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個經典心理學-壓力是因爲你太想要

木易心旅 2024-04-24 09:52:48

楊绛女士說過:“不要碰到一點壓力,就把自己變成不堪重負的樣子,不要碰到一點不確定性,就覺得自己前途黯淡無光,不要碰到一點挫折,就搞得自己一蹶不振。 ”

弘一法師曾經說過:“你所有的壓力,都是因爲你太想要了,你所有的痛苦,都是因爲你太較真了。有些事不能盡你意,就是在提醒你該轉彎了。”

一、壓力之源,過度的渴望

古人有雲:“知足者常樂。”

然而,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裏,我們往往難以滿足現狀,總是渴望得到更多,背負著沉重的壓力。

我們渴望成功,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渴望過上別人眼中的理想生活。

于是,不停地追逐,不停地努力奮鬥,仿佛只有達到這些目標,人生才算完整。

但當真正得到這些時,卻發現內心的空虛和不安並沒有因此消失。

這種過度的欲望,不僅讓我們失去了內心的平靜,也會變得焦慮、不安,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正如叔本華所說:“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爲欲望是永無止境的。”

二、痛苦之源,過于較真

過于較真,當事情沒有按照預期發展,就會感到失落和沮喪,也會無端的感覺到痛苦。

想通過控制和改變外界來消除這種痛苦,但往往適得其反,反而讓自己更加疲憊不堪。

泰戈爾有言:“如果你因爲錯過太陽而流淚,那麽你也將錯過群星。”

過于較真的心態,會讓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變得敏感多疑,容易因爲一些小事而與他人産生矛盾。

在工作中,會變得過于追求完美,難以容忍任何瑕疵和錯誤,也會很難與同事和諧相處。

我以前工作時就是這樣,明明可以過關的,我非得較真,與同事理論,結果可想而知。

這樣三兩次以後,我告訴自己:記住,較真,你就輸了!

三、學會轉彎,智慧人生

當事情不能盡如人意時,這並不是生活的終點,弘一法師提醒我們該轉彎了。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轉彎並不是放棄追求和夢想,而是要學會接受現實的不完美和不確定性。

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期望,以更加平和從容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起起伏伏。

轉個彎你會發現,原本看似無法逾越的障礙其實只是暫時的絆腳石,而前方還有更廣闊的天空等待我們去探索。

珍惜當下的時光,專注于做好眼前的事情,而不是被過去的遺憾或未來的擔憂所困擾。

四、放下執著,輕松前行

執著于過去的錯誤或遺憾,只會讓我們陷入無盡的痛苦之中。

執著于未來的不確定或恐懼,則會讓我們失去前進的勇氣。

釋迦牟尼曾說:“執著是痛苦的根源。”

只有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執著和堅持時,才能夠減輕自己的負擔,讓自己變得更加輕松和自由。

專注于當下的生活和工作,認真的過好每一天。

人生就像一杯香醇的咖啡,需要細細品味才能理解其中的苦與甜。然而,我們常常被各種壓力所困擾,這些壓力來自工作、學習、人際關系甚至是我們對自己的期望。有時,我們會感到無法承受,仿佛陷入了無盡的黑暗。

但請記住,你所有的壓力都源于你太想要了。是的,你太想要了。你想要完美的成績,你想要高薪的工作,你想要幸福的家庭,你想要他人的認可……這些欲望就像一顆顆沉重的石頭,壓在你的心頭。你爲了追求這些目標而努力,但當你無法得到時,壓力便如潮水般湧來。這時,你需要認識到,壓力並非來自外界,而是來自你內心深處的渴望。你對自己的期望過高,你想要的太多,這才是你感到壓力的真正原因。

有些事不能盡你心意,就是在提醒你該轉彎了,睡前原諒一切,醒來不問過往,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看淡所有的不辭而別。

0 阅读:6

木易心旅

簡介:你看自由這個詞,長得就條條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