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種茶”三年可賺上百萬?內江偵破“虛擬種植”網絡傳銷案

李旭團隊 2024-04-17 10:05:47

借助互聯網科技的發展,傳銷組織手法也不斷翻新,更具有隱蔽性和迷惑性,群衆稍不注意就會落入傳銷組織事先策劃好的陷阱。近日,內江市公安局市中區分局經偵大隊成功打掉一個披著互聯網外衣,以購買虛擬物品和發展下線會員爲盈利模式的傳銷組織。

手機“種茶” 三年可賺上百萬

市中區警方在走訪中發現,市中區新華路圓夢食品經營部有很多老年人聚集開會,經深入了解,警方發現,該經營部老板呂某以此爲據點,不斷向群衆推廣“圓夢茶海”APP,發展下線會員,這引起了警方高度警覺。

經過警方初步調查,想成爲“圓夢茶海”會員需先繳納168元購買該平台線下門店的一款白酒,然後掃描“圓夢茶海”APP二維碼進行下載,才能獲得在該APP虛擬種植茶樹的資格。獲得資格後,會員還要以168元3塊、1680元6塊、8400元12塊、16800元20塊的價格選擇購買虛擬土地,根據購買地塊的不同而獲得農戶、場主、莊主、産業園四種虛擬身份。

購買“土地”後,想要在平台種植茶樹發家致富還需要選擇購買平台提供的虛擬茶樹,分別爲毛尖茶樹、遵義紅茶樹、翠芽茶樹、古茶樹,對應的價格爲1680元、8400元、16800元、84000元每棵。

會員收益主要分爲兩種:一是“靜態收益”,爲“種植茶樹”收獲茶葉獲得的收益,會員可把收獲的“茶葉”向平台轉賣,獲得積分,積分可兌換成錢或繼續在平台內“擴大生産”;二是“動態收益”,主要是發展會員分紅和分到“服務紅包”獲取的收益。平台會員發展第一層會員可獲得10%的分紅,發展到第二層可獲得4%的分紅,再往下就可以獲得“服務紅包”收益,而“服務紅包”是由“夢圓茶海”APP的系統規則派發。

據平台宣傳,加入“圓夢茶海”一年可回本,三年可賺取上百萬。平台則主要通過會員的門檻費、虛擬種茶投資和會員提現手續費等獲利。

“二叉樹”模式 騙取會員信任

據警方介紹,“圓夢茶海”的傳銷模式非常具有迷惑性,除了升級傳統傳銷的金字塔模式,把它變爲“二叉樹”模式,讓群衆分辨不清和逃脫警方打擊外,還通過租賃線下實體、開通國學講座、老總現身說法等多種方式蠱惑人心。

該傳銷組織的最高層也是主要組織策劃人徐某某最開始做的是傳統金字塔式傳銷模式,後夥同技術人員高某開發了“圓夢茶海”APP,設置了平台虛擬種茶樹和商城功能,並以獎勵模式激勵會員不斷發展下線,進行裂變,獲取巨額利潤。

高某交代,“二叉樹”模式是每個層級有兩個團隊長,他們發展的下線會員會被分爲大區和小區,團隊長只能對小區進行抽成,大區的收益歸公司也就是該傳銷組織的最高層所有,這樣的組織架構看上去和金字塔傳銷模式有很大不同,具有隱蔽性,也可以保證平台一直能從源源不斷地發展會員中獲利。

除了模式創新,徐某某還在公司內部建立了完整的組織架構,培養起核心管理團隊,並自稱爲發展委員會,建立了總負責人、財務、商學院長、茶廠接待等分工體系。

鍾某,發展委員會核心成員,貴州茶廠接待。除了平時發展會員外,鍾某還有個工作就是帶領會員參觀公司茶山。據警方介紹,爲了讓公司看起來實力雄厚,徐某某先後去貴州萬畝茶園租了幾片山、茶葉廠等實體,每年組織會員參觀;購買酒店,每三個月組織會員集中培訓,向會員開設成功學、國學經典、哲學等課程,樹立自己博學多才的人設。其間,讓部分“成功”會員現身說法,分享發家致富的秘笈。一系列操作下來,大部分會員都認爲“圓夢茶海”這份事業真的可以幫自己圓夢。

“開始的時候覺得這個和傳銷不同,又能掙錢,幾年就可以賺到幾十萬買房買車,我們都是四五十歲的人,沒有什麽文化,覺得這是個好機會。”一個會員在庭審中說道。

異地突襲 公司“上市”前被一鍋端

案件發生後,內江市中區公安分局第一時間成立專案組,全力搜集線索,勢必偵破該案。2023年7月29日,中區公安赴泸州龍馬潭區、河南南陽市進行統一收網行動。警方破門而入,在泸州該公司酒店內,把正在給會員授課的徐某某控制住,此時他正在給會員宣傳公司發展前景,表示公司即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要大家購買公司原始股,實現財富自由。後經審問,徐某某交代,所謂上市其實是場新的騙局。

因爲“圓夢茶海”APP的盈利模式隨著會員提現的增多和發展下線的飽和已經難以爲繼,這場擊鼓傳花的龐氏騙局隨時土崩瓦解,所以他又想出了通過售賣公司“原始股”盈利的新玩法。

專案組組長劉彧表示,此案的取證是最艱難的,很多人對新型傳銷沒有全面的認識,不認爲自己在從事傳銷活動,反而認爲自己的行爲是一種投資。爲了取得盡可能多的證據,專案組在泸州、貴州前後跑了幾十次,詢問了幾百人,時間跨度近兩年。這些人中大部分其實都沒有賺到錢,他們在平台賣茶葉和發展會員獲得虛擬積分後,會出于一種“賭徒心理”,不會馬上向平台兌換真金白銀,而是繼續在平台購買虛擬土地、茶樹等用于擴大再生産,越陷越深。其中有個面店老板,把自己一輩子的積蓄二十萬全部搭進去了,血本無歸。

截止2022年7月28日,該平台累計注冊會員7.6萬余人,該案主犯徐某某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內江市中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六十萬元;其他人員分別被判處三到四年有期徒刑。

警方提醒

新型傳銷隱蔽性強,群衆應提高認識,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凡是涉及高科技産業投資項目,多向警方咨詢;傳銷不管怎麽變異,發展會員拉人頭不會變,遇到了要當心;凡是許諾高額回報,要特別謹慎;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參與傳銷是一種違法行爲,投入的資金不受法律保護,一律沒收不予返還;情節嚴重涉嫌犯罪的,公安機關將堅決予以依法嚴厲打擊。

[此文來源:四川政法聲音、內江市委政法委,版權說明:以上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並不代表本平台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

0 阅读:0

李旭團隊

簡介:民間知名人士創辦,旨在宣傳、預防、曝光各類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