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中證協統一設定高頻量化交易最低收費指導標准

海澤鈞 2024-04-13 18:16:38

在當前金融市場的活躍交易中,高頻量化交易以其高效、精准的特點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隨著其規模與影響的日益擴大,如何對其進行合理監管與費用調整成爲業界關注的焦點。近期,部分交易所雖已著手提高高頻量化交易的手續費,但鑒于其提升幅度有限且缺乏統一標准,難以實現有效約束。因此,本文主張由中國證券業協會(以下簡稱“中證協”)統一設定高頻量化交易的最低收費指導標准,以期實現市場公平、風險防控與行業健康發展。

一、交易所提高手續費的局限性

盡管部分交易所已采取行動上調高頻量化交易的手續費,但其效果並不顯著,原因有二:

提升幅度有限:交易所作爲市場運營主體,其調費行爲需兼顧市場競爭力與自身收益,往往在權衡後僅作出有限度的提費決策,難以對高頻量化交易産生實質性抑制。

缺乏統一標准:各交易所基于自身情況獨立調整手續費,導致市場收費標准參差不齊,不僅未能形成合力規範高頻量化交易,反而可能引發市場套利行爲,削弱調費政策的效果。

二、中證協統一設定最低收費指導標准的必要性

面對上述局限,有必要由中證協出面,從行業層面統一設定高頻量化交易的最低收費指導標准。此舉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積極意義:

強化市場監管效力:中證協作爲行業自律組織,其設定的最低收費標准具有權威性和普適性,能夠跨越單一交易所的局限,對全市場高頻量化交易形成統一約束,有效避免市場分割與套利現象。

保障市場公平競爭:統一的最低收費指導標准可以消除因交易所間收費標准差異導致的不公平競爭,確保各類市場參與者在同等成本條件下進行交易,維護市場公平性。

防範金融風險:高頻量化交易的過度活躍可能導致市場波動加劇、流動性瞬間枯竭等風險。通過適度提高交易成本,可抑制過度投機行爲,引導市場回歸理性,有利于金融市場穩定。

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合理的收費機制有助于調節市場供需關系,鼓勵長期投資與價值發現,遏制短視的高頻交易行爲,有利于塑造健康的市場生態,促進中國資本市場長遠發展。

三、實施路徑與配套措施

爲確保中證協統一設定高頻量化交易最低收費指導標准的有效落地,應同步推進以下工作:

科學設定收費標准:充分考慮市場承受能力、交易成本、風險防控等因素,借鑒國際經驗,運用定量與定性分析方法,制定既能有效抑制過度高頻交易又不過度增加市場負擔的收費標准。

完善法律法規支持:爭取監管機構支持,修訂相關法律法規或出台專項規定,明確中證協在設定交易費用標准方面的法定職權,爲統一收費標准提供堅實的法律依據。

加強動態監管與評估:設定收費標准後,中證協應持續監測市場反應,定期評估收費標准的執行效果,根據市場變化適時調整,確保收費政策的科學性與有效性。

強化行業教育與溝通:通過舉辦研討會、發布解讀材料等方式,向市場參與者闡明統一收費政策的目的與意義,增進各方理解與認同,減少政策執行阻力。

綜上所述,面對高頻量化交易的快速發展及其潛在影響,由中證協統一設定最低收費指導標准,既符合市場公平原則,又能有效防範金融風險,有利于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穩健前行。我們呼籲相關部門及市場各方積極參與,共同推動這一重要改革舉措的落地實施。

0 阅读:1

海澤鈞

簡介:你能在浪費時間中獲得樂趣,就不是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