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古至今到底有幾種兵役制度?1949年5月6日解放軍包圍上海

薩沙講史堂 2024-05-03 22:36:10

薩沙曆史上的今天。

作者:薩沙

本文章爲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中國從古至今到底有幾種兵役制度?1949年5月6日:國共內戰: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包圍上海。

1949年5月12日正式打響的上海戰役,只持續了15天。

國民政府自然知道,上海是守不住的。

雖然上海駐紮了25萬國軍,有遍布市區內外的3000個美式碉堡、4000個鋼筋水泥永備工事、一萬多野戰土木工事及兩萬多顆地雷,也是沒用。

此戰,國軍損失15萬人,戰鬥傷亡僅有1萬多人,其余13萬都是無法撤退而投降的。

進攻的42萬解放軍,傷亡了3萬4000多人。

此戰中,解放軍也好,國軍也罷,都是義務兵,也就是根據《兵役法》必須爲國參軍。

下面,我們看看中國曆史上的兵役制度。

商周兩代中國沒有真正進入封建社會,尤其商代還普遍是奴隸制,兵役制度不成熟。

商代和西周兵役制度主要是義務兵制度,沒有職業軍隊。

不過,那個時代同今天很不一樣,除了少量戍邊的軍隊以外,國家沒有常設軍隊。

一旦戰爭爆發,在家種地的青年農民就會被編入作戰部隊,在軍官指揮下戰鬥。

需要說明的是,當時是奴隸制度,奴隸數量衆多,沒有人身自由,卻沒有作戰的資格,只能跟隨軍隊做苦役罷了。

商代滅亡的牧野之戰中,商纣王命令大量奴隸參戰,是政府軍陷入窮途末路的最好體現。

不讓奴隸參戰的原因,也不複雜!

任何時代的奴隸,無論中國還是外國,他們一旦拿起武器第一個要殺的對象,就是自己的主人。

進入東周以後,中國的封建社會逐步形成,戰爭逐漸增多。

之前西周時代的戰爭,在我們看來頗爲可笑。

兩國軍隊都是臨時征召本國年輕農民成軍,各自行軍後在野外或者城下遭遇。

經過一兩次戰鬥後,失敗者要麽認慫割地賠款,要麽投降亡國。

整個西周時代,極少見大規模持續的戰爭,人民對戰爭也非常漠視,認爲事不關己。

經常是兩國軍隊在野外拼得你死我活,附近農民仍然按部就班的種地,就像沒看到一樣。

說起來也不奇怪,這是國王爭奪利益的戰爭,同老百姓有什麽關系。作爲農民來說,無論誰打贏了成爲國王,他們只要按時納稅即可。

在勞動技術落後,生産力低下的那個年代,人民是國王重要的資源,人力資源,即便戰爭期間也不會隨便殺害老百姓。

到了東周的戰國時期,一切有了較大的變化,常備軍大量出現。

由于各國征戰頻繁,臨時征召的民兵不能滿足需要,脫離生産的常備軍成爲國家必備的防禦力量。這些被征召的民兵不能在戰後回到故鄉種地,而是必須常年從軍作戰。

當然,這不是自願性質,而是國家強行讓你去打仗。

戰國後期出現了滅國戰爭,戰敗國往往會遭遇亡國滅種的可怕情況。

各國的常備軍無法應付這種規模的戰爭,必須改變。

于是,在常備軍的基礎上,各國開始全面征兵,往往使用本國所有男丁參戰。

以長平之戰爲例,秦軍出動60萬人,趙軍約50萬。

此戰失敗後,趙軍25萬人陣亡,還有20萬人被秦軍坑殺,一次性損失45萬人。

當時趙國人口爲三四百萬人,可以參戰的男人最多只有七八十萬。

這次死了45萬,等于將趙國可以參戰的男人直接殺掉了一半,導致該國元氣大傷,之後很多年也沒有恢複。

秦軍也死了20多萬人,這是重大的損失。秦國傷了元氣,無力立即進行統一戰爭,緩了整整30年。

在這個時代,爲什麽各國都征召全國男丁作戰?

主要是軍事技術太落後了,人多人少成爲戰爭勝負的關鍵。

以秦軍爲例,即便戰鬥力明顯強于趙軍,仍然要保持60萬規模才能同50萬趙軍在長平之戰厮殺2年之久,最終慘勝。

如果秦軍只有40萬人,肯定反而會被趙軍擊敗。

秦滅六國時期,秦軍連戰連勝,統一中國似乎已經毫無問題。然而,輕敵的秦軍出動20萬精銳部隊,攻打龐大的楚國,結果幾乎全軍覆沒。

最終秦國調整戰術,派出大將王翦傾全國之力,出動高達60萬大軍,經過多次苦戰才打垮楚軍。

只是,這種舉國之力稱爲義務兵的兵役制度,很快就遭到了挑戰。

這種模式的戰爭,完全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勝利者也會遭到嚴重的問題。

以秦國爲例,出動60萬大軍的結果,就是本國男丁征召了大半。這裏尚且不談軍事問題,鄉下的農業技術落後,農田産量低下,需要依靠男性壯勞力大量耕種才能保證一定收獲。

現在男人都去打仗了,老幼婦孺如何能夠大面積種地,最終導致農田荒廢,國家經濟繼續衰敗。

類似于長平之戰這樣持續2年的戰爭,秦國即便是獲勝者,經濟上也受損嚴重,中等國家更是可以直接經濟崩潰。

況且,維持60萬大軍的衣食住行談何容易,即便放在今天也是極爲困難之事。

軍糧不要說如何籌措,單單是怎麽運到前線就是很可怕的。

長平之戰最後階段,秦昭王親自到河內郡(今河南沁陽及附近地區),加封當地百姓爵位一級,並征調河內郡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集中到長平戰場,主要負責糧食運輸。

這種舉國規模的戰爭,對于本國破壞性太大,是不可取的。

況且,此時軍事技術和軍事理論都出現了很大的提升,兵力高低已經不是唯一的因素。

在秦朝滅亡後的楚漢爭霸中,戰神項羽創造了中國軍事曆史上多個奇迹,其一就是彭城之戰。

項羽使用區區3萬精銳騎兵,采用長途奔襲,突然襲擊,各個擊破的方式,一舉擊潰徐州地區的56萬漢軍,殺死其中20多萬人。

戰力上來說,劉邦擁有56萬大軍自然是占盡優勢。面對項羽一系列驚人的軍事戰略戰術,以及3萬楚軍的單兵戰鬥力優勢,漢軍卻出現兵敗如山倒的局面。

漢軍在戰鬥中僅有10多萬人被殺,逃走期間由于慌不擇路,被項羽追擊逼入睢水,淹死了10多萬人。

彭城之戰告訴我們,隨著軍事技術和軍事理論的發展,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軍隊似乎更爲有用,軍隊數量不再是唯一的勝利條件。

于是,中國的兵役制度開始悄悄改變。

漢武帝時期開始大面積募兵,也就是招募職業軍人進入部隊。

漢武帝這麽做的目的,主要是試圖編組精銳的騎兵部隊。

在面對匈奴的作戰中,漢武帝深深感到義務兵的無用。匈奴騎兵集團來去如風,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相比起來,義務兵組成的漢軍步兵集團,即便戰鬥力占優能夠擊敗匈奴騎兵,後者騎馬一炮,步兵也是無可奈何,根本追不上。相反,一旦步兵集團陷入劣勢,面對騎兵的追殺、包圍,根本無法逃走,只能坐以待斃。

然而,編組騎兵絕非是依靠臨時征召的義務兵,就可以搞定的。

不談騎兵裝備和馬匹的購買和訓練,僅僅一名騎兵想要掌握騎術、騎射技術、馬上近距離搏鬥等基本作戰技巧,至少需要2到3年完全脫産的專業訓練。

僅僅騎射一項,即便苦苦練習2到3年也未必能夠掌握。

所以,漢代逐步建立了募兵制度,建立職業軍人組成的軍隊。

三國初期,很多軍閥出自于職業軍人家庭,漢軍主力也是職業軍隊。在黃巾之亂中,這些職業軍隊往往可以對付數量幾倍甚至十倍的黃巾軍,後者這種民兵武裝根本不是對手。

只是,三國的戰爭和饑荒對國家破壞太大,導致人口急劇減少。

此時出現一個很有趣的情況,關羽敗走麥城時,手下一些軍人直接叛變投靠東吳。

爲什麽這些蜀軍要這麽做?

因爲他們根本就不是蜀軍,而是關羽水淹七軍時剛剛俘虜的曹軍,是于禁麾下的軍隊。

在我們看來,這豈不是搞笑。剛剛被俘虜的曹軍,就能當作蜀軍主力部隊使用嗎?關羽難道不怕他們關鍵時候窩裏反?

這就是關羽的無奈了。三國人口急劇減少,可以當兵的男人已經不多,只要是兵就被各個軍隊爭奪。

資料這麽寫:永壽三年(157年),東漢王朝人口統計,漢帝國有5647萬余人。而到了三國後期,《三國志》記載蜀漢僅有人口94萬余,孫吳也僅僅230萬余,而人口最多的曹魏也僅有443萬余,總數不過800萬。

人口變爲原來的七八分之一,各國自然都無法招募到最後的義務兵。

一個士兵往往先後服務多個部隊,因爲所有軍隊都缺人。

這裏想起了《愛情呼叫轉移2》中,群演蘇有朋的台詞:我先是跟著曹操打劉備,後來是跟著劉備打孫權,後來跟著誰打誰我都搞不清了!

這種情況下,新的事物誕生了,這就是世兵制:士兵之家列爲兵戶。兵戶世代出兵,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世兵制同募兵制、義務兵制是不同的。

募兵制類似于今天的合同工,一個男人簽訂合同以後,通過爲軍隊服務換取報酬。然而,這個男人當兵,同子孫是完全沒關系,只是自己的職業選擇。

義務兵制則是國家根據法律,強行征召本國男性參軍。這些男性無法拒絕,不然就是違法犯罪行爲,也不可能借此逃離當兵的命運。自然,義務兵制也不存在世襲,什麽時候有戰爭,什麽時候國家征召男人從軍,不打仗就不用征召。

世兵制就完全不同,你必須世世代代必須從軍,全家子孫後代等于賣給軍隊了。

創造初世兵制最初目的,只是爲了解決兵源不足問題。

以蜀國爲例,爲什麽有諸葛亮這種領袖人物,國家北伐多年還全部失敗?

很簡單,就是兵力不足。

作爲人口僅有90多萬的蜀國,能夠維持一支數量8萬的軍隊就非常不容易。

那麽,真的是蜀國沒有人口嗎?

並不完全是這樣。

一些人口是被當地豪強門閥隱藏起來。

那個時代,農民都要向政府交納賦稅,同時也要向地方豪強門閥家族交稅。

農民的收入有限,向政府交稅就無法向門閥交。

門閥爲了維護自己的利益,選擇利用手中的軍政權力隱藏地盤內的人口。

根據統計263年魏蜀吳三國加起來,人口只有不到800萬;然而280年晉太康元年,三國歸晉時,總人口卻忽然到了1616萬! 短短17年,即便生育率再高,人口也不可能翻倍。這顯然是因爲天下太平後,一些被豪強門閥家族隱秘的戶籍被扒拉了出來。這個時候,原蜀國的人口變成了91.2萬戶,434.4萬口,翻了整整五倍! 這說明了三國時期,蜀漢的人口隱匿情況更嚴重。

自然,除了門閥隱藏人口以外,畢竟戰爭也導致人口從5000多萬減少到1000多萬。

其實,戰爭中大部分老百姓不是被殺害的,而是死于大面積的饑荒。

出現饑荒的不僅僅是因爲水旱蝗災和瘟疫,更重要的是上面提到的,男性勞動力被征召參軍,地方農田大面積抛荒。

三國統治者痛定思痛,出台了世兵制。

世兵制的特點是,一旦家庭被列爲世兵,要求你這家世世代代必須出士兵參戰:魏蜀吳三國普遍將戶口分爲普通戶、屯田戶和軍戶3類。軍戶由軍隊或州郡管理,專爲國家服兵役,父死子繼、世代服役。軍戶嚴禁脫籍,以保證國家兵源,即爲“世兵制”。普通戶和屯田戶專門負責種田繳納田賦並服勞役。此即所謂“強者爲兵,羸者補戶”。“世兵制”制度下,軍戶世代爲國家服兵役,無法脫籍,致使軍戶社會地位不斷下降。

世兵制的好處是,無論國家人口再怎麽變動,可以保證兵源供應,因爲軍戶家庭必須出一個男丁。

同時,作戰就變爲軍戶家庭的事情,同其他老百姓無關。那邊即便是戰爭年代,其他老百姓也可以安心種地,維持國家糧食生産,不至于出現毀滅性的人口滅絕。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世兵制仍然是國家主流,只是已經開始全面崩壞。

至于爲什麽崩壞,看看花木蘭的遭遇就知道。

北魏花木蘭的家庭就是世兵制的軍戶,家裏世世代代必須爲軍人,一旦開戰就必須出男丁參戰,才會有:“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作爲北魏政權來說,國家不在乎花木蘭家誰出來參軍,但必須出一個人。

可惜花木蘭的父親年邁,弟弟是未成年人,都不適合從軍。這兩人如果強行出征,怕是還沒看到敵人就要送命。然而世兵制可不管這麽多,只要是軍戶就必須出一個男丁。

花木蘭不願意父親或者弟弟輕易送命,只能僞裝成男人從軍。

其實,花木蘭未必需要男扮女裝,北魏鮮卑族軍隊中本來就有女性軍人。這些善于騎射的鮮卑女軍人,多作爲偵察兵使用,在軍隊的地位不低。

嚴格來說,世兵制屬于四不像,強行將部分老百姓列爲軍戶,讓他們世代從軍。

軍戶的生活艱苦,種地之余還要從軍,根本就無法維持生計。

于是,政府對于軍戶有些政策上的補貼:軍戶可以不繳納賦稅,也不用做勞役,沒有戰爭時就種田。

然而,這些政策也不是白給的,一旦戰爭爆發軍戶就必須自行配備武器裝備。所以,花木蘭必須自己購買武器馬匹:“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鞯,南市買辔頭,北市買長鞭”。

這些可不是小數字,而是一筆巨款。

世兵制的問題,還有很多:

一來名爲職業軍人,平時同農民沒區別,一樣日常需要種地,根本沒什麽時間進行軍事訓練,武器裝備還要胡亂自行購買,戰鬥力差勁;

二來誰都知道打仗要死人,還是萬分艱苦的。花木蘭也說“將軍百戰死,壯士10年歸”,再厲害的軍人經過多年戰爭也會送命,即便沒有死亡也要服役多年才能回家。隨著社會發展,國內權貴大家族甚至鄉紳,可以不用服兵役,甚至底層平民也可以通過交納賦稅和服勞役沖抵兵役,只有軍戶無法脫離戰爭,很多年輕人死在戰場;

三來國家補貼越來越少。雖然軍戶享受國家補貼,隨著社會發展也會越來越少,甚至無法沖抵購買武器裝備的費用。加上軍官的貪汙和奴役,軍戶逐步窮困潦倒,甚至淪爲軍官的奴仆,社會地位很低下。

在這種情況下,軍戶即便自己不介意當兵,也不願意看到子孫後代同樣受苦送死。

于是,南北朝以後世兵制逐步崩潰,曾有幾百年時間轉爲府兵制。

府兵制可以看作是一種特殊的世兵制,本質上沒什麽區別,形式上卻有很大不同。

府兵制最大不同,在于采用均田制度。

對于軍戶來說,均田制度就是國家將一些無主土地和荒地,分配給軍戶家庭耕種。

軍戶家庭只要耕種若幹年,土地就可以歸他們所有,實際上等于是直接分配土地。

古代叫作“有土就有財”,只要有了土地就可以維持家庭的生計,加上軍戶家庭可以減免各種賦稅,又不用服徭役,經濟上有很大好轉。

南北朝後期以及隋唐時期長達數百年的府兵,往往生活富裕,社會地位較高,個人素質也不錯,身體強壯,弓馬娴熟,被認爲是社會精英力量。

家裏有錢有地位後,府兵制的軍戶男丁甚至可以長期脫産進行訓練:府兵制的訓練比較嚴格,府兵每個月的上半個月,要去軍隊接受基本軍事技術訓練,還需要站崗執勤巡邏之類。下半個月則需要進行一些軍事演習,模擬參加實戰,戰鬥力有很大提高。

自然,均田制的土地不是白給的。

府兵制對于士兵有一定的要求,絕非世兵制那種撿到籃子裏都是菜,連花木蘭這種女孩都能混進軍隊。

府兵制要求身體強壯的小夥子,還能夠承受艱苦的訓練和作戰,入伍前必須經過選拔。

總之,府兵的戰鬥力比較強,戰鬥意識更是很優秀,不再是弱雞。

然而,府兵制也不是解決了一切問題,還有2個很大的問題沒有解決,就是世代從軍和常年戰爭期間的經濟問題。

府兵一般20歲左右從軍,直到60歲才會退役。如果和平年代倒也好說,戰爭年代幾乎沒有府兵能夠完好的退伍,不是死于戰爭中,就是終身殘疾,這才被迫退出。

不是所有人都願意過這種生活,人類的本性是習慣于享受安樂平靜,而不是痛苦和死亡,很多府兵對于這種人生嚴重不滿。

另外,府兵制雖由國家統一提供主要武器以保證質量,但府兵還需要自行裝備軍資、衣裝和糧食。此外,每十人還得共同准備供運輸的馬或驢六匹,即所謂“六馱馬”,這也是很大的開銷。

如果只是偶爾打打仗,軍戶家庭還是能夠接受。如果常年陷入戰爭,這筆經濟開銷就太大了,即便得到了政府發給了土地,軍戶家庭也承受不了。

加上古代的中國是農業社會,一切權貴集團以及地方實權派都在搶奪全國土地。

軍戶們的土地也慢慢被搶走,更別說家庭人口增長導致現有土地難以維持,最終均田制度也崩潰了。

到了唐代中後期,府兵最終還是會淪落到窮困潦倒地步,出現大量逃亡現象,導致府兵制度瓦解,轉而各種制度的混合體。

宋代統治者看到府兵制的種種問題,加上國家經濟好轉,開始使用募兵制度。

上面說了,募兵制就是出錢招募自願參軍的士兵,雙方是雇傭性質。

募兵制有很多好處,最大優點是不擾民,還能對自願參軍人員進行選拔,保證軍隊兵員素質較高。

同時,募兵制還有穩定政權的好處。

宋代以前的中國是比較亂的,關鍵在于對于軍人管理的問題。

世兵制也好府兵制也罷,最大問題是有可能形成軍閥割據力量,導致國內陷入嚴重戰亂中。

北魏政權最倚重的六鎮府兵,就在524年發動叛亂,持續多年戰亂導致國家政權崩潰。

隨後的關隴集團,就是地方軍頭和政治勢力結合,盤踞一方多年,決定了多個王朝的興衰,直到黃巢之亂才隨著唐朝滅亡而被終結。

世襲的軍戶同政治勢力一旦結合,就會成爲地方軍政集團,掌握地方的實權。唐朝後期多如牛毛的藩鎮節度使,還導致五代十國時期長達70多年的混戰,就是很好的例子。

宋代采用募兵制度,就可以將軍隊主要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轄下,避免地方出現戰亂。

自然,募兵制也有很大問題,就是會出現龐大的軍費。

同時代歐洲很多大國,募兵制的軍隊只有幾千人規模。

這不是說歐洲沒有這麽多人口,而是國家無法承擔更大的軍費開銷。

以北宋爲例,禁軍平時達不到《水浒傳》中的80萬規模,至少也有三四十萬,仁宗時期確實也曾有82萬規模。

巨大的軍費負擔,幾乎壓垮了北宋。

英宗治平初年,蔡襄任三司使,曾這麽說“天下六分之物,五分養兵”。

也就是說,全國財政盈余有六分之五用來作軍費。

王铚說北宋三司一年的收入,養兵之費“常什八”,也就是國家財政十分之八用來養兵。

正宗時期同遼國簽訂澶淵之盟,由北宋每年獻給遼國白銀10萬兩、絹20萬匹,仁宗慶曆二年(1042),增爲銀20萬兩、絹30萬匹。北宋給錢給物,換取遼國不入侵!

而大臣王旦認爲這點小錢算不了什麽:“國家納契丹和好已來,河朔生靈方獲安堵。雖每歲贈遺,較于用兵之費,不及百分之一。”

也就是說,澶淵之盟每年要給遼國的錢物,還不到開戰期間軍費的百分之一。

實際上,北宋時期軍費長期占國家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一旦開戰更是高達百分之七八十。

到了北宋後期,隨著經濟逐步下滑,國家就更不堪重負。

爲了節約軍費,北宋開始減少軍人的工資待遇。

北宋初期和中期,禁軍的待遇很高:“一人充軍,數口之家得以全活”,士兵還能額外得到賞賜、裝錢等。

很多人認爲北宋軍隊戰鬥力弱,其實宋軍的戰爭勝率是很高的,無奈北方敵人過于強大,遼軍、金軍、後來蒙古大軍以及西夏甚至大理,都有很強的軍事力量。

別的不說,遼國滅亡以後的殘兵敗將逃到西域,竟然能夠創建強大的西遼國,雄踞中亞百年時間。

宋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軍隊相當精銳,只是敵人爲百萬遼軍、金軍尤其裝備大量騎兵,這才陷入劣勢。

隨著北宋後期開始削減軍費,軍人待遇急劇下降,出現了惡劣的影響。

大量精銳士兵難以維持全家生計,被迫選擇退伍離開軍隊,從事其他工作。

而願意被招募加入宋軍的人員,開始變爲社會上難以生存的遊民、流民甚至災民、難民。

而北宋出于穩定社會考慮,招募了大量這種根本不適合當兵的男性入伍,軍隊逐步成爲帶有慈善和維穩性質的組織。

到了北宋後期,禁軍的素質很差,士兵體質甚至還不如普通平民,還根本沒有戰鬥意識。

這些人參軍只是爲了混口飯吃,收入還非常微薄,根本不會有人願意拼命。

這也是正常的人性:清代1854年,反清的天地會攻打廣州,廣東巡撫葉名琛讓廣州清軍士兵抵抗。 誰知道,士兵們因長期扣發軍饷且收入微薄,早就極度不滿。他們怒罵“每月得饷九錢銀子,叫我送死嗎?”一哄而散。

要知道,當年在地主家做長工,一年也有10兩銀子左右。就算是10兩銀子,一年只能買800斤米,還不夠夫妻兩人吃。長工想要養活一家三五口人,只能用錢買小米、玉米、地瓜、土豆等粗糧爲主食,生活艱難,吃不飽肚子。

然而廣州的清軍收入還不如長工,但長工最低程度不要冒著生命危險打仗吧。讓低薪的士兵們去同強悍的天地會起義軍拼命,他們自然不願意,沒人會這麽傻。

道理也是一樣。

隨著北宋朝政腐敗,軍隊成爲腐敗的重災區。當時主要問題是,軍隊三權分立,訓練權、調動權、作戰權分開。

簡而言之,負責訓練的軍官不負責帶兵打仗,負責打仗的軍官不負責訓練。這直接導致了軍隊訓練的荒廢!

大家都知道的高俅高太尉,主要負責禁軍的訓練。

高俅不需要帶兵打仗,又有宋徽宗罩著,將軍隊訓練的好不好,對他來說根本沒有關系,只是一味爲自己謀私。

在高太尉的管理下,北宋禁軍長期不做正式訓練,只是專門找少數部隊糊弄上級,尤其是向荒唐的宋徽宗交差:高俅管理禁軍,在軍隊訓練上玩了不少花架子,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高俅主持的軍隊爭標競賽開始是“橫列四彩舟,上有諸軍百戲,如大旗、獅豹、棹刀、蠻牌、神鬼、雜劇之類。又列兩船,皆樂部”。爭標之前,先是吹吹打打,後面的爭標競賽,也要搞出“旋羅”“海眼”“交頭”等各種花樣,頗爲熱鬧。讓徽宗看了十分滿意。

在金軍入侵之前,本來很精銳的北宋禁軍戰鬥力不值一提,等同于民兵:高俅將軍營的地皮建成私宅,這還不算,而且把禁軍當作私役,不管訓練,專管爲他營私出力。如果你沒手藝,那麽只能花錢再雇工匠。有錢的,就可以免于操練;沒錢的,只能再找營生賺錢,也無法操練了。于是軍隊“紀律廢弛”“軍政不修”,成爲“人不知兵,無一可用”的無用擺設,以至當國家危急,面臨虎狼之師金軍的進攻,開封城內幾十萬的禁軍很快瓦解,其罪是難容的。

元代是蒙古人統治,又恢複了世兵制:蒙古統治者將全國居民分成若幹戶別,其中軍戶是職業軍人,世代相襲,沒有朝廷給予的“還爲民戶”的命令,不得脫離軍籍。

這對于蒙古人來說沒什麽稀奇,他們本來就是軍民不分,部落男性成員一輩子都要打仗。

對于蒙古人來說,募兵是不可思議的,他們也無法承受巨大的軍費,還是世兵制比較靠譜。

在蒙古人看來,世兵制不需要花費國家什麽軍費,只需要將土地分配給軍戶,讓他們自行種地即可。

上面也說了,世兵制的缺點很多,時間長了就很容易崩壞。

到了元代末年,曾經精銳的蒙古鐵騎已經腐化的不成樣子。很多蒙古軍戶家的男人,連馬都不會騎了,弓箭也拉不開。蒙古軍隊作戰主力,也轉而變爲漢族或者其他少數民族軍人!

元代蒙古大汗忽必烈麾下,曾經有一支骁勇善戰的阿速軍。他們卷發碧眼,中國人稱他們“碧眼回回”或“綠睛回回”,在當時是色目諸族之一。阿速軍戰鬥力非常強悍,立下無數戰功,敵人聞風喪膽。在元朝的大都的禁衛親軍中,就有3萬多阿速人。

然而世兵制的阿速軍到了元代末期,已經極爲腐化。軍官和士兵久不作戰,不會打仗,也不願意打仗。他們享受著政府的優待,平時不做軍事訓練,只是吃喝玩樂搞女人。

雖然數量增加了很多倍,阿速軍戰鬥力卻變得非常弱。

在面對反元的紅巾軍時,雙方列好陣型還沒交戰,阿速軍就被對方的凶悍嚇破了膽。

阿速軍的軍官首先騎馬逃走,士兵也蜂擁潰逃,根本就不敢正面交手。

阿速軍雖然不能打仗,卻非常能夠殘害平民。阿速軍潰逃經過的區域,對漢人和其他民族拼命燒殺奸淫,肆意搶劫,形同盜賊。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認爲傳統的世兵制不可取,也是元朝滅亡的重要原因!從軍事角度,宋代的募兵制度最爲合理,但很容易拖垮國家經濟,導致募兵制度崩潰。

朱元璋考慮良久,最終將世兵制進行局部改革,推出了衛所制度。

衛所分別駐紮在各地,沿用世兵制的特點,也就是平時種地,戰時作戰,士兵是世襲的軍戶,每戶需要派一個壯丁進入衛所從軍。

衛所制最大的改革是,不是所有的士兵都是去打仗的,一部分士兵需要進行屯田。

士兵通過屯田的糧食收入養活自己部分戰友,從而大大減少政府的開銷,也不會給自己的家庭增加較多經濟負擔。

表面上解決了軍隊的經濟問題,實際上這種制度也有缺陷,就是需要大量的土地。

在明代初期,這倒不是什麽問題。

元代中國人口一度高達9000萬,然而明朝初期由于常年戰亂,人口只剩下5000萬,減少了一半,導致大量土地限制,朱元璋可以輕易劃歸給軍戶。

明代對于衛所的管理較爲嚴格,改變了府兵制造成藩鎮割據的隱患。

衛有軍隊5600人,其下依序有千戶所、百戶所、總旗及小旗各單位,各衛所都隸屬于五軍都督府,亦隸屬于兵部,有事從征調發,無事則還歸衛所。

衛所在明代的初期和中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維持了明朝相對于周邊各國的軍事優勢。

尤其重要的是,衛所平時部署在全國軍事要地,也兼任地方治安工作,可以保境安民。

到了明朝後期以後,衛所開始全面崩壞。

道理同之前一樣,衛所的田地開始被侵占,導致軍人生活困難。

隨著軍戶的生活水平和社會地位下降,軍隊的訓練和戰鬥力也自然飛速下降,甚至出現了大量士兵逃亡情況。

軍戶出的壯丁嚴格來說已經不是軍人,而是負責爲國家種地的屯墾兵,以及軍官的私人奴仆,戰鬥力降到低點。

明代後期倭寇肆虐開始,皇帝意識到衛所制度已經不行了,支持戚繼光等將軍在地方采用募兵制,建立了戰鬥力強悍的多支軍隊。

由此,募兵制逐步成爲明朝軍事支柱。

到了明朝末年,衛所制度基本完全崩潰,明軍有戰鬥力的部隊基本都是募兵,募兵總數超過軍隊人數的一半。

募兵制度大大提高了明軍戰鬥力,戚繼光的戚家軍剿滅倭寇,李如松的遼東鐵騎大敗入侵朝鮮的日軍,袁崇煥的關甯鐵騎獨立對付滿清騎兵。

隨著明朝接近于滅亡,財政收入開始嚴重赤字,導致了募兵制度再次崩潰。

和衛所的士兵不同,明軍募兵不僅僅要發軍饷,還要發安家費、傷殘金和撫恤金,是一筆很大的數字。

崇祯皇帝一生,最不願意聽到的就是“三饷”兩個字。

“三饷”就是明朝末年的遼饷、剿饷、練饷三項賦稅的合稱,是募兵的軍饷支出。

對付滿清的遼東明軍的遼饷,數字就極爲驚人。

崇祯四年1631年爲了支付巨額遼饷,崇祯被迫下令加稅,包括農業稅、關稅、鹽稅等,一共湊齊700多萬兩銀子。

這是什麽概念?崇祯元年財政收入是326萬兩白銀,注意這是財政收入,不是財政盈余。

即便當年的軍情不算緊急,遼東軍饷就有327萬兩之巨。

這很多嗎?不算多。

遼東明軍士兵每月軍饷2到3兩銀子,只能勉強維持一家生計。

遼東滿清軍隊兵力衆多,戰鬥力很強,明軍必須保持很大規模。

《明季北略》記載,僅僅熊廷弼經略遼東的一年多時間裏,“募兵計十三萬”,饷銀“二百三十一萬余兩”,軍糧“米豆用一百余萬石”,還有“各色軍器,除疏請內庫咨取各邊不計外,打造過大炮重二百斤已上者以數百計,百斤六八十斤者以數百計,百子炮以千計,三眼統鳥統以七千余計,其余盔甲、胸包、臂手、甲梁、戰車、槍刀、弓箭,以及鋼輪、火人、火馬、火罐、釘獗、牌楯等項,皆以數千萬計”,明朝在遼東戰場一年合計各項費用超過白銀六百萬兩以上。

僅僅招募的13萬士兵,就算全部都按照士兵標准發軍饷,每人每年二三十兩銀子,總數就高達二三百萬兩之多。

明軍不能不維持很大規模!

以松錦戰役爲例,洪承疇出動的明軍有13萬,而清軍高達11萬。表面上清軍數量較少,但都是常年作戰的老兵,戰鬥力大大強于明軍。換句話說,明軍想要戰鬥力占優勢,恐怕要出動20萬兵力,可惜現有軍費連13萬人軍饷都無法維持。

資料上寫的很好:有資料顯示,自萬曆四十六年到天啓七年,約十年時間裏,明朝在遼東戰場一共花費軍費白銀6千萬兩。這是一個什麽概念?明朝全盛時期,每年國庫收入不過2千萬兩銀子。明朝後期由于連年戰亂,天災人禍,實際收入經常不足400萬兩白銀。

可以說,僅僅遼東一地明清戰事,就已讓大明朝傾家蕩産力不能支。按常理而言,明朝的軍費投入如此之大,明朝士兵們的待遇應該很好才對,至少應該衣食無憂。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明朝絕大部分基層士兵衣不蔽體,破衣爛衫,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此輩經年戍守,身無挂體之裳,日鮮一餐之飽”。

爲什麽會這樣?

主要是軍費不能都用于發軍饷,還要修建防禦工事,購買大量武器、辎重,這些都是非常花錢的。明軍爲了低效清軍騎兵的野戰優勢,修建了大小數百座軍事防禦工事,這筆開銷就是天文數字。至于購買武器方面,單單鑄造紅夷大炮的費用也是極高。

面對總兵力20多萬的滿清軍隊,明軍只能不惜代價擴大軍隊規模,遼東明軍始終維持十多萬規模,尤其松錦戰役前也有18萬。這麽算起來,每年軍饷就要300萬兩,最終導致國家財政崩潰。

滿清統治初期采用世兵制,16歲以上八旗子弟都要參軍,是世襲軍人,國家撥款養活他們,不需要參加勞動。

八旗兵很快就腐化了,在康熙時代已經難以有效作戰。無奈之下,滿清只能依賴由漢人組成的綠營兵。

綠營規模高達60萬,是一種募兵和世兵制的混合體。部分綠營兵同八旗兵一樣,是脫離生産,世代作戰的職業軍人,國家發給錢糧,部分綠營兵是臨時招募補充而來。

到了乾隆時期,綠營兵也腐敗不堪,無法作戰。

到了道光、鹹豐,綠營兵實則轉變爲一支駐紮在地方的保安性質隊伍,主要負責維持地方治安,對付小股匪盜。別說對付洋人,曾經有七個太平軍士兵沖散了2000綠營兵的火炮陣地。

八旗兵和綠營兵都不能作戰,爲了對付太平軍就只能依賴類似于戚家軍的民團鄉勇這些募兵。

曾國藩的湘軍也好,李鴻章的淮軍也罷,都是地地道道的募兵,政府花錢從地方上招募而來。

依靠這些募兵,清朝打垮了迅速腐敗的太平天國,消滅了北方流竄的撚軍,西北回教叛亂,擊敗盤踞新疆的阿古伯。

僅此而已了,時代不同了。封建性質的募兵,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戰爭。

在甲午戰爭中,淮軍也好,湘軍也罷,被日軍打的一敗塗地。

事實證明,地方封建性質的募兵,無法利用國家的財力進行武裝和現代化訓練,是無法同先進國家軍隊對抗的。

甲午戰爭以後,滿清開始醒悟了,以國家形式進行募兵,編組了10萬規模的武衛新軍。只是武衛軍生不逢時,剛剛建立就遭遇了八國聯軍,被迅速打垮。

清朝滅亡之前又讓袁世凱完全按照西洋模式,編組了六個師的北洋新軍,全國各地也有少數新式陸軍被建立。

讓滿清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些有著新思想的軍隊士兵根本不會服從他們的命令,成爲辛亥革命的主力軍,終于推翻了三年前的封建專制。

隨後的民國時期,中國無非就是募兵制和義務兵制。

募兵制也就是國家或者軍閥花錢招募士兵,本質上同當年的湘軍、淮軍沒區別,士兵拿錢打仗。

抗戰爆發以後,爲了對抗強大的日寇,國民政府采用了義務兵制度,也就是通過法律征召本國適齡男性加入軍隊。這些男性公民都有義務參軍,不然就是叛國行爲。

國軍由此從戰前不到200萬規模,長期維持400萬規模(戰時還傷亡了360萬軍人),最終獲得了抗戰勝利。

由此,中國兵役制度出現根本性改變。

義務兵制最大的特點就是,一旦戰爭結束絕大部分士兵就會複員成爲普通老百姓,和平時期也不會大規模征兵。

新中國建立以後,一直采用征兵制,維持著龐大的解放軍規模,頂峰時期高達550萬人。

最近這四五十年,世界軍事技術和理論出現非常大的變化。

隨著各種高科技武器的使用,人海戰術已經過時了。沒有受到過嚴格訓練,只會使用簡單武器的大量步兵,用處相當有限。

從80年代開始,世界各國都開始以募兵制爲主,招募素質高,經驗豐富,能力強的職業軍人。

國外的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已經完全實現了募兵制,不再招募義務兵。

解放軍目前的職業軍人也很多,未來也會成爲一支也募兵爲主的職業化軍隊。

最後,我們回顧一下中國曆史上各種兵役制度的優缺點。

義務兵制度

義務兵制度,優點是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軍隊規模,可以在極短時間編組數十萬乃至百萬大軍,適合長期處于和平時期卻偶爾會打仗的時代。義務兵的數量很多,非常適合全面戰爭、大規模戰爭,以數量壓倒敵人質量的優勢。義務兵平時就是老百姓,戰時才會臨時征召,只需要維持基本吃喝拉撒,不用給巨額軍饷,不會大量消耗國家日常財政。

缺點是義務兵的素質較差,戰鬥力很弱,戰鬥意識也不強,是臨時訓練編組的老百姓。這樣的軍隊必須經過嚴格的戰前強化訓練,上戰場後才能夠對抗強敵。但是,大量使用義務兵往往是敵人大舉入侵的時代,義務兵根本沒有時間進行全面訓練。

很多時候,義務兵只能草草訓練後就被送到戰場,形同去送死,碰不了強敵。面對強大敵人,即便義務兵組成的軍隊打贏,往往也是慘勝,己方會傷亡慘重。同時,國家大量招募義務兵,實際上是強迫普通老百姓去打仗,後者大多不是自願參軍,會引起人民的普遍不滿,動搖國家統治基礎。到了戰爭緊張時期,義務兵制度基本都會演變爲抓壯丁。

朝鮮戰爭時期,由于前線南韓軍隊損失慘重,急需要補充兵員。當時南韓老百姓又在紛紛向南逃亡,政府根本無法通過以往手段挨家挨戶征兵。南韓政府被逼急了,直接出動軍隊包圍火車站、輪船碼頭甚至熱鬧的集市,將所有適齡男丁強行抓走當兵。于是,頗有些兄弟、父子一同被抓入伍的,大家可以看看電影《太極旗飄揚》。這樣的征兵手段,必然引起老百姓的痛恨,軍隊士氣也會降到最低,國家離崩潰也就不遠了。

世兵制度

世兵制度的優點是保證國家始終都有一支可以使用的軍隊,還不會影響到其他的平民。打仗變爲軍戶家庭的事情,其他老百姓無須關注,國家的統治較爲穩定。軍戶是世襲制,除了可以保證穩定的兵源供應以外,還可以對這些軍戶男丁進行長期的軍事訓練,提高他們的戰鬥力。

有一些時代,世兵制的男丁是半脫産甚至全脫産的,每年都有大量時間從事軍事訓練和演習,戰鬥力很強。

除了世兵制的軍隊戰鬥力有優勢以外,最重要的是他們不需要花費國家的大筆軍費!無論是均田制還是軍屯制,還是大量減免軍戶家庭的日常賦稅、勞役,政府都是立足于讓軍戶家庭的自給自足,不用拿出大量軍費養兵。軍戶家庭甚至需要自備武器、馬匹和糧草,不用政府花費一個錢。這樣以來,國家雖然有一支強大的作戰軍隊,卻不需要拿出大量財政用于軍事用途,似乎是兩全其美的手段。

缺點是隨著提供給軍戶福利的必然降低,軍戶家庭會不願意世代打仗。人類的天性雖然是互相厮殺,但沒有人會願意長期經受殘酷的戰爭。想要軍戶家庭世世代代都出男丁打仗,每個男丁往往還要打仗幾十年直到自己戰死,就需要國家給于豐厚的福利待遇。一旦福利待遇不夠豐厚,軍戶家庭就會感到這樣去送命不值得,開始抗拒世兵制。

一般這個制度執行幾十年以後,就會出現國家或者權貴占用、減少軍戶家庭福利的情況。隨著軍人福利的消失,尤其是軍戶家庭生活艱難、社會地位快速降低,軍隊戰鬥力會飛速下降,出現軍戶男丁大量逃亡的情況,更別說什麽認真訓練、認真演習、認真維持軍隊的戰鬥力。

另外,世兵制還有個大問題,就是會形成盤踞一方的世襲軍人集團。這些軍人集團一旦能夠操縱地方行政,就很有可能形成割據的軍閥,成爲國內最大的內部敵人,形成永無休止的內戰。

募兵制度

募兵制度的優點很明確,可以通過招募士兵長期訓練和服役,保持一支戰鬥力最好的專業化部隊。

尤其是技術含量很高的古代騎兵、弓箭手、重裝步兵等,除了采用募兵制度以外基本是玩不轉的。

募兵制度的士兵除了戰鬥力較高以外,戰鬥意識也比較強。募兵是自願參軍,而非強迫老百姓入伍,當然相對有著旺盛的鬥志。

募兵有利于國家社會的穩定,不需要波及普通的老百姓,打仗由自願參戰的公民負責,人民只要依法納稅即可。這就不會出現《石壕吏》中,政府挨家挨戶抓捕平民男丁,甚至連老婦人也被抓到軍隊的情況。《石壕吏》這種狀況持續一段時間,不用外敵來打,老百姓就會自覺反抗朝廷,天下也就徹底大亂。

至于募兵來說,比世兵要好得多。募兵僅僅是自己一代參軍,不需要子孫後代都要去作戰。很多募兵選擇犧牲自己“在邊疆一刀一槍換取封妻蔭子”,讓妻兒甚至子孫有較好的生活和前途。畢竟募兵即便戰死了,政府也會給家屬提供豐厚的撫恤金。

募兵制度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需要花費巨額軍費。

日常和平時期,募兵軍隊不需要很大規模,政府也許還能拿的出軍費。一旦全面開戰,國家就不得不大量招募士兵參戰,軍費會猛增到壓垮經濟的地步。募兵主要是爲了錢作戰,或許可以忍受短期拖欠軍費,長期沒錢是無法接受的。

所以,對于經濟不太好的朝廷來說,募兵制度就是飲鸩止渴。一旦使用募兵就要猛砸錢,不砸就會導致前功盡棄。一旦國家陷入長期戰爭,這個砸錢就是砸在無底洞中,往往敵人還沒被消滅,國家財政就崩潰了。以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的12年戰爭爲例,使用數量不算多的湘軍、淮軍等募兵部隊,一共花費至少4.5億兩白銀。而戰爭爆發前,滿清政府每年財政收入只有3000萬兩,財政盈余不過二三百萬兩。換句話說,打垮太平天國的軍費,需要清政府使用15到20年的財政盈余。

除了影響經濟以外,募兵制度導致軍隊規模無法太大。明代遼東10多萬募兵,可以說就是古代最大規模的募兵集團,就這個集團軍費開銷也大的驚人。

一旦遭遇數量衆多且戰鬥力強悍的敵人,比如二十萬八旗兵、百萬遼軍、金軍、蒙古大軍,依靠數量較少的漢人募兵集團未必能夠對付。

另外,募兵制度一旦出現日常軍費不足,卻又要壯聲勢維持大規模軍隊,就會出現軍隊戰鬥力的急劇降低。

民國軍閥部隊基本都是募兵,很多軍閥只給很少的軍費,雇傭一些士兵來裝樣子。這些形同家丁一樣的募兵遇到強悍敵人,根本就不可能拼死作戰,基本都是一哄而散。

可以看出,三種兵役制度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在于如何運用。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1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