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華爲擠壓iPhone銷量暴跌蘋果正面臨“內憂外患”

Hawk Insight 2024-03-06 14:19:20

蘋果手機在中國區的銷量再次告急。

華爲正搶占iPhone的中國市場

3月5日,根據統計機構Counterpoint的數據,2024年前六周,蘋果公司在中國的iPhone銷量同比暴跌24%,原因是其正面臨這華爲等中國國産手機的激烈競爭。作爲對比,華爲手機在此期間的銷量大增64%。

數據公布後,蘋果手機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中的份額下降到了15.7%,排名第四;華爲則憑借出色表現升至中國地區市占率第二位,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9.4%暴增至16.5%。去年同期,蘋果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曾高達19%,排名第二。

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表示,蘋果在中國高端市場正面臨這華爲崛起的激烈競爭,在中端市場,OPPO、vivo、小米等中國手機制造商也不斷用激進定價對華爲發起沖擊。

爲了提振銷量,蘋果公司從上周開始推出3·8婦女節促銷活動,罕見地在天貓、京東的蘋果官方旗艦店下調了iPhone 15系列機型(iPhone 15、iPhone 15 Plus、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的售價,其中,部分機型的售價比平時低1,300元(180美元),力度巨大。

這已經是蘋果2024年在中國地區第二次下調iPhone系列價格。此前,蘋果中國官網罕見地在農曆新年期間下調了最新款手機的官方售價,宣布在1月18日-21日開啓“迎新春限時優惠”。其中,iPhone15系列4款機型降價力度達到500元,iPhone15的起步價跌穿5,000元。

面對華爲等國産手機新勢力的擠壓,蘋果的降價促銷在中國區能收複多少市場仍要打上問號。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2年,蘋果也曾在618活動期間大幅下調iPhone14系列價格,降幅最高達2,000元。在降價促銷下,蘋果成功當選當年618大促的手機類銷量第一。評論稱,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或許會越來越依賴于促銷活動。

除了面臨iPhone15在中國地區遇冷的“內憂”,蘋果公司在近期還面臨歐盟巨額罰單的“外患”。

就在昨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將對蘋果公司處以超過18億歐元的罰款,原因是蘋果公司在音樂流媒體應用分發市場中濫用主導地位。

蘋果被罰的起因源于歐洲流媒體巨頭Spotify在2019年提出的相關指控。該公司聲稱,蘋果應用商店的運營方式迫使公司提高了訂閱服務的價格。具體來講,音樂流媒體用戶可在蘋果應用商店中提供的應用程序內購買服務,但蘋果公司會從中抽成30%;用戶也可直接通過相關音樂網站訂閱服務,就無需支付這部分抽成費用。

但歐盟委員會調查顯示,蘋果公司觸發了所謂的“反引導條款”(anti steering),該條款認爲,蘋果禁止開發人員在App內通知iOS用戶有關外部互聯網提供的訂閱優惠,以及蘋果App內訂閱與其他地方訂閱服務之間的價格差異等相關內容,這對其他流媒體音樂服務商的限制構成了不公平的交易條件。

歐盟委員會表示,在考慮侵權行爲的持續時間和嚴重性、蘋果的總營業額和市值等因素後,委員會決定在基本罰款金額基礎上追加18億歐元的一次性付清罰款,以確保對蘋果的整體罰款具有足夠威懾力。據多家外媒報道,這使得此次針對蘋果的罰款總額達到了18.4億歐元(約合20億美元)。

對此,蘋果公司在官網發出長文做出回應,表示所謂的“反引導條款”其實是常見的市場行爲。其用意在于,開發者不能利用一個平台引流以獲得付費用戶,但在用戶真正要付費的時候又避開平台。

蘋果認爲,即使官方未能告知外部互聯網的優惠內容,Spotify和其他音樂流媒體服務仍然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社交媒體、短信和網絡廣告等渠道向消費者進行營銷。另外,以“Reader” App爲途徑的付費方式在蘋果的規則下也是允許的。

蘋果在長文中圍繞Spotify及其與歐盟的關系進行了詳細論述,意在闡明歐洲流媒體市場在過去十年間實現了自由發展和充分競爭,而Spotify是其中成長最爲迅速並以絕對優勢占據市場第一的平台。蘋果稱,歐盟委員會並未提出任何消費者受到傷害的可靠證據,忽視了市場蓬勃發展、競爭激烈且快速增長的現實,將就歐盟的裁決提出上訴。

0 阅读:64

Hawk Insight

簡介:思考多一點,洞見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