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造光緒元寶:家族傳承的財富與曆史的印記

老蔡聊收藏 2024-05-11 19:55:18

在湖南株洲市的一戶普通人家中,一枚曆經百年滄桑的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靜靜地躺在木匣之中。這枚看似普通的古錢幣,卻承載著豐富的曆史信息和文化價值,是劉冬林家族傳承的寶貴財富。這枚光緒元寶,顧名思義,是清朝光緒年間鑄造的貨幣。其獨特之處在于它是由黑龍江省造幣廠鑄造的,這在當時並不多見。光緒元寶作爲清代重要的貨幣之一,不僅在經濟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更是研究清代曆史、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物證。

《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的發現,否定了存世僅見黃銅樣幣,未見銀幣的說法。充分證明了著名經濟學家“千家駒”和“郭彥崗"合著的《中國貨幣史綱要》一書提出的看法。在該書裏,說光緒二十五年“黑龍江省”鑄制過銀元。另據“宋志強”和“王立新”合編的《中國古錢幣庫》一書“金銀卷”中也查到了相關內容。此書中說:“光緒十六年(1890年)將廣東反版銀幣改鑄英文在背面之版式,各省先後仿照此式鑄行本省銀幣,其中就有黑龍江省”。

此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銀幣,系黑龍江造幣廠于光緒二十六年(1900)鑄造。銀幣正面中央珠圈內镌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圈外上端镌“黑龍江省造”,下端镌幣重“庫平七錢二分”,左右兩側分镌一個長六花星。銀幣背面中央镌一個坐龍,上端镌英文“HEI LUNG KIANG PROVINCE(黑龍江省造)”,下端镌英文幣重“7 MACE AND 2 CANDAREENS(庫平七錢二分)”,左右兩側分別镌一個太陽花星。

這枚光緒元寶采用了當時先進的鑄造工藝,幣面文字清晰,圖案精美。幣面上的“光緒元寶”四字楷書端莊秀麗,筆畫流暢;背面龍紋栩栩如生,形態威猛,彰顯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庫平七錢二分”是這枚光緒元寶的重量單位,也代表了其成色和價值。在古代,貨幣的成色和重量是衡量其價值的重要標准。這枚光緒元寶的成色和重量均達到了較高的標准,體現了其珍貴性和穩定性。

這枚光緒元寶是由黑龍江省造幣廠鑄造的,這在當時的中國並不多見。黑龍江省地處邊疆,其貨幣鑄造技術和風格與內地有所不同,這也使得這枚光緒元寶在收藏市場上具有較高的獨特性和稀缺性。這枚光緒元寶是劉冬林家族傳承下來的寶物,它見證了家族的興衰榮辱和曆史的變遷。在劉冬林家族中,這枚光緒元寶被視爲家族的象征和傳承的紐帶,它承載著家族的記憶和期望,也激勵著後人爲家族的未來而努力奮鬥。

這枚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不僅是一枚珍貴的古錢幣,更是一件充滿曆史和文化內涵的藝術品。“黑龍江省”鑄造銀元的數量非常稀少,故留存至今的,就顯得極爲珍罕了,具有重大的曆史研究價值、文化藝術價值及收藏價值。它見證了清代曆史的輝煌與滄桑,也見證了劉冬林家族的傳承與發展。如今,這枚光緒元寶依然靜靜地躺在木匣之中,等待著有緣人的發現與欣賞。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給更多人,想要第一時間獲得更多精彩推文,請關注我。分享真實的收藏資訊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