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要是請她來,必將掀起又一個收視狂潮!

妍妍創意 2024-05-14 03:23:11

最近《歌手2024》熱梗頻出,前有外國友人“碾壓”中國歌手,後有韓紅、黃麗玲等一衆實力派歌手“請戰”,熱搜一時間好不熱鬧。

這不禁讓人想到,音樂的世界究竟是誰的主場?

是技巧的較量,還是風格的碰撞?或許,聽慣了各種毫無感情的高音、炫技。是時候來點“不一樣”的調味劑了。

而說到“不一樣”,就不得不提音樂界的一位“異類”:

她是敢在亞洲樂壇“橫著走”的女強人,出道專輯便斬獲百萬銷量。

從一個一緊張就會臉紅的小女孩,轉變爲樂壇“傳奇女王”,她將搖滾、爵士、電子、古典等多種音樂元素玩弄于股掌之間,在音樂界、影視界、文藝界瘋狂拿獎,堪稱“獎杯收割機”。

無論是標志性的美人痣還是各種風格的服裝,她的每一次亮相都能引領潮流,是真正的百變魔女!

她就是來自日本樂壇的超級巨星,東京事變樂團的主唱,人稱“蘋果女王”的——椎名林檎。

讓我們一起走進椎名林檎的音樂世界,看看她是如何用她那獨特的音樂風格,讓世界爲之傾倒的吧!

那個像蘋果一樣的女孩

2018年,日本奧組委正式公布開幕式導演組名單。

其中,以音樂總監身份加盟的椎名林檎得到了許多關注。

在日本這樣一個男權國家,“男主外 、女主內”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可椎名林檎作爲一個如此年輕的女性,憑什麽就能在一個世界級盛宴上擔當重任?這一問題,瞬間引發了許多人的熱議。

椎名林檎演出現場

說起椎名林檎,或許有許多印象最深的就是她那些特立獨行的風格,無論是大膽的造型還是前衛的音樂,總是給人一種強勢的侵略感。

但很多人不知道,早先的她卻擁有著截然相反的性格。

椎名林檎本名“椎名裕美子”。

小時候,她其實是一個非常害羞的小女孩,一緊張就很容易臉紅,于是得到了“蘋果”的綽號。

椎名林檎童年時期

父親愛好爵士樂和古典音樂,母親在大學時期主修芭蕾舞。在這樣的氛圍渲染之下,蘋果在幼年時期就打下了良好的音樂基礎。

但由于罹患先天性食道閉塞症,數次手術直接斷送了她學習芭蕾舞和鋼琴的生涯。

椎名林檎童年時期

受到病魔的阻撓,蘋果卻並沒有因此放棄音樂。

中學時期,椎名林檎在校內組建了多支樂團,翻唱各類風格的曲目,活躍在大大小小的劇場中。

鼓手、吉他手、鍵盤手、主唱...任何位置她都擔任過。而這段樂隊生涯不僅讓她找到了自己喜愛的音樂風格,更讓她堅定了走音樂道路的決心。

到了高中時期,一心想成爲歌手的蘋果放棄學業,全身心投入到個人演藝事業中。

椎名林檎與Marvelous Marble樂隊

她給自己取了“椎名林檎(Sheena Ringo)”的藝名。

Ringo不僅和她喜愛的披頭士樂隊鼓手Ringo Starr同名,也和她的綽號‘蘋果’在日語中同音。

也正是那段時期,椎名林檎在全日本“Music Quest”福岡大賽取得優勝,拿到了EMI唱片公司的合約。

從“蘋果女孩”到“蘋果女王”,又進了一步。

反叛主流,獨樹一幟

1999年,椎名林檎發行了自己的首張專輯《無罪モラトリアム》,瞬間在樂壇引發巨大熱度。

大家都沒想到,這個嗓音略顯尖銳的小女孩,居然做出了一張如此具有個性和深度的搖滾專輯。

シドと白晝夢 (C’est Quoi Ce Bonheur) ,椎名林檎

當時的蘋果只有17歲,比起同年齡段的其他大多數歌手都還在唱著關于“青春”和“初戀”的故事,她卻早已在出道作品中樹立起了自己的“音樂人格”。

最具代表性的這首《歌舞伎町的女王》,椎名林檎用搖曳的身影和冰冷的嗓音迸發出令人咋舌的能量。

華麗的音樂氛圍之下,她拉扯著嗓子卻說出了一個崩潰的故事。

“被人唾棄的藝伎”同樣也是“不需同情的女王”,歌曲中的那個她一邊自冕爲王,卻又一邊出賣著自己的自尊。

樂器的碰撞出了歌舞升平,當一曲落幕,她的狂歡才剛剛開始。

借著這首歌曲,椎名林檎在造型風格上從一而終,開創了一種獨屬于她的“新宿風”形象。

即使是穿著和服,她也是獨一無二的搖滾女王。

2000年,椎名林檎發行了第二張專輯《勝訴ストリップ》,繼續將“新宿風”發揮到極致。

這張專輯在全日本共售出超過250萬張,在搖滾界堪稱奇迹。

有人說,椎名林檎的音樂具有高度的“美學價值”,就像是看知名攝影師蜷川實花的作品始終以”花”爲主題表達各種情緒一般,欣賞椎名林檎的音樂不光要聽,她還能在視覺上爲你帶來各種享受。

最具代表性的“歌舞伎主題”,過了十幾年她還能玩出新的花樣。

但有時候,她也會變得很性感,把舞台打扮成一個手術室,當你還深陷在被她誘惑之中時,下一秒她就能在背後掏出一把尖刀。

只要看過椎名林檎的表演,你就很難不被她的音樂所感染。

因爲她從來都不只是單純的在唱歌,而是通過視覺、聽覺各種感官體驗上塑造出她的世界,或華麗到眩暈、或黑暗到壓抑。

這樣的表演形式在整個樂壇都獨此一份。

“爵味”蘋果

椎名林檎的另類屬性,同樣體現在對各種音樂風格的诠釋上。

2003年,“東京事變”樂隊正式成立;

東京事變樂團

2005年,因新的吉他、鍵盤手加入,使得“東京事變”與“椎名林檎”本人都被裹上了濃濃的“爵士味”。

《丸之內虐待狂》是椎名林檎知名度最廣的歌曲之一,也是版本最多的歌曲,後期在不同版本裏,東京事變把這首歌改的越來越“爵”。

這首歌有多“爵”?我們可以先從它的和聲進行開始看:

這首歌曲的和聲進行雖然也是用的4-3-6變體進行(最後一小節加入Abmaj7和弦的5級和弦),但在編曲上做了很多非常“爵”的手法,所以我們聽上去會感覺一股爵士味。

首先我們可以聽到,《丸之內虐待狂》現場版中是鍵盤手演奏的純鋼琴前奏開始的,在這一段鋼琴前奏中,就展現了非常多爵士鋼琴裏的演奏手法,比如一些經典爵士樂句的使用、裝飾音的使用、blues音階的使用以及非常多的切分節奏。

我們可以聽到一些S氣十足的滑音、非常有年代感的Bebop樂句以及律動感十足的節奏。

然後隨著鼓、bass、吉他的進入,這時我們可以聽到吉他在做一個Funk音樂裏常用的悶音的手法;除了悶音,在間奏時吉他也用了非常有趣的哇音效果去演奏。

然後到了中間solo部分,由bass在即興演奏(這可真是bass手高光瞬間),我們也可以聽到這段solo中間部分也是非常Blues的。

所以一整首曲子下來,你也會覺得這歌滿滿的jazz味。

其實這也跟椎名林檎的個人經曆有非常大的關系。

就像開頭說的那樣,在父親與哥哥的影響下,她從小就受到了非常多古典、黑人音樂的熏陶,以至于音樂上的架構像古典樂般的嚴謹、風格上又有黑人音樂的味道。

加上遇上了“東京事變”新樂手的加入(東京事變分兩期隊員,第二期隊員新加入了鋼琴“手伊澤一葉“、吉他手”浮雲“),音樂上的創作就更加順理成章地“爵”味十足。

東京事變樂團

這些爵士元素的應用無疑讓她的曲目錦上添花,正所謂好聽的旋律千篇一律,精彩的和聲連接萬裏無一。要想把和聲連接做好,掌握和聲學的底層邏輯,才是最重要的,我們爲大家開設了一套現代和聲理論實戰課程,爲大家列舉了你們在現代音樂場景下常用的高級和聲連接技巧和背後的原理。

內容爲王

同樣獨此一份的還有她的歌詞。

在椎名林檎的音樂中,只有你不敢想的,卻沒有她不敢寫的。她會把致命的毒藥寫進歌曲中,同樣也會把男女兩性之間那些難以啓齒的事物當做歌名。

只要有好的靈感,椎名林檎從來都不會有任何顧忌。

2003年,椎名林檎組建了樂隊“東京事變”,在樂隊的初心和自我的肆意中,她遊刃有余,靈感仿佛從來都不會枯竭。

上到世界杯日本隊應援曲,以國家爲題的《NIPPON》,下到爲日劇《四重奏》主題曲,探索真實人性的《成人法則》。她的創作沒有限制,反而能不斷帶來驚喜。

2009年,椎名林檎榮獲日本文化廳頒發的“文部科學大臣新人獎”稱號,過去拿到這項殊榮的都是像是坂本龍一這樣的大人物。

經過將近20多年的不斷磨練,如今的椎名林檎同樣在樂壇占據了不可磨滅的地位。

當椎名林檎出道20周年時,她破天荒地選擇發行了自己的首張精選大碟,記錄下過去數首經典作品。

從它的名字開始,都是滿滿的"椎名林檎"式趣味。

把精選集取名爲「牛頓的蘋果」,不僅呼應上了椎名林檎的小名“蘋果”,極具個人色彩。

而將自己的作品比喻成“牛頓頭上的那道靈光”更是極具個性。

作爲20周年的精選之作,《牛頓的蘋果》不正是椎名林檎的“靈光”集合嗎?而椎名林檎本人也的確是那個最具靈氣的存在。

在這張精選集中,你不僅能一次性領略她的各種“美學價值”,額外收錄的《浪漫と算盤》更是與現象級天後宇多田光強強聯手,爲你帶來不一樣新鮮感。

而當樂章落幕,余音會再次繞梁,“椎名林檎”不僅僅是一個名字,“蘋果女王”不再是一個稱號,更一種無法複制的獨特存在。

在她的音樂帝國裏,每一次演出都是一場革命,每一張專輯都是一次探險。

她用她那不羁的靈魂和震撼的聲音,不斷挑戰著傳統,刷新著人們對音樂的認知。無論是在霓虹燈下的東京街頭,還是在世界音樂的浩瀚星海,椎名林檎都以她獨特的方式,閃耀著屬于她的光芒。

1 阅读:4664
评论列表
  • 2024-05-14 21:32

    小編是那國人?

  • 2024-05-14 10:09

    [點贊][點贊]

  • 2024-05-15 11:47

    那作者是不是太陽升起國呀?

  • 2024-05-15 18:50

    不如請由奈

  • 2024-05-14 12:20

    怕個球啊?!咱有《老鼠愛大米》!要不,《你是我的小蘋果》……

  • 2024-05-14 20:18

    請老龔來,一首忐忑幹翻他們

妍妍創意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