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爲什麽說秦獻公爲“商鞅變法”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鬼說天下 2024-04-12 20:38:44

了解中國曆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商鞅變法”爲秦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影響了中國曆史幾千年。後世一般將“商鞅變法”歸功于秦孝公的支持和商鞅。但鮮爲人知的是,秦孝公的父親秦獻公也爲“商鞅變法”的成功奠定了基礎。這又是怎麽回事呢?本鬼接下來說說一家之言。

周安王十七年(前385年),在外流亡多年的秦獻公回國繼位,持續了近六十年的秦國“四代亂政”結束。然而“四代亂政”還是讓剛剛繼位的秦獻公面對兩個棘手問題:第一是秦國舊貴族通過“四代亂政”逐漸強大;第二是魏國利用“四代亂政”大舉西進,劍指秦國核心地區。

于是秦獻公繼位後不久開始推行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改革有三項:第一,將秦國的都城從定都近三百年的雍城(今陝西省鳳翔東南)遷到栎陽(今陝西省西安閻良區武屯鄉附近),具體內容可見本鬼的前文《秦國定都雍城近三百年,秦獻公繼位後爲什麽要遷都栎陽?》。

第二,編制戶籍和初行爲市。秦獻公以此建立了一套覆蓋全社會的組織動員體系,增加財政收入。這項改革一是加強了秦國國君對軍隊的控制,消滅了舊貴族發動政變或叛亂的基礎;二是讓國君對社會的基本情況做到了心知肚明;三是爲中央法令能貫徹到基層創造了條件。

第三,推廣縣制。秦獻公在包括都城栎陽在內的秦國各個戰略要地設置中央直轄的“縣”,是爲秦國郡縣制發展的裏程碑。秦獻公推廣縣制進一步加強秦國國君的權力,削弱了秦國的舊貴族。配以編制戶籍和初行爲市的改革,秦國舊貴族的勢力遭到重創,君主集權空前加強。

周顯王五年(前364年),改革成功的秦獻公率軍深入魏國境內,在石門(今山西省運城西南)大敗魏軍。雖然石門之戰沒有改變魏強秦弱的戰略格局,但成功地迫使魏國將戰略重心轉向東方,大大緩解了秦國的外部威脅。周顯王甚至專門向秦獻公道賀,尊秦獻公爲“伯”。

綜合來講,秦獻公在位期間削弱了“商鞅變法”最大的反對派,爲“商鞅變法”建立了一套將新法貫徹全國上下的治國體系,爲“商鞅變法”打造了一個相對安穩的外部環境。正因如此,有些學者認爲秦獻公爲“商鞅變法”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0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