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統冷知識——軍統的曆史沿革,從密查組到真正的“軍統”

凡人看青山 2024-05-05 18:44:02

軍統作爲國民黨統治中國時期的特殊産物,雖然以臭名昭著而聞名,但因其特殊的職能,在讓人畏之如虎的同時也讓大家對其充滿了好奇,給人以神秘的感覺,所以很多以民國爲背景的電影電視劇中都有軍統的存在,他們在敵占區既抗日又反共,尤其是在上海淪陷後刺殺了一大批漢奸高官,名聲響徹一時,這也更加劇了大家對軍統的好奇。

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軍統的組織機構情況。

首先,軍統的全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因爲名字太長,所以簡稱爲“軍統”。

而軍統也不是蔣介石一掌權就有的,而是有個循序漸進的發展曆程。

1927年,蔣介石爲了掌權後有感于情報工作的重要性,于是成立了軍事委員會密查組,負責軍事情報工作,組長戴笠,此時密查組人員不多,主要人員是戴笠、張炎元、鄭錫麟等十人,因此在後來軍統內又稱這十人爲“十人團”,是軍統的元老。這些人所謂的軍事情報工作,其實主要是花錢收買與蔣介石敵對的地方軍閥的部下,或讓他們臨陣倒戈、或讓他們按兵不動、或套取情報。雖然他們確實起到了軍事情報機構的作用,但你說他們是公關團隊也行,與我們後來知道的組織嚴密、專業技術過硬的軍統局還是不一樣的。

1932年,蔣介石決定向國際先進的獨裁統治學習,于是模仿意大利和德國成立了複興社,又名力行社,取自身體力行的意思,主要是模仿墨索裏尼成立黑衫黨,蔣介石也想在國民黨內成立一支屬于自己、服從自己的黨內勢力。當時蔣介石任複興社社長,賀衷寒、騰傑、康澤、桂永清、鄭介民等九人任中央幹事會幹事,戴笠只能擔任三名候補幹事之一。複興社當時是作爲蔣介石黨內之黨的想法成立的,所以成立有組織、宣傳、訓練、特務四個處室,戴笠雖然資曆淺,但之前幾次工作能力凸顯,于是擔任了特務處處長,鄭介民任該處副處長。而當初的密查組則隨著戴笠集體劃歸到特務處,此時密查組已發展到骨幹100多人,爲特務處迅速擴大業務提供了人員基礎。

1932年9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成立,但這個“軍統局”不是後來的軍統局,因爲此時的“軍統局”實際是個大雜燴,局長陳立夫是中統創始人兼國民黨大佬,而此時“軍統局”第一處主管黨務調查,處長就是中統頭子徐恩增;第二處才是之前提到的複興社特務處。而特務處之所以劃歸到“軍統局”名下,主要是複興社特務處“有實無名”,雖然聽起來牛哄哄,但沒有官方身份就很尴尬,很多時候不方面抓人、殺人,于是蔣介石爲自己的黑手套披上了官衣。

當時戴笠的特務處、徐恩增的特工總部(中統前身)、鄧文儀的南昌行營調查課(蔣介石爲了圍剿蘇區而設立)是蔣介石手下的三大特務組織,堪稱三足鼎立。其中的南昌行營調查課雖然是1933年才成立,但因爲其成立初衷就是爲了配合“圍剿”蘇區紅軍,因此其實力是最強的,不但設有一室三組兩個偵察隊,而且還在華中、東南各省設有特別區站和普通組站,後來還兼並了禁煙密查組的人員和職能,因此在剿共的同時還兼具監視和偵查蔣介石下屬各部隊長官的動態,因此其發展迅速,勢力已超過戴笠的特務處。

1934年夏天,南昌行營調查課負責人鄧文儀在調查一起航空署所屬飛機失火案件的時候涉嫌受賄,鄧文儀被迫辭職。于是蔣介石任命戴笠兼任調查課課長,戴笠手下的特務勢力瞬間膨脹,同時戴笠的勢力也開始延伸到反共前線。

1935年,蔣介石正式將南昌行營調查課劃歸到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即戴笠特務處),這使得戴笠的特務處空前壯大,人員規模立刻由原本的額670人擴大到1700人多,這也是後來軍統的底氣和基礎。在此期間,戴笠帶領手下的特務處和調查課主要以反共爲主,不但捕殺共産黨組織和黨員,還對民主知名人士進行綁架、暗殺,當然除此之外他們也刺殺了不少的漢奸,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

1938年,隨著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蔣介石有感于日本的壓力,但又想繼續特務統治,因而要繼續加大特務統治的力量,于是決定將戴笠的特務處繼續擴大規模。于是在1938年3月在國民黨臨時大會上增設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這也就是後來大家常說的“中統”,徐恩增任局長,主要負責的黨務方面的特務工作。而原由陳立夫任局長的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則全部交給戴笠,主要職能側重于對外抗戰,主要任務可以概括爲四項:一是提供軍事情報,協助軍隊抗敵;二是對淪陷區進行打擊和牽制,以支持長期抗戰國策;三是制裁漢奸;四是搶運物資、檢舉奸商、查緝走私,維護後方秩序和經濟穩定。這個軍統局才是我們在影視劇中常見的“軍統”。

雖然軍統局成立,但因爲戴笠的資曆太淺,加之蔣介石深谙權謀之術,所以軍統局局長曆來都是蔣介石侍從室第一處主任兼任,而戴笠則是主持實際工作的副局長,因此直到1943年當上代理局長之前,戴笠都只是實際上的軍統第一人,而不是名義上的軍統一哥。好在賀耀祖、錢大鈞、林蔚等人雖然名義上是軍統局長,但都知道蔣介石的實際心思,而且也不願意沾染特務這樣的汙點,所以從來都不過問軍統局的實際工作,不過戴笠爲人比較靈活,對于自己的“頂頭上司”都比較尊重,經常的彙報和請示,和第一處的關系維護的很好,因此和中統的爭鬥中也頗受關照。

至此,我們熟悉的那個軍統終于正式出現在台前,成爲國民黨統治大陸期間的一只抗日利劍,同時也是反共反人民的邪惡爪牙。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