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行長繼承家産”事件,阻斷“近親繁殖”是關鍵|新京報快評

新京報評論5 2024-04-08 05:40:21
“子承父業”固然有曆史因素,但更要反思的是,不能讓曆史問題延續到未來。 ▲小男孩稱自己的夢想是當銀行行長繼承家産引發輿論關注。圖/社交平台視頻截圖 文 | 翛然 4月7日,針對近日大家關注的小學生填詞造句視頻,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安徽省分行新聞發言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視頻中的學生確實是該行員工的孩子,其父親是某縣支行行長,母親是某市分行機關部門副主管,孩子的爺爺、外公曾是農發行員工,均已退休多年。孩子父母目前的工作崗位符合監管要求和農發行任職回避制度規定。 此番官方回應,正面解答了公衆關心的疑問,值得肯定。比如,確認孩子父母和祖輩均屬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特意強調了孩子父母工作崗位並不違規,並解釋了該家庭在農發行工作人員數量多的原因,主要是“曆史變遷和員工聯姻形成的”。 據發言人所言,這家“子承父業”的局面固然有曆史因素,但更要反思的是,不能讓曆史問題延續到未來。 孩子一個課堂造句引發了輿論場軒然大波,甚至連帶讓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也進入公衆視野。表面上看,輿論焦點是男孩“繼承家産”的童言無忌,背後則是公衆最爲關心的階層固化,這在勞動力市場上則表現爲父母與其子女之間的職業代際流動固化問題,從而擠占了普通人的工作機會乃至上升通道。 而就業是民生之本,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與前提,更事關社會公平和機會均等。在就業形勢頗具挑戰的當下,無疑更容易觸動公衆敏感神經。因此,即便涉事人員沒有違規,也要警惕市場化較低的行業,可能存在的近親繁殖等現象。而終結這種現象,唯有依靠剛性的制度以維護就業公平。 比如,2019年原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銀行保險機構員工履職回避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銀行保險機構的管理層成員等關鍵人員本人與其配偶、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和近姻親等親屬不得在同一單位擔任雙方直接隸屬于同一管理層成員的職務或有直接上下級管理關系的職務。 此次回應,發言人也介紹,2019年農發行總行出台了嚴格的禁止准入規定,無論是校招還是社招等各類形式招聘,應聘人必須承諾在農發行沒有組織人事部門規定的近親屬,否則一律不予錄用。除行內戀愛結婚外,不允許有新的親屬關系增量發生。 但無論是禁止性規定,還是回避制度,都屬于制度層面的約束,在實際操作中,也不乏規避手段——親屬互換、交叉安排等。因此,這些紙面規定如何真正落到實處,才是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很多行業都注意到了此類問題,也都出台了相應的制度規定。此前“多地煙草局規定三代血親不得應聘”的消息曾引發廣泛關注。類似這樣的規定,一定程度上堵住了一些人憑借權力蔭澤子孫的路徑,防止新的親屬關系增量發生。 把當行長說成“繼承家産”,對于孩子而言,不易苛責。但由此引發的國企用人回避制度的探討,則具有深刻的社會價值。 撰稿 / 翛然(媒體人)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楊許麗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xjbpl2009@sina.com 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並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範,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注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後支付稿酬。
2 阅读:1007
评论列表
  • 2024-04-08 07:45

    舉報有獎最好

    用戶91xxx31 回覆:
    這是中國幾千年風俗習慣的。
  • 釋然 22
    2024-04-08 08:08

    高學曆在一些企業真的沒啥用,只是爲自己拿高工資的一個噓頭

    饅頭、 回覆:
    呵呵呵,這個笑話好
    江東一笑 回覆: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能努力的只有高學曆
  • 2024-04-08 15:08

    《新京報》你來評評。父母在銀行的子女能不能通過考聘進銀行?銀行員工間能不能結婚成爲雙職工?雙職工能不能正常競升?若是行,你就別評了,別人沒違規。若是不行,你評評該是哪裏不行?各行各業都有雙職工、都有父母子女在同一系統的,通過正常考聘爲什麽銀行就不行?[得瑟][得瑟][得瑟]

  • 2024-04-08 09:41

    一個面試,就呵呵了

  • 2024-04-08 22:07

    最後一句純屬多余,何苦自找無趣呢

  • 2024-04-08 06:53

    男孩想當行長繼承家業,農發行回應正常任職!爲何這麽多近親繁殖

  • 2024-04-08 22:48

    小學生稱想繼承家産當行長?知情人士:農發行總行經查無此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