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億穆斯林的終極目標!揭秘年入百億美元的宗教活動:麥加朝聖!

寶寶說過去 2024-05-09 02:37:05

很多宗教都有朝聖儀式,比如三大宗教、印度教。伊斯蘭朝聖,是從嚴格的朝觐演化而來的。

你了解過宗教之城麥加嗎?它是穆斯林世界的焦點,也是伊斯蘭教的信仰支柱。前往麥加朝聖,是19億穆斯林的終極目標,也可以說是畢生最大心願。

聖城麥加在沙特境內。對沙特來說,每年的朝聖,不僅是穆斯林精神行動,也是實實在在的生意,而且是年入百億美元的宗教生意。

爲啥說麥加朝聖是筆大生意?

朝聖也是生意?

伊斯蘭教曆的第十二個月,上百萬的穆斯林湧進沙特麥加城,等著參加一年一度的朝聖活動。與每天在家朝著麥加的方向做禮拜不同,朝聖是穆斯林最隆重、最盛大的宗教活動。

教義明確規定,只要條件允許,穆斯林在有生之年,至少要去麥加朝聖一次,這才是完成了天命,說白了,就是朝聖是義務。

都要滿足啥條件呢?男性滿12歲,女性滿9歲,身體健康,沒有外債,可以完成朝聖任務,婦女要在丈夫或者直系家人陪伴下才行。就算條件不允許也沒關系,可以找人代爲朝聖。

朝聖活動都有哪些內容呢?一是受戒。

首先要在指定地點祈禱,向真主表達誠心,祈求真主認可朝聖行爲,使朝聖順利,這叫“舉意”;然後淨身,換上白色的戒衣。心誠,身淨,方能完成聖潔之旅,然後才能進入清真寺。

二是瞻禮。受戒之後,穆斯林可以進入清真寺,瞻仰克爾白天房,親吻石柱,感恩真主。據說,克爾白天房是冒著聖泉水的建築,三面方正,西北一面是圓弧,它也是伊斯蘭教的開端。

三是繞天房行走。穆斯林兄弟姐妹,一個接著一個,繞著天房,逆時針走7圈,前3圈速度稍快,後面恢複正常速度。從高空看,數十萬穆斯林穿著同樣的戒衣,朝著同一個方向,以同樣的速遞,形成巨大的圓盤,這就是精神的力量!

四是到阿拉法特山忏悔。離開麥加之後,穆斯林要去阿拉法特山停留一天,一來的紀念默罕默德的臨終演講,二來忏悔過錯和罪孽,祈求真主寬恕。

五是到納山谷射石。所謂是射石,就是往3處標有魔鬼標志的地方扔石子,表示不受誘惑,信仰堅定。

六是打鬼之後,穆斯林要殺牛宰羊,留一些自己吃,其余分給他人,表示同享福、共患難。

這六個流程完成之後,還要再繞天房走7圈,朝聖才算結束。穆斯林離開麥加時,也要繞天房走7圈,叫“辭朝”。

可以看到,麥加朝聖,是聲勢浩大、程序繁瑣的宗教活動,爲了防止踩踏等意外事故發生,沙特規定,每年百萬個穆斯林,有千人參加朝聖。即便如此,每年朝聖的人數,超過270萬。

除了這種定期朝聖,還有不定期朝聖,也就是任選時間來麥加朝聖,也叫副朝聖。

這些朝聖者每年爲沙特帶去200多億美元的收益,其中大頭就是住宿花銷,占4成,其次就是買禮品、吃飯啥的。

所以,對于沙特來說,19億穆斯林聚集的宗教儀式,附帶的經濟效益非常可觀。朝聖何以成爲穆斯林的固定儀式的呢?

朝聖是義務

縱觀各大宗教,朝聖一般是自願的,靈活的,但是穆斯林的朝聖,是《古蘭經》寫明的,而且地點和時間也是規定好的,朝聖者不能進行更改,只能服從。

先知默罕默德對朝聖儀式的改造,使得穆斯林的朝聖跟異教區別開來。

據說,默罕默德改造朝聖儀式的靈感來源,是易蔔拉欣,也就是亞伯拉罕的英雄故事。

易蔔拉欣對真主絕對順從,正是朝聖所體現的精神。去掉隨意發揮的環節,剩下的一成不變,就是對真主的一顆赤誠之心。

默罕默德改造穆斯林朝聖儀式,帶著正本清源的味道,這種“正宗的”儀式感,讓穆斯林把朝聖視爲最重要的修行。

朝聖,對于他們來說,是追隨先知。這種追隨本身,是穆斯林之間的精神紐帶,無論天涯海角,只要心向一處,那就是兄弟。

朝聖地點,只能是麥加。相比于耶路撒冷,那種多重朝聖會增加恩典的象征,麥加朝聖對于穆斯林來說,就是追隨先知旅途,就是信仰,非常純粹。

對于他們來說,麥加朝聖的意義,是去多少次其他聖地拜訪都比不上的。

就拿麥地那來說,去上千次麥地那的先知寺,也趕不上來一次麥加朝聖。這裏面,體現著一種信仰體系,在那時、那地完成先知體驗,心裏是完滿的。

這個不難理解,對于宗教信仰者來說,信仰往往需要行動去充實,而不同行動的充實效果有高低之分。毫無疑問,麥加朝聖就是穆斯林內心最充實的行動。

所以,與其說麥加賦予朝聖一種獨特的意義,不如說朝聖體系賦予麥加一種無與倫比的神聖地位。因爲,對穆斯林來說,關鍵不在于是去哪裏,關鍵在于對真主的順從——只有麥加朝聖,是明確義務,也是明確的信仰體現。

對于穆斯林來說,麥加朝聖本身就是宗教信仰的體現,但大家還是很好奇,麥加何以成爲宗教中心的?

爲什麽是麥加

麥加成爲獨一無二的聖城,跟一個人物,一座建築關系密切。這個人物,就是先知默罕默德。這座建築,就是天房。

麥加崛起是公元6世紀,是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到了7世紀經濟開始繁榮。

據說,當時的有錢人,可以享受到世界最優質的條件,經常出去旅遊,還在外面購置房産。不過,最引人注意的,是它作爲宗教中心。

在先知默罕默德的指引下,穆斯林把天房看作是最神聖的“聖屋”。有關天房黑石的傳說最引人入勝。

有一種說法,說天房在天上是有原型的,是人祖阿丹仿造的,後來天房被破壞,是先知易蔔拉欣主持重建的;建天房時,缺一塊石,天使吉蔔利補上了一塊黑石,在天房的一處角落。先知指著黑石表示這房子就是給真主的。

還有一種說法,說默罕默德參與了天房重建,並且下令把黑石放置在天房西南角,目的就是讓人可以摸到這塊特別的石頭。

無論是哪一種傳說,黑石的神聖意味不言而喻,在信徒們眼裏,這就足夠了。穆斯林們去天房,都會膜拜黑石。

實際上,還有別的石頭,比如“易蔔拉欣的木卡姆” ,也值得信徒們膜拜。

據說,早期,穆斯林禮拜時,都是朝著耶路撒冷的方向,是默罕默德引導他們,改爲朝向麥加大清真寺。這一改變非常重要,幾乎是把麥加的神聖地位嵌入信徒對真主的信仰裏。

這裏不得不提及另一座城,麥地那。實際上,早期,麥加只是宗教中心,而先知默罕默德的遷居地麥地那,是政治中心。

公元930年,麥加天房的黑石被人竊走,放在巴林長達20年之久,這對作爲宗教中心的麥加的影響很大。而這期間,麥地那逐漸發展成了文化和宗教打卡聖地。

首先是文化交流繁榮。藝術家、詩人、法學學者雲集于此,藝術、法學理論由此有了高度發展。其次是宗教建築特別多。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遍地都是清真寺。

起初,這些清真寺都是臨時性建築,到後來,逐漸成了神聖場所,祈禱、集會,接待外來使者,既有宗教性質活動,也有政治性質的活動。臨時建築由此固定下來。先知默罕默德的家人住在東南部,正南方向就是麥加,也是禮拜的方向。

先知臨終前,把麥地那東南部的土地留給了家人,還舉辦了跟麥加同等規格的祭奠活動。默罕默德去世後,那些清真寺,以及先知的墓地,都成了紀念性的建築,直到現在,依然吸引著大批穆斯林前去瞻仰、膜拜。

到這裏,咱們可以看到麥加跟麥地那的區別,盡管在10世紀左右,麥地那跟麥加一度相提並論,但是麥加的宗教地位更高,在黑石失而複得之後,麥加的最高聖城地位,不可撼動。而麥地那的宗教色彩,總是跟政治糾纏在一起,可以說,當時的政治地位更顯著。

也正是這個區別,使得千百年之後的今天,麥加朝聖,在穆斯林眼裏,是無與倫比的修行儀式。沙特真是幸運,同時擁有兩個聖城,麥加和麥地那。麥加朝聖,在穆斯林眼裏,神聖的宗教活動,而在世俗人眼裏,那就是年入百億美元的大買賣!

結語

宗教跟政治關系密切,這對沙特來說,體會更深。麥加是穆斯林的聖地,神聖不可侵犯。從某種意義來說,這給了沙特一種保護。因爲任何國家想要攻擊沙特,尤其是熱戰那種,19億 的穆斯林首先不答應。

典型例子,就是當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也對沙特發出威脅。伊拉克話事人薩達姆,隨即遭到穆斯林國家的批評,甚至受到孤立。

如果單純從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分析,很難解釋,爲啥遠在天邊的印尼和馬來西亞,會跟沙特扯上啥關系。如果從宗教角度就很好理解了。他們擔心的,是沙特境內的聖城麥加,他們在乎的是,麥加朝聖,他們最重視的,是信仰。

作者:本草綱目編輯:夜雨聲煩參考文獻:芭芭拉·芬斯特.伊斯蘭早期時的麥加和麥地那[J].文物天地,2017,(01):70-76.羅伯特·R.比安奇,路璐.朝聖與權力[J].宗教與美國社會,2015,(02):98-115+332-333.沈好.震撼世界的麥加朝聖[J].科學大觀園,2013,(19):72-73.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與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爲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爲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1 阅读: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