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祖師警告孫悟空不要泄露師承,爲何猴子不聽?如來:他回去過

一鍋粥品名著 2024-03-27 09:09:27

《西遊記》博大精深,裏面很多細節都值得回味,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菩提祖師曾經嚴厲警告過孫悟空不要泄露師承,可是孫悟空貌似沒聽,並且在多個場合泄露過,孫悟空爲什麽要這樣做呢?下面就來回顧下這個話題。

孫悟空

奇葩的師徒相信大家也看過孫悟空學藝的場景,不知道大家覺不覺得這對師徒非常奇怪。不可否認,孫悟空能有日後的成就,祖師功不可沒,他教授給孫悟空的本領是相當多。什麽大品天仙訣,地煞七十二變,護身法,避水訣避火訣,醫術,分身法,身外身法,筋鬥雲等等等等。看起來祖師的確是很用心的在教猴子。

然而祖師的有些做法卻讓人很難理解,譬如從做人的角度,祖師並沒有給猴子多大的幫助,通過對比拜師前後,可以說孫悟空還被帶壞了。原著中孫悟空未拜師前曾經說過這麽一句話:

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

而學藝之後的猴子是什麽樣子,大家一回憶想必就有答案,那就是一點氣都不能受,受點委屈就當場反抗,大鬧,也正是因爲有這樣的性格,才會闖龍宮,踏地府,大鬧天宮。另外從菩提祖師教授的這些技能來分析,真正有極大的殺傷性破壞性的技能或者神通幾乎沒有,他所學的那些基本上就是打聽消息,跑路,護身方面的。而孫悟空唯一能夠對外界造成破壞,而且威力強大的其實是金箍棒,而金箍棒跟菩提祖師是一點關系沒有,那是太上老君親手打造的。

可能大家並沒有注意過金箍棒對孫悟空的作用,原著中有這樣一個橋段有助于大家的理解,孫悟空的金箍棒被青牛精收走,他無奈之下上天庭搬救兵,以往猴子去天庭都是咋咋呼呼的,可唯獨這一次他謹小慎微,跟受氣的小媳婦一樣,就連四大天師之一的葛仙翁都看出不正常,于是他們之間有這樣一番對話:

旁有葛仙翁笑道:“猴子是何前倨後恭?”行者道:“不敢不敢!不是甚前倨後恭,老孫于今是沒棒弄了。”

葛仙翁

可見金箍棒在猴子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它才是猴子最依仗的神兵利器。然而最不能理解的還是菩提祖師的臨別贈言:

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麽惹禍行凶,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狲剝皮锉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這段話從師傅嘴裏說出來其實是很別扭的,想必大家也跟過師傅,或者在小說電視劇中也見過師徒離別的場景,那原有的場景本應該是這樣的,師傅對愛徒說到:日後,如果有人欺負你,你要報出師傅的名號,如果對方還是不依不饒,記得來找師傅,師傅一定會爲你撐腰。

反觀菩提祖師,教會孫悟空之後,就立馬讓他歸去,並且還劃分界限,很顯然他有未蔔先知的能力,如果惹不起天庭他完全可以不教孫悟空,爲何教了反而說這樣無情的話呢?因此我覺得他們師徒二人的關系比較奇葩。

菩提祖師

多次泄露師承   那麽孫悟空聽沒聽菩提祖師的教誨呢?前期可以說聽了,但是後期就越來越不當回事了。最開始的時候如來曾經問孫悟空的師承,猴子故意漏掉,將祖師的話記在心頭,可是後來就越來越不聽了。

根據原著孫悟空有兩次主動泄露師承,一次是面對駝羅莊的一個老者暴露了他的過去,他原話是這樣的:

我祖居東勝大神洲,花果山前自幼修。身拜靈台方寸祖,學成武藝甚全周。也能攪海降龍母,善會擔山趕日頭;縛怪擒魔稱第一,移星換鬥鬼神愁。

靈台方寸祖這已經很明顯了,如果拿到現在來說,就是把菩提祖師的門牌號都告訴這個老者了。還有一次是黑熊精,猴子這樣說道:

行者笑道:“我兒子,你站穩著,仔細聽了!我:自小神通手段高,隨風變化逞英豪。養性修真熬日月,跳出輪回把命逃。一點誠心曾訪道,靈台山上采藥苗。那山有個老仙長,壽年十萬八千高。老孫拜他爲師父,指我長生路一條。他說身內有丹藥,外邊采取枉徒勞。

顯然這兩次猴子飄了,毫不掩飾的暴露了菩提祖師,將祖師的叮囑抛諸腦後,這是爲什麽呢?

爲何敢泄露師承那麽爲什麽他敢這麽做呢?第一個原因其實文章的開頭部分已經講述了,孫悟空與菩提祖師的這對師徒關系太過奇葩。如果深層次的考慮,那就是菩提祖師教授孫悟空的目的其實非常明顯,那就是爲取經用的。他教授的技能對于與人爭鬥其實並不占優勢,但是對于取經來說簡直可以說是量身定制。

鬧天宮

之外的文章解讀過,孫悟空的大鬧天宮其實是人家故意放水,以猴子的本領實在是難以做到,就說一個簡單的點,哪些天兵天將從來沒有用過法寶,而取經路上隨便一個法寶就讓孫悟空一籌莫展。例如大鬧天宮時老君的金剛镯只是當石頭來砸猴子,可是後期人家青牛精的金剛镯直接將金箍棒收走,你能說老君還不如他的坐騎青牛精對金剛镯熟悉嗎?類似的例子大家可以自己尋找,這裏不再贅述。

再一個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那麽多年,祖師明明知道猴子的處境,卻沒有來搭救 ,甚至他有十代弟子,可以說都是猴子的師兄弟,然而一個救猴子的都沒有。如果你是孫悟空,你會不會感到心涼?

第二個原因,就是孫悟空極有可能知道了菩提祖師的真實身份,還記得方寸山的樵夫如何稱呼祖師嗎?原話是:

樵夫道:“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裏遠近,即是他家了。”

須菩提

注意菩提祖師的全名爲須菩提,而大家可以檢索下,須菩提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解空第一,而佛陀正是如來佛祖,因此菩提祖師其實應該是如來的徒弟,這樣就理解了爲什麽祖師給猴子起名的時候爲悟空,悟字輩,而唐僧的幾個徒弟也是悟字輩,唐僧是金蟬子投胎轉世,而金蟬子是如來的二弟子,可見菩提祖師其實與唐僧是一個輩分,都是如來的徒弟。至于樣貌神通都是可以變化的,因此我認爲是須菩提領了如來的法旨來教授猴子,目的就是讓他日後取經。

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五百年,想必已經窺破了菩提的真實身份,因此他對祖師就不再像以前那樣尊敬了。第三個原因,就是猴子本身的性格問題了,說實話他的性格就有點飄,喜歡吹牛,最明顯的一個例子,他的火眼金睛,按照原著來說,那就是一種眼病,可是他對外聲稱能辨別妖邪,用一句話來描述猴子的這種心理就是死鴨子嘴硬。後期咱們也看到猴子多次分辨真僞失敗,甚至差點還讓唐僧送了命,之前的文章詳細記述過,這裏就不贅述了。感興趣的可以翻看以前寫的。

小結其實孫悟空是一個感恩的人,從他對待唐僧的態度就可以知道,唐僧罵他千萬遍,甚至還用緊箍咒咒他,可是他始終把唐僧當初戀。同樣的他雖然識破菩提祖師的身份,但是一定對他也表示感謝,我認爲他是一定去過方寸山,但是他看到方寸山人去山空,片瓦爲留,就知道菩提祖師早就搬走了。因此他即便說方寸山的菩提祖師,其他人也找不到,因此索性肆無忌憚了。

當然以上只是我一家之言,大家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在評論區分享,當然如果對我的想法有看法,我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批評指正。原創不易,歡迎轉發並推廣,感謝大家的陪伴,下期不見不散,最後如果大家方便的話,幫忙點個小紅心,非常感謝!

0 阅读:21
评论列表
  • 2024-03-27 13:20

    菩提祖師是如來徒弟?

    一鍋粥品名著 回覆:
    我這麽認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