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漢靈帝冊封了三批州牧,這三個人是什麽來曆?

小活分享 2023-05-22 11:06:05

在中國的東漢末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也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時代。這一次的戰鬥,便是黃巾之亂。爲了盡快解決這個問題,漢靈皇也是急得團團轉,手足無措。

這時,一位名叫劉焉的皇族成員,向漢靈帝建議,爲了緩解目前的局勢,可以任命“州牧”,這種體制的優點,就是讓各州都有征兵的權力,讓他們有統治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平息內部矛盾。不過這種體制也有弊端,那就是會引起其他國家的叛亂。但事到如今,也沒有更好的方法,漢靈帝便下令重啓州牧制,同時公布三位州牧的職位,在這個非常時候,就連朝中的文武百官都很想知道這三人究竟是何方神聖。

這劉焉到底是何許人,怎麽會讓漢靈帝如此器重,這劉焉乃是魯恭王的後人,是漢朝皇室後裔,在朝廷中身居要職。漢靈帝在中平五年下了一道诏書,冊封劉焉爲益州牧,並封其爲侯爵,遠赴益州,平息益州叛亂。只是,劉焉剛一踏入益州,便顯露出了他的野心,他先是將自己的親信送到漢中,隨後又將皇上派來的官員盡數處死,當上益州牧之後,劉焉便開始派兵攻打益州各地不服他的官員和貴族,短短數年時間,整個益州都在劉焉的掌控之中。

但劉焉執掌益州不過數年,就病逝了,其子劉璋取而代之,本來是要趁勢奪回大權,不料劉璋以巧舌如簧之名,將其拒之門外。

而第二位州牧名爲黃琬,乃是一位有才之士,在東漢中晚期,也是一位頗有才華的官員。黃琬出身書香門第,世世代代爲官宦之家,所以她也希望能夠像先祖一樣,進入朝做官,只是一開始,她的成就並不高。幸運的是,有一天,他得到了一位大人物的青睐,被提拔爲侍郎官。

在黃巾叛亂之後,黃琬成爲了豫州牧,後來黃琬到了豫州之後,迅速平息了叛亂,並被皇上賜給了一個“關內候”的爵位。黃琬是個有才華的人,董卓看中了他的才華,將他召到朝廷做了大學士,得到了董卓的賞識,被封陽泉鄉侯,後來因爲遷移都城,惹惱了董卓,被逐出京城,最終在牢房中病逝。

第三位州爲劉虞,幽州郡主,劉虞乃是漢朝皇族後裔,進入官場後,一路平步青雲,一帆風順。後來他成爲了幽州的一員,在幽州也是赫赫有名,深得民心,可是沒過多久,他的一次失誤,就被革職了。在黃巾軍叛亂之後,他因爲深受民衆的喜愛,重新成爲了甘陵的宰相。後來,他被漢靈帝賜給了幽州的總督職位,劉虞即位之後,便以德服人,推行了許多惠民的措施,頗受民心。

幽州之中,也有不少的流浪者,劉虞采取了懷柔的策略,將這些流浪者收編進來,在劉虞的統治之下,幽州的戰亂迅速平息下來,一切都變得井井有條起來。沒過多久,幽州再次爆發大戰,大軍潰散,劉虞也被俘虜,劉虞被俘虜後,受到了極大地折磨,最終被活活折磨死在了地牢之中。從這一點來看,漢王朝的國力正在逐步衰弱,這也是漢王朝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6 阅读:2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