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羅泰:因《鐵道衛士》走紅,離休後和妻子遠走他國,81歲離世

胖月追星記 2024-05-13 18:08:12

這世界的明星數不勝數,有的明星光芒萬丈,有的明星卻黯淡無光。

讓人感慨萬千的是,明明有些明星的演技被大衆所認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還是將他忘卻。

娛樂圈中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羅泰也是逐夢演藝圈中的一員,但他的人生要比其他人精彩許多。

他靠電影《鐵道衛士》中“馬小飛”一角走紅,一生作品雖不多,但部部實屬精品。

人們都以爲他會在演藝圈待一輩子,可離休後的羅泰卻選擇和妻子遠走他鄉,81歲于澳洲離世。

羅泰的一生都活在溫暖的家鄉,他擁有一顆炙熱的愛國之心,可在晚年卻前往他國,他這一生經曆著怎樣的變故?

而他在異國他鄉的日子裏,生活得又如何?

01

兜兜轉轉的逐夢路

羅泰出生于1924年的廈門,他原名爲陳衷。

家庭條件在當時來說很一般,父母都是平常的普通人。

雖家境一般但父母對陳衷的愛絲毫未減,他們每天勤勤懇懇地工作,只爲了供陳衷上學。

沒有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他們也同樣如此。父母只希望陳衷能平平安安的長大,成爲一個充滿理想抱負而又有知識的人。

可惜理想是美滿的,現實卻十分殘酷。雖然陳衷在學校成績優異,但總歸抵不住當時社會局勢的動蕩。

年僅十三歲的陳衷,小學畢業便不再上學,他成爲了廈門兒童救亡劇團中的一員。

這是一個愛國的兒童救亡團體,陳衷在劇社中作爲小演員出演話劇《揚子江暴風雨》,這是他首次接觸演繹事業。

首次表演陳衷便獲得了著名革命家鄧穎超的高度贊揚:“你們大家這麽小卻這麽愛國,可真是國寶啊。”

這是陳衷首次因演戲而被認可,從此他的心裏種下了一顆種子,很快這顆種子便發芽。

1939年,陳衷被安排在桂林某制造廠學習,在學習機械的時候,他時常會想起曾經那段演繹的時光。

終于,他在1941年看到了機會。杜宣、瞿白音在桂林創建了新中國劇社,當時劇社剛成立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候。

陳衷抵擋不住內心對表演藝術的熱愛,主動向上級遞了一封言辭懇切的請求信。

“我自小對演繹事業感興趣,如今社會局勢動蕩,我想在新中國劇社中奉獻出自己一絲綿薄之力,請領導批准我的假期請求,萬分懇切……”

得到上級准許的回複,陳衷懷揣著滿腔熱血地踏入了演繹的道路上。

18歲的陳衷加入了新中國劇社,爲了能登台表演,他每天只休息幾個時辰,其他時間便鑽研前輩們的演技。

“只要我能登台,讓我幹什麽都行。”

努力的小夥終被瞿白音所發現,陳衷有了上台表演的機會,即使是最基礎的跑龍套。

跑龍套的日子是無聊的,可陳衷卻樂在其中,只因他每天能實打實地學到表演經驗。

而他積累的這些表演經驗很快便被人發掘,馬上他就要正式成爲演藝圈中的一份子。

02

矢志不渝的愛情

1946年,陳衷被調往了北平演劇二隊,在此期間,他還是作爲龍套選手參演了不少話劇。

而在話劇《夜店》中,“楊七郎”這一角色給觀衆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陳衷以活靈活現地姿態,生動地將小偷“楊七郎”給演活了,在場觀衆無一不獻出熱烈的掌聲。

接下來的日子對羅泰來說是充實的,而社會上卻發生了一系列不可言喻的大事。

隨著當時社會局勢的不安穩,羅泰幾經輾轉前往了上海,在這裏他遇見了蔡楚生。

這時的蔡楚生在影視圈已經頗有名氣,斬獲的獎項更是不盡其數。

蔡楚生初見陳衷便覺得他是個有朝氣的小夥子,他將陳衷收爲弟子並爲他取名羅泰,寓意著欣欣向榮。

“我一定會混出名堂,不給師父丟人。”事實上,羅泰在後來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爲更好地進行某些工作,1948年陳衷被組織調到東北電影制片廠,在這裏他開始大展手腳。

有了蔡楚生的介紹,羅泰一到制片廠便受到了大力的推捧,接連參演了許多影視劇,例如《趙一曼》《白衣戰士》《無形的戰線》等。

《無形的戰線》劇照

可在拍戲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比如缺少化妝師,劇本需要改動。

每當這時候,總會看到羅泰的身影出現在場上。

劇組沒有化妝師,羅泰便自告奮勇替演員們化妝,劇本某些地方需要改動,羅泰就積極向工作人員提建議。

他默默地爲劇組奉獻著,而這一切全被孫忠志看在眼裏。

孫忠志比羅泰小四歲,可取得的成就卻並不低,爲不少影片都配過音,圈內人幾乎都認識這位聲音甜美的女生。

劇組中也沒人不喜歡長相清純又可愛的她,羅泰當然也不例外,孫忠志也很欣賞羅泰身上那股幹勁。

羅泰與孫忠志之間早有愛戀萌芽,只是因爲自身的懵懂而未有人說破。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人才進行了正面的對話。

那次羅泰忙完自己的事,幫其他工作人員去錄音棚取東西。就在這時,他看到一個瘦弱的女子正使足了勁搬一個大鐵箱。

羅泰二話不說上去就要幫忙,只見他雙手把箱子一提,彎了一下腰,箱子便被他甩到肩膀上。

“謝謝你啊,耽不耽誤你的事情?要不還是我來吧。”

“沒事,這種體力活交給我就好了。”

孫忠志被這個心細的男生打動了,內心的愛意止不住地蔓延。

後來,在經曆過幾次合作後,兩人順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

甜蜜的相處讓這兩位年輕男女私定了終身,並在不久後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而正值花季的男孩女孩沒想到,他們會在一個拐角,面臨著分別的酸澀。

1950年,羅泰被調到中央電影局電影劇本創作所,開始創作電影劇本,而孫忠志則是留在了制片廠。

異地戀總是讓人心裏擔憂又滿是思念,羅泰的內心放不下妻子孫忠志。

爲了抒發心中的想念之情,羅泰每月寄出三四封信分享日常。

除了想起戀愛時嘴角揚起的笑,更多時候羅泰在埋頭苦學。

在這期間,他憑借自身理解他創作出了《和平鴿》《如此多情》等作品。

就這樣,進行了三年的異地戀,羅泰又回到了東北電影制廠。

回到制片廠的這幾年,羅泰專業能力獲得了極大的提升,他既能當演員,又能爲劇本出謀劃策。

本想著多努力些,給妻子更好的生活,可沒想到1958年的一件事,讓他的心狠狠地摔到了谷底。

03

跌宕起伏的事業

“你是有問題的人,從今往後你不准再從事演繹相關的事宜。”

消息傳到羅泰的耳朵中,他的身體一陣踉跄沒站穩直接倒地,他無法接受自己不能演戲,整個人頹廢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在那些被質疑與被嘲笑的日子裏,孫忠志一直陪在羅泰身邊,給予安慰與鼓勵。

好在影響持續的時間不長,不久後,羅泰又回到了演藝圈,他在後來也通過一部戲被廣大觀衆所記住。

1960年,導演方熒准備拍一部反特影片《鐵道衛士》,可在選角的時候,“馬小飛”這個角色讓她犯難了。

因爲在當時那個年代,沒什麽人願意飾演反派,畢竟反派演得好會遭觀衆“恨”,演得不好更是要被吐槽。

就在拍攝即將開始的緊鑼密鼓的時刻,羅泰挺身而出,他對自己的演技很自信,並且也不在乎外人怎麽說。

爲了演好這個角色,羅泰連夜觀看了多部特務片,逐幀分析演員的神態、表情等一系列動作。

當影片上映後,劇組人員和觀衆都被羅泰的演技給震驚到,他的表演無比真實且生動。

影片中的“馬小飛”雖是反派,但並未像其他電影中那樣鬼鬼祟祟,相反他身穿白色襯衫搭配著翻領外套,乍一看還以爲是主角。

可他一槍擊斃自己副手時的心狠手辣,讓無數人不寒而栗。

而在“馬小飛”和“高科長”接頭時,從笑容可掬到冷峻凶相,這個瞬間變臉的演技更是引來觀衆的贊歎。

影片一經上映便受到全國人民的關注,“海外來人馬小飛”這句話更是火遍天下,而羅泰這個名字也徹徹底底被大江南北觀衆所熟知。

但羅泰與其他演員不同,有名氣之後,他很少出現在熒屏上。

“我要全面發展,不能只專注于當演員。”

羅泰的演繹事業暫停了一段時間,這段日子中妻子孫忠志一直陪伴其左右。

孫忠志陪他研究台詞、陪他鑽研劇本,羅泰也趁此機會好好沉澱了一番。

1976年,羅泰再次出現在大衆面前,這次歸來他並不只是以演員的身份,更多的則是導演、編劇。

羅泰執導了多部影片,例如《龍種》《風雲初記》,其中最爲出名的便是《小字輩》。

在《小字輩》拍攝初期,爲了讓電影更能貼近百姓生活,羅泰和工作人員深入公交車隊,與司機和乘客深入交流,記錄了一整本素材資料。

以年輕人的愛情故事,展現當時年輕人爲社會做出的貢獻,最終影片成功獲得了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影片獎。

在這之後羅泰便慢慢淡出了演藝圈,他辛辛苦苦了一輩子終于迎來了退休,用一句話來說那就是功成名就後退隱江湖。

退休後的羅泰保持著規律的作息,每天早上吃完飯就和孫忠志一起散散步,逛逛街。

不過長此以往也會有膩的時候,恰逢當時國內有移居國外的熱潮。

在當時那個年代,國內各種各樣的人都想出國見見世面,羅泰久經周圍人的熏陶,心中逐漸也浮現出這一念頭。

征得孫忠志同意後,兩人放棄國內所取得的成就,移居至澳洲享受退休生活。

羅泰和孫忠志兩人很低調,從不過多引起媒體的注意。到達澳洲後他們隱姓埋名過著低調又樸實的生活。

漸漸的,大衆對羅泰的印象越來越模糊,而羅泰和妻子兩人在他鄉享受著屬于自己的幸福。

2003年妻子孫忠志離世,羅泰傷心欲絕,在悲傷之余也患上了嚴重的老年病。

2005年有傳聞羅泰先生病逝,也有傳言2006年有人曾致電采訪他。

真相如何已經不重要了,但值得一提的是,許多觀衆仍對他有著深深的記憶,因爲他帶來的作品永垂不朽。

回顧羅泰老先生的一生,坎坷與機遇並存,生于動蕩歲月,事業即將紅火時卻遭受打擊。

即便如此,他還是憑借對自我的提升而嶄露鋒芒,最終被大衆所知曉。

“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

從羅泰的一生,我們也能看出那個時代演員身上的優秀品質:勤奮刻苦、求知欲強,會演、會寫、會編、會導。

對此,我們只想說觀衆不應該忘記他們,不應該忘記這些中國電影界的老前輩,是他們用那出神入化的演技奠定了中國電影的基礎。

人生如夢,好演員——羅泰。

0 阅读:45

胖月追星記

簡介:明星不止星光萬丈,還有鮮爲人知的心酸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