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人,到底能不能喝酒?醫生說出實話,很多人錯了

小潔說健康 2024-05-10 13:01:30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深遠的。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生活方式的調整是控制血壓的重要手段,其中飲食控制尤爲關鍵。而關于高血壓患者是否可以飲酒,很多人的看法不一樣。本文將會聊一聊這個問題!

飲酒可以降低血壓

是真的嗎

飲酒確實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引起血壓下降,這是因爲酒精具有舒張血管的作用。

酒精能夠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縮,導致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從而使血壓降低。

此外,酒精還能影響神經遞質和激素的平衡,如促進血管舒張的硝酸鹽和一氧化氮的釋放,這些都有助于降低血壓。

然而,這種降壓作用是暫時的。當酒精被肝髒代謝後,血壓會逐漸回升,甚至可能超過飲酒前的水平。長期飲酒還會導致血壓波動,增加心髒病的風險,並對肝髒、胰腺等器官造成損害。

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酒精的這種短期降壓作用可能會給人一種誤解,認爲飲酒有助于控制血壓,但實際上,長期飲酒會加重高血壓病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飲酒會不會影響降壓藥的藥效

飲酒可能會影響降壓藥的藥效,甚至可能增加藥物的副作用。這是因爲酒精和降壓藥物在體內代謝過程中可能發生相互作用,影響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

首先,酒精能夠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如果與降壓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導致血壓過低,引發頭暈、乏力,甚至暈厥等低血壓症狀。

其次,某些降壓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等,與酒精相互作用可能會加重心髒負擔,增加心髒病發作的風險。

此外,酒精主要在肝髒代謝,而許多降壓藥物也在肝髒代謝。長期飲酒可能損傷肝髒,影響肝髒對藥物的代謝能力,降低藥物的療效,甚至可能導致藥物在體內蓄積,引發毒性反應。

因此,高血壓患者在使用降壓藥物期間,應避免飲酒或嚴格限制飲酒量。如果需要飲酒,應咨詢醫生,了解可能的藥物相互作用,並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劑量或選擇其他治療方案。

高血壓病人能不能喝酒

高血壓病人應該盡量避免飲酒。雖然酒精在短期內可以導致血管擴張,從而使血壓下降,但長期飲酒對高血壓病人來說是有害的。酒精會增加血壓的波動性,加重心髒負擔,加速高血壓並發症的發生。並可能幹擾降壓藥物的效果。

如果選擇飲酒,應限制飲酒量,避免空腹飲酒,並注意選擇低度酒。同時,定期監測血壓,注意身體反應,一旦發現血壓異常升高或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飲酒並咨詢醫生。

1 阅读:1385

小潔說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