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飯骨:人人都會做國宴!

財經早餐 2024-05-13 06:45:49

2024年5月9-11日,Foodaily每日食品創新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舉行。本屆創新大會彙集了食品飲料行業極具影響力的傳統及新銳品牌代表,從多維度呈現出行業極致的創新與生機!

“世間萬物,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國人對于美食的關注和熱愛正在推動著我國的飲食消費和業態不斷革新。從追求“地域風味”尋找文化密碼,到農産品品牌化撬動新的細分市場,助推飲食消費渠道的萬象更新。

中國味道,一直是國人引以爲傲的談資,但中國味道似乎又在被地域文化所隔絕,魯菜、淮揚菜、粵菜、川菜......每個菜系都自成體系,各自代表著中國味道獨有的一部分。

這次創新展會上,中華美食最具代表性KOL之一的「老飯骨」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全新诠釋中國味道的視角:八大菜系並不孤立,糅合交融方能成全!

創變國宴

「老飯骨」的班底由國宴大師組成,自稱「大爺」的鄭秀生,在北京飯店任職長達50年,做過數不清的國宴。「二伯」孫立新,24歲成爲華都飯店總廚,曾獲商務部頒發的“十大中華名廚”稱號,也是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崇禮菜單計劃任務總顧問。

兩位大師都身懷絕技,又各有所長,在技藝的碰撞中,改良並創造出更具風味兒的美食,全網粉絲過千萬。

比如,「二伯」喜歡不按常理出牌,傳了600年的烤鴨,他改成用蔬菜汁腌制;爲了不浪費腳料,調試出了藍莓山藥這道讓人喜聞樂見的菜品。

圖片來源:B站

國宴大師親自下場教人做菜!聽上去逼格和噱頭滿滿,但剛開始並不被大衆買賬。

「老飯骨」的第一條影片做的是中華名菜懷胎鳜魚,爲了事無巨細的完美呈現出做菜全過程,他們將烹饪過程拆解成40多集、每集15秒的影片,再佐以詳細的解說,但最終收效甚微。畢竟,對于網絡另一端的千家萬戶而言,國宴是門藝術,而非日常煙火。

大師想“出圈”,也得把做菜的流程變爲煙火日常的可操作性!據「老飯骨」創始人胡立文講述,經過反複摸索,「讓國宴飛入尋常百姓家」、「讓家常菜有國宴的味道」、「“複活”古籍菜」成了助力「老飯骨」成爲中華美食代表性KOL的不二法門。

讓國宴生活化,是「老飯骨」一直在傳遞的“價值觀”!視頻裏面,二位大師在家庭廚房間裏,相互打趣逗樂,用接地氣的語言、最便捷的步驟,分享著國宴菜品的手藝。

現代人節奏的過快,注定很難有時間和精力耗費半天去頓一鍋雞湯。兩位大師便分享了一門煮雞湯的妙招:先把雞胸肉拍碎成雞茸,再加上蔥姜蒜等幾味簡易調料,完事往開水裏一滾,一鍋吊打濃湯寶的鮮美雞湯就出鍋了。

讓家常菜有“國宴”的水准。一碟普普通通的西紅柿炒蛋,看似誰都能做,但如何做出好吃的西紅柿炒蛋,恐怕會難到衆人。因此,「老飯骨」會不定期更新做家常菜的內容,這一系列內容在粉絲群中呼聲甚高。許多粉絲們在B站評論區裏感恩@老飯骨 ,讓自己第一次複刻出了飯館的味道。

“複活”古籍菜。除了教人做出好吃的菜品之外,「老飯骨」中的大師們一直在傳遞中華美食的文化底蘊和傳承。

“複活”古籍菜,就是在延續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文化裏,美食是重要組成部分,《紅樓夢》裏劉姥姥吃的茄鲞,蘇東坡的東坡肉的正宗做法到底是什麽?如何現代食材呈現古意濃濃的珍馐?大師的拆解、複刻得以讓我們與古人生活進行溝通。

如何延續IP生命力

自媒體時代,渠道的發達促成了紅人效應的快速擴張,但隨著供給的增加,以及流量的封頂,延續IP壽命化的問題,成爲橫亘在網絡紅人身上的一個難題。

越無限接近奇點,越需要謹慎,因爲,奇點也意味著拐點,向好向壞頃刻之間就能定型。

「老飯骨」創始人胡立文認爲,基于網絡情緒、跟風創造的産品,大多屬于短線産品,時效性強,可替代性更強。做熱點跟蹤機,不如跟隨自己的節奏,做市場熱點制造機,好好做飯,延續匠人精神!

除了獨樹一幟的內容呈現之外,延續IP生命力的另一個重要舉措是,爲「老飯骨」粉絲的生活進行賦能。通過自有品牌的打造,使得品牌生命得到延展和延續。

胡立文表示,粉絲學菜時,市場會關切地問大爺“用的什麽鍋”“生鐵鍋還是熟鐵鍋好”。「老飯骨」由此意識到粉絲需求的痛點,找到給國際大品牌做代工的廣東工廠,出了老飯骨第一款産品——鐵鍋。

作爲新銳品牌,此前,老飯骨在天貓美食新品牌創造營的品質食材TOP榜中也拿下了第一的好成績。

「老飯骨」更注重大單品,産品通常以800萬元爲基准線,單品銷售額達不到就停産,食品行業比較特殊,我們希望做有限sku,盡量單品做大規模,減少庫存和成本壓力。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絕不會讓視頻前的大師帶貨!

師父們的國宴教學金句,是“照我做的就簡單,不照我的就難”!他們每期視頻都在不厭其煩的強調要點,比如麻婆豆腐要用牛肉末,因爲牛肉煸出來以後是酥爛的;要先將西紅柿去皮,大多數人只知道不去皮影響口感,卻不知去皮也是這道菜色澤紅亮的關鍵......

免責聲明(上下滑動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爲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爲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有風險,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財經早餐力求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准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0 阅读:26

財經早餐

簡介:美好的一天,從財經早餐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