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定都雍城近三百年,秦獻公繼位後爲什麽要遷都栎陽?

鬼說天下 2024-03-28 17:12:53

周安王十九年(秦獻公二年、前383年),秦獻公從雍城(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翔區)正式遷都栎陽(今陝西省西安市北部)。要知道秦國此前已在雍城定都近三百年,栎陽的基礎水平是不如雍城的。那麽秦獻公繼位後爲什麽要遷都栎陽呢?本鬼接下來說說自己的一家之言。

根據史書記載,從秦厲共公去世到秦出公被殺,秦國一直處于內亂之中,史稱“四代亂政”。秦國的“四代亂政”直到秦獻公繼位才宣告結束,時間長達近六十年,秦國因此一度淪落爲二流諸侯。雖然秦獻公結束了“四代亂政”,但“四代亂政”還是讓秦獻公面臨兩個棘手的問題:

第一,“四代亂政”發端于秦厲共公,而秦厲共公是一個頗有功績但被上了惡谥的國君。後世推測秦厲共公可能損害了貴族的利益,這才引發了“四代亂政”,秦獻公也是依靠貴族支持繼位的。對于秦獻公來說,如何順應曆史潮流打擊貴族而推進變法改革是個必須面對的問題。

第二,秦國爆發“四代亂政”的幾十年正是“三家分晉”和魏國通過“李悝變法”崛起的幾十年,占據富庶的關中但又因爲內亂衰落的秦國自然成爲魏國的進攻目標。到秦獻公繼位的時候,包括戰略要地函谷關在內的河西之地已經全部被魏國占領,秦國的大門已經完全向魏國敞開。

面對即將亡國的生存危機,早年在魏國長時間居住的秦獻公很清楚:只有變法才能拯救秦國。然而變法必然導致貴族勢力的強烈反對,先祖秦厲共公可謂前車之鑒,而變法引發的內部矛盾激化很可能被魏國利用。經過一番考慮,秦獻公想出了一個很好的辦法:遷都栎陽。

要知道秦國定都雍城近三百年,舊貴族勢力的根基都在于此,遷都栎陽自然能打擊舊貴族。更重要的是,栎陽當時靠近魏國的河西之地,秦獻公可謂“君上守國門”,既可以加強秦魏邊境的防守力量,也可以利用魏國的壓力來降低貴族的反對力度,畢竟魏國也是貴族的大敵。

正因如此,秦獻公遷都栎陽一可以打擊貴族,二可以加強對魏國的防禦,三可以借魏國的威脅緩和內部矛盾,可謂“一石三鳥”。遷都栎陽後,環境改善的秦獻公隨即推行數項改革(如編制戶籍、推廣縣制、初行爲市),爲後來的“商鞅變法”奠定了基礎。

6 阅读:2424
评论列表
  • 2024-03-29 21:26

    給我看糊塗了

  • 2024-04-21 21:24

    栎陽在現西安市臨潼區,古長安的東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