,也一樣可以得到良好的睡眠。不要輕易定義孩子的睡眠類型,而是用行動去幫助孩子得到好的睡眠。

走路上學和放學

運動被稱爲大腦的聰明藥,現在越來越被廣泛認可。

有學者研究發現,孩子每天運動6次,每次1小時左右,既能保證健康,又能提升學業成績。

同時,除了學校的體育鍛煉外,課外體育鍛煉對成績也有影響。如果孩子每天能保證60分鍾以內的課外體育鍛煉,學習成績有顯著提升,如果過長,可能會導致疲勞,反而會有負面影響。

孩子的校內運動,我們無法控制,但是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課外鍛煉的習慣。

每天的時間都有限,對很多家庭來說,專門找時間鍛煉會比較困難,可以見縫插針地利用好零碎的時間,比如上學和放學的時間。

我們是在新學期開學後,商量著步行上學和放學,二寶接受了,一直堅持得很好。

正常速度上學和放學共需要40分鍾,但是有時候會在路上玩,時間就會略微長一些。比如,最近在學跳繩,就會在寬敞的地方停下來,反複練習。但是孩子不累,稍多點時間也不影響。

現在從家到幼兒園的距離,和以後從家到小學的距離非常接近,現在養成習慣,鍛煉好體力,步行上小學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課外鍛煉就有了保障。

走路上學和放學,不僅僅保證了運動時間,還能增進親子感情、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

在路上走的時候,和孩子手拉手,本身就能讓孩子感受到親情的溫暖。同時,邊走邊交流,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在學校的活動和表現,給孩子提供一些必要的幫助,孩子每天都能保持舒暢愉快的心情。

孩子走在路上,能無障礙地觀察周圍的事物,嘗試新奇的想法,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在實際的體驗中學習,讓書本中的知識變得更可理解。

這些方面綜合起來,對孩子的學習肯定都會起到很大的支持作用。

進行成長型思維情景訓練

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提出了成長型思維的概念,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認爲智力是可以提高的,他敢于擁抱挑戰、堅持不懈、把努力視爲通往成功的道路、善于從批評中學習、並從他人的成功中獲得經驗和靈感。

這樣看待自己的孩子自然會更優秀,但是孩子不會自動擁有成長型思維,需要經過訓練。

二寶在這方面就非常欠缺,總是用固定型思維看待問題,常常有挫敗感,我就專門花時間鼓勵他換一種方式思考。斷斷續續進行了很久,現在還在進行中,可能還需要持續很長時間。

采用的方法是,給他讀情景故事,和他回憶自己經曆的事情,舉一反三地找到對應的解決方法。

這個訓練不是直接針對學習,而是孩子在上一年級後會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

比如,孩子上小學了,發現新的環境裏沒有熟悉的老師、同學,還有很多紀律限制,不像幼兒園那麽好玩,所以討厭上學,這就是固定型思維。

如果用成長型思維考慮問題,就不一樣了。小學的校園很大、很漂亮,有很多不同的功能區,小學的活動豐富多彩,有很多社團,學到的知識非常多,讓自己能做的事情更多。一種幸福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就會愛上小學。

比如,班上來了新老師,孩子感到陌生而煩惱。

可以換種思路享受變化,看看新老師有哪些積極的一面,是熱情開朗,還有富有耐心、平易近人等等,能給自己帶來一些驚喜,豈不是又豐富了人生經曆嗎?

比如,遇到了作業難題,太難了,不想做。

可以想辦法尋求幫助啊,問爸爸媽媽,問同學或者上網查詢,方法有很多,只要肯行動起來。

比如,上課回答錯誤,覺得很丟臉,以後都不想舉手了,做個隱形人算了。這樣怎麽能進步呢?

這正是一個提升自己的機會,可以想想爲什麽會犯錯誤,改善自己的方法,就會減少錯誤,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諸如此類,變化、阻礙、挑戰、錯誤、差異、批評等等,都是孩子在學校很可能會遇到的實際問題。把孩子放在一定情景中預演,孩子提前知道該如何解決,真正遇到問題時就能用成長型思維解決問題,上小學就遊刃有余了。

二寶一旦遇到一些事情,我就會讓他回憶對應的成長型思維,他就能慢慢調整過來,用一個很好的心態看待問題。

寫在最後:以上就是我帶二寶做的幾件小事,看著很簡單但都需要花功夫、想技巧去解決。如果孩子能在上一年級前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運動習慣、思維習慣,上一年級就省心了。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啓蒙、科學啓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幹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1 阅读:237

凝媽悟語

簡介:兩寶媽媽,專注育兒經驗分享,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