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當新四軍政委時,發現兩位人才,一個是粟裕,另一個是此人

曆史門前小個子 2024-03-26 20:43:49

1955年授銜時,按照劉少奇的資曆,他應該會被授予元帥軍銜,但是毛主席都不當大元帥了,劉少奇自然也沒有參加。

之所以劉少奇有評選元帥的資格,是因爲他曾經當過新四軍的政委,那是在“皖南事變”前後,在新四軍,劉少奇工作的時間也不長,只有一年,但是在這一年時間裏,劉少奇相繼爲黨發現了兩位人才,一位是後來成爲開國大將之首的粟裕,一位是長期擔任共和國副總理的鄧子恢。

相對于粟裕而言,鄧子恢的名頭小了些,但是對于革命的貢獻,鄧子恢可謂是“不遑多讓”

劉少奇對于鄧子恢的評價是:農村工作的專家。事實上,鄧子恢得到劉少奇如此稱贊,也是名副其實的。

鄧子恢是福建龍岩人,1896年出生,僅比毛主席小3歲,要比粟裕,林彪等人年齡都大,少年時期,由于家境尚可,鄧子恢先後讀過小學,中學,後來曾一度前往日本留學,深造。

在我軍的高級幹部中,像是鄧子恢一樣有外國留學經曆的,可謂是少之又少,而前往日本,鄧子恢不僅開闊了視野,而且他也認識到,如果想要改變中國落後的局面,就必須要革命。

最初,鄧子恢對孫中山尤其崇拜,甚至他還加入了中華革命黨,只是在“五四運動”後,鄧子恢的信仰發生了變動,他覺得馬克思主義,更適合這時的中國。

大革命時期,鄧子恢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從此他爲革命貢獻了自己的一生,1927年4月,有著“豐滿羽翼”的蔣介石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發動了“反革命”事件。

鄧子恢自此成爲看國民黨通緝的“要犯”,面對蔣介石的“獨裁政治”我黨中央在武漢召開緊急會議後,決定拿起槍與其對抗,展開土地革命,武裝鬥爭。

鄧子恢得知消息後十分亢奮,他當即與福建等地的共産黨員商議,領導了“後田暴動”

這次暴動雖然名聲不大,但是在當地,是影響很深遠的,第一,這是福建武裝鬥爭的第一槍,第二,這裏建立了福建第一支紅色武裝力量,第三,這是福建建立最早的農村黨支部,第四,培養了福建籍第一個農村女黨員。

在“後田暴動”的基礎上,鄧子恢與其他同志們繼續再創輝煌,他們逐漸成立了“閩西革命根據地”

1929年,毛主席率領紅四軍來閩西打遊擊,當時閩西革命根據地,給予了紅四軍很大的幫助,這件事給毛主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也是因爲鄧子恢領導,創建了福建的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所以在他的革命軍事生涯中,他對農民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這也爲他在之後成爲我黨的“農業專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毛主席與鄧子恢相識後,兩人關系尤爲親密,戰火紛飛的歲月裏,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成立時,毛主席還親自點名由鄧子恢擔任財政部長。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圍剿”戰鬥的失利,中央紅軍不得不離開中央蘇區,踏上茫然未知的西征路,當時長征,黨中央並沒有帶走所有的領導人,像是項英,陳毅等人都留了下來,繼續堅持與敵人鬥爭。

鄧子恢作爲福建的“老革命”同志,他對福建的地形,人文情況尤其了解,所以,他也留了下來。

此時的閩西,由于根據地的失去,情況非常不妙,敵人搜捕力度極大,除此之外,他們的手段也相當殘忍,盡管如此,鄧子恢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而是堅持與敵人鬥爭。

在閩西,鄧子恢與張鼎丞等同志同心合作,領導了三年艱苦卓絕的遊擊戰,後來又一次,鄧子恢見到了毛主席,毛主席還頗爲動情地說:“你們三年遊擊戰爭,比我們長征要艱苦多了。”

抗戰時期,鄧子恢在新四軍工作,先後擔任了新四軍政治部副主任兼民運部長等職,在抗戰的後期,鄧子恢曾一度主持淮北地區的黨政軍工作。

在當時的環境下,淮北我軍重要的抗日根據地,鄧子恢獨當一面,可見上級對他的欣賞和器重。

而鄧子恢也最終沒有辜負上級的信任,他堅持和發展了淮北抗日根據地,也正是由于他出色的表現,在1945年我黨的七大上,他當選爲了44名中央委員中的一位。

中共“七大”選出的44名中央委員,都是經過時間考驗的我黨優秀領導者,因而,這一屆的中央委員會,也被稱爲當時我黨“最強”的一屆委員會,鄧子恢能夠作爲其中一人,可見一斑。

建國後,鄧子恢在武漢坐鎮4年之久,擔任的職務是中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林彪爲主席,只是在半年後,林彪就離開了武漢,前往北京療養,所以鄧子恢成爲了中南黨政軍工作的“一把手”

1953年初,中南軍政委員會在第六次會議上宣布中南軍政委員會已經圓滿完成其曆史使命並改爲“中南行政委員會”,也是在這一年,鄧子恢離開了武漢,前往北京,擔任農村工作部部長。

早在土地革命時期,鄧子恢就與農民運動打下了交道,此時經過這麽多年的錘煉,將他視爲我黨第一“農村工作學家”毫不爲過。

只是讓很多人都沒想到的是,鄧子恢此去北京,他的命運發生了多次的變化。

鄧子恢在領導我國的農民工作時,確實使得我國農村改善了面貌,但是在對于“包産到戶”問題上,鄧子恢與中央産生了不同的看法。

因此,鄧子恢的政治命運開始跌宕起伏,1965年以後,鄧子恢擔任了全國政協副主席,分管計委財經工作,自此,鄧子恢離開了他熱愛的農村工作。

1972年,鄧子恢因病去世。

改革開放後,我黨爲鄧子恢之前的冤屈進行了平反,並指出他當初提出的一些問題,大多數是正確的,關于對他的批判,則是錯誤的,鄧老九泉之下有知的話,想必也會欣慰的。

8 阅读:593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