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人類首次火星取樣返回任務將由“天問三號”完成,早于美歐

科普大世界 2024-03-08 21:36:12

月球和火星都是如今世界各國太空探索的熱點,我國“天問一號”已經成功實施了火星軟著陸和祝融號火星車表面探索任務,天問二號將實施小行星取樣返回任務,而天問三號將再次把探索目標瞄向火星——實施火星表面土壤取樣返回任務。

今年3月7日,港媒《南華早報》報道稱我國正按計劃推進中國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三號”任務,並大膽推測我國“極有可能成爲第一個實現火星取樣返回的國家”,因爲美國的“火星樣品返回”(MSR)項目正面臨多項任務不得不延遲的考驗,大概率會因延期而落在中國之後。

報道中稱天問一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近日透露,中國“火星采樣返回”整體工作進展比較順利,各項工作按部就班進行,並預估天問三號“計劃在2030前後完成該任務”。

火星探測的困難程度不是月球探測可比的,因爲火星是一顆行星,距離地球非常遙遠,即便是最近的時刻,也在5,500萬公裏以上,遠大于地月之間38萬公裏的距離,而且火星和地球一樣,都圍繞太陽運行,兩者的距離時近時遠向火星發射探測器還需要等待合適的“發射窗口”。

然而在火星表面進行土壤采樣返回的時候同樣也需要“返回發射窗口”,而且火星的引力遠大于月球,將火星表面的土壤拿到火星外太空的軌道上需要極大的推力和運力,不是像月球上那樣,一個簡單上升器就可以辦到的,在火星上將物體運送到火星外的軌道上,也是需要用具備一定推力和運力的火箭才能完成的。

迄今爲止,人類還沒有實施過從火星表面土壤取樣返回的活動,這也正體現了這種任務的難度。對此孫澤洲也說:“火星采樣返回”有兩大難點需要克服:第一,采集火星表面的樣本,然後從火面起飛上升;第二,完成軌道交會和樣品轉移。

不過中國航天人從來就不怕困難,這些技術難關,基本都已經攻克,孫澤洲就表示“從當前的技術掌握程度來看,應該說技術基礎已經具備了。”而且“在系統設計上對探測器的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來看,天問三號火星取樣返回計劃于2030年前後完成應該沒有問題。

《南華早報》同時還報道了美歐等國的火星探索計劃進度,其中美國也有火星取樣返回計劃,而該計劃的提出遠早于中國,在我國天問一號發射之前,該計劃就已經提出並實施了。

其實美國如今正在火星上活動的“毅力”號火星車,其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爲了取樣返回計劃采集火星表面的岩石和土壤的,截至去年10月底,已成功在火星上采集到23個岩石樣本。

目前美國的火星取樣返回計劃是于2028年向火星發射著陸器和軌道飛行器,將已經取樣的標本送到火星大氣層外的軌道上和返回器對接,在2031年左右將樣本送回地球供科學研究。

但在過去幾個月裏,由于預算的不確定性,美國火星取樣返回(MSR)項目進程已經放緩,雖然該項目的投資已高達百100億美元,但仍然進展緩慢。

今年2月28日,NASA發布的一份審計和評估報告顯示,MSR項目用于樣本回收的著陸器(SRL)和由歐洲航天局(ESA)研制的地球返回軌道器(ERO)仍在建造階段,在2028年之前准備好發射航天器的可能性“接近于零”,這意味著它無法趕上當年的發射和2030年的返回窗口。這樣一來,它就只能再等兩年半的火星發射窗口期,到2033年去實現了。

因此報道認爲:“中國越來越有可能成爲第一個執行火星采樣返回任務的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美之外,印度和歐洲也在推進火星探測項目,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曼加裏安-2”火星探測計劃預計于2024年執行發射任務,歐洲空間局則計劃于2028年發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探測器。但這兩台探測器都是前往火星進行探測活動的,並不會取樣返回。

消息來源:《觀察者網》3月7日報道《中國火星采樣返回任務進展順利,而NASA卻落後于計劃》

印度月船4號新計劃宣布:探測器重量近8噸,需要兩發火箭配合完成

“飛的”時代到來了!這種航空器將成爲世界第一種“空中出租車”

風滾草肆虐美國西部,不少城鎮正被“淹沒”!在我國卻是一種美食

核電站要上月球了?俄稱將與中國合建月球核電站,還將打造核飛船

科學家發現已知最大雙星天體,比太陽大280億倍,已相伴30億年

22 阅读:9735
评论列表
  • 2024-03-09 12:04

    我覺得把月球基地建好,就能初步探索太陽系了[鼓掌]祖國統一和月球基地是我念念不忘的

    my god 回覆:
    跑馬圈地,,,白皮沒位置了
  • 2024-03-10 09:25

    最後人類基因變異,能適應高熱低寒的環境,而且起步能飛,直接飛往月球火星。

  • 2024-03-09 10:13

    人類首次登上月球,將是我們標志性的轉變

  • 2024-03-09 13:27

    毫無意義,並且有風險,外星物體怎麽能輕易帶回地球,這是對地球安全極不負責

    初夏雪 回覆:
    哈哈哈,你這腦回路
    南海都尉 回覆:
    你活著也亳無意義
  • 2024-03-09 11:15

    載人登陸火星返回,成爲世界第一個行星旅行的國家!!!!必將載入史冊

    浮空 回覆: 莫傑菲帆有約
    以前登月要好幾天,現在幾個小時搞定
    莫傑菲帆有約 回覆:
    估計會先完成月球基地的建設,常駐之後,才載人飛火星畢竟一個周期5.6年,人很難頂得住這麽遠距離。以後執行估計都ai機器人上了,
  • 2024-03-09 00:27

    中國沒有和它們競爭,這些都是科技發展後水到渠成的事。

  • sky 8
    2024-03-09 13:54

    火星的土壤成分和地球基本上也就是一樣的,只是成分比例可能不一樣罷了

    某某人 回覆:
    土層可以分析一段時間內的大氣變化。可研究的東西多了去
  • 2024-03-09 10:45

    可以看看火星土壤裏有沒有蛋白質殘留物,這樣就知道火星現在或者是以前是不是有生命了

  • 2024-03-09 12:23

    看看美國已經向火星發射了很多個探測器,也成功降落了很多個,有很多個火星車還在火星表面爬行。可就是不提采樣返回。等中國一宣布要去火星采樣返回,美國也立馬開始行動了,而且還是一路丟一路撿的複雜運動,整個計劃滿滿的好萊塢模式,不刺激一點都不滿意的。想想看,去火星夠艱難的了,落下去,挖一勺成功返回,地球人拿到真實的火星土,這是多大的壯舉,好萊塢顯得不夠看,非得來個一路丟一路撿。

  • 2024-03-09 15:01

    我們才是人類之光

  • 2024-03-09 15:54

    先在月球建立基地,再大步邁向火星探索,中國抖學家必將走在世界前列!

  • 2024-03-09 11:55

    馬屎顆的火箭趕緊去啊!不然火星殖民的大頭就是我們的了[得瑟]

  • 2024-03-09 08:03

    難度有點太大呀

    普通人家 回覆:
    技術上中國已經沒有問題了。
  • 加油💪偉大的祖國[點贊][點贊][點贊][鼓掌][鼓掌]

  • 2024-03-09 11:57

    贊👍🏻

  • 2024-03-09 20:28

    我要在月球上搞基建

  • 2024-03-09 15:33

  • 2024-03-09 02:05

    港媒從鐵血網抄過來的數據。

  • 2024-03-09 00:38

    不急不躁,按部就班。

  • 2024-03-08 23:08

    現在米國等著抄作業呢

  • 2024-03-09 11:49

    火星有石油嗎?或許未來人類已經用不到石油這種垃圾燃料了

  • 2024-03-09 23:30

    大概率,研究結果是“和地球成分接近”

  • 2024-03-09 11:25

    到那時,中國威脅論將達到高峰

    安安 回覆:
    你真強的時候,它們只會舔[呲牙笑]
  • 2024-03-08 23:05

    現在米國等著抄作業呢[得瑟][得瑟]

    布衣鹹魚終焉式-不歸路 回覆:
    好萊塢:你們啾我幹嘛?什麽意思?[得瑟]
  • 2024-03-09 02:21

    這篇文章對歐美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穩穩降落火星都不算技術難點了,其他國家做到這一點都非常困難,包括歐美。他們現在都落火技術,不適合返回。

科普大世界

簡介:普及科學知識,增強科學能量,擴展科學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