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系列講座在韓國舉行

海外網 2024-05-11 10:20:41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首爾5月10日電(記者莽九晨)5月9日,品讀中國·中國式現代化系列講座“如何理解中國經濟”在韓國首爾舉行。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韓國前駐華大使李揆亨、新韓銀行副行長徐承铉、《中央日報》中國研究所所長兼韓中友好協會副會長劉尚哲等60余名中韓嘉賓出席活動。

邢海明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謀求民族複興與人民幸福的實踐選擇。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始終堅持胸懷天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今天,以倡導科技創新作爲主導作用的“新質生産力”正在發揮巨大作用,新業態、新模式持續湧現,新投資、新基建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今年前四個月,中韓貿易額同比增長5.5%,韓國成爲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國。中國經濟前景光明,還將有大作爲,也將給包括韓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帶來大機遇。

本次講座特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金融學系教授劉俏擔任主講人。他圍繞中國經濟的增長空間、增長潛力、路徑目標、宏觀政策等四個方面進行專業闡述。首先,中國經濟增長空間廣闊,全要素生産率的提升將推動資源配置的更高效能和經濟增長的更可持續。其次,以新質生産力爲特征的産業轉型升級蘊含中國經濟增長的巨大潛力。第三,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的路徑目標日益明確,經濟結構中能夠帶動産業上下遊共同發展的節點領域,將成爲創新研發重中之重。第四,中國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工具箱內容豐富、調控精准有度,能夠有力地保障經濟穩步發展。

韓國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池晚洙表示,通過此次講座認識到不論是新質生産力發展與産業升級,還是城鎮化發展與居民消費結構變化,以及科技創新與自主研發,中國經濟在許多層面都孕育著強勁的發展動能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本次講座是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企劃的中國式現代化講座的第二講,由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中國銀行首爾分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韓中友好協會、《中央日報》中國研究所共同主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