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後一位恭親王:給叔叔溥儀爲奴20年,出獄後與溥儀斷絕來往

奇葩曆史觀點 2024-04-15 09:31:45
前言:

在北京市西城柳蔭街有一座氣勢恢宏的恭王府,它原是清朝皇帝乾隆愛臣和珅的住處,後來和珅被抄家,這裏就被賜給了慶親王永璘,之後又被恭親王奕訢所接受。

奕訢從此再未移府,這裏就變成了恭王府,並沿用至今。奕訢死後,長孫溥偉承襲恭親王爵,按照清朝制度,溥偉的兒子毓嶦也將成爲下一代的恭親王。

毓嶦

此時的清朝已然開始落寞,誰是之後的恭親王根本沒人在意,所以,作爲清朝最後一位恭親王的毓嶦,他的地位並不高,甚至爲奴爲仆20年。

不論親戚,只論主仆

直到晚年,毓嶦也無法忘記第一次見到叔叔溥儀時的情景,那種尊卑極爲森嚴的制度,讓他感到極度窒息。

毓嶦出生時清朝已經落寞,父親拖家帶口把他們帶到了大連,之後就一病不起。1937年,溥偉去世,徹底斷了生活來源,毓嶦的母親帶著三個孩子沒辦法生存,只好典當家裏的細軟。

毓嶦

就在生活難以維持時,毓嶦聽說叔叔溥儀在僞滿洲國當了皇帝,還辦了私塾,專供愛新覺羅家的子孫讀書。好不容易有了讀書的機會,毓嶦喜不自勝,與母親匆匆告別後,就只身前往長春。

這一年毓嶦14歲,對“皇帝”這個稱呼並沒有什麽概念,他只知道自己與溥儀是沒有超過五服的叔侄,關系比較親近。

然而,毓嶦沒有想到的是,在森嚴的尊卑制度教育出來的溥儀,身上已經完全沒有了親戚血緣之間的感情。他剛到長春,就被迫學習了一系列的君臣之禮:早上吃完飯要聽溥儀講話,必須站著,手朝下,一點兒都不能動彈。

溥儀

在私塾裏的學生共有5個,都是清朝王室的後裔。在這裏,毓嶦每天都要學習四書五經、清朝啊曆史、日文等內容。偶然有興致時,溥儀還會給學生們親自授課,而講課的重點依然是給學生們灌輸君臣之禮。

溥儀告訴毓嶦等人:“我要是不當皇帝,就跟你們一樣,都是愛新覺羅家族的人。現在我當皇上了,就不一樣了。換句話說,我們不論親戚,只論主仆,你是奴才,我是皇上。”

此後,毓嶦就開始了長達20年的奴才生活,他原本的恭親王身份,在此刻變得一文不值。

毓嶦

其實,溥儀設立私塾就是爲了給自己培養心腹奴才,因爲他從未停止對複辟大清的幻想。

在此之前,溥儀也培養了一批心腹,包括自己的弟弟溥傑,但這都是借助日本人的力量培養的。可是到最後,這批心腹都投向了日本人的懷抱,這讓溥儀非常生氣。

所以在對待私塾中的5位學生,溥儀制定了嚴格的規定,就是爲了防止他們與日本人接觸。

溥儀

在毓嶦的記憶中,溥儀雖然是皇帝,卻並未有多大實權,他每天像一個傀儡一樣任由日本人擺布。有時候溥儀也會反抗,但大部分都沒有成功。

在這種高壓的環境下,溥儀越來越疑神疑鬼,總是擔心身邊的人會暗害他,由此脾氣也越來越大,打罵學生也成了家常便飯。

有一次,毓嶦因爲說溥儀吃的痔瘡藥形狀像槍藥,被溥儀聽到,被毒打一頓。別的學生替他求情,也被毒打了一頓。

毓嶦在長春的“皇宮”中待了8年之久,從14歲到22歲,被訓練成了一個完完全全的奴才。

那個時候毓嶦接觸不到外面,自然也接觸不到新思想,只認爲溥儀就是皇上,皇上就是神聖不可侵犯,他的職責就是伺候皇上。

與溥儀斷絕來往

毓嶦第一次推翻“君臣思想”是在成爲蘇聯俘虜後。

1945年,日本宣告投降,徹底粉碎了溥儀的複辟夢。8月16日,溥儀召開了僞滿洲國最後一次“禦前會議”,宣讀了他的退位诏書。這是他最後一次退位。

溥儀

緊接著,一顆顆炸彈像雨點般朝著溥儀的皇宮砸去,滿目皆是火光,皇宮待不下去了,溥儀只好帶著衆人流竄街頭,企圖隨日本人到日本避難。

沒想到,當他們一行人乘坐飛機來到沈陽機場時,就被早已等候多時的蘇軍抓了個正著。

雖然淪落爲俘虜,但是蘇聯政府對溥儀8人還算優待,他們被安排在蘇聯一所環境優美的療養院中。

溥儀

在這裏,毓嶦第一次看到了他今生從未看過的書,如斯大林著作的《關于列甯主義問題》。從來不知道列甯、斯大林是何人,引起了毓嶦的極大興趣。

他好奇地翻開這些共産黨的書准備去閱讀,卻被溥儀發現,斥責他是不是想造反。

毓嶦共在蘇聯生活了5年。據他回憶,前兩年他還與溥儀其他幾個親信一樣,輪流伺候溥儀,替他打飯、澆水、洗衣服。但到後來,毓嶦發現之前的僞滿大臣不再對溥儀畢恭畢敬,他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他想:“大家都是俘虜,我爲什麽要伺候你呢?”

毓嶦

溥儀也發現了毓嶦的變化,但他沒有權利,也無可奈何,就悄悄立另一位侄子毓碞爲自己的繼承人,有意排斥毓嶦。對此毓嶦並不在意,此時他只想盡快回國與親人團聚。

溥儀與毓嶦的想法相反,他並不想回國,一想到之前自己投靠日本人做的壞事,他便惴惴不安,可這一天還是來臨了。

1950年7月,蘇聯政府決定:即刻遣返所有被關押在蘇聯的僞滿大臣和將軍們。

毓嶦

據毓嶦回憶,在乘火車回國的每一天,溥儀精神緊張,神情恍惚,半夜也不睡覺,在火車上來回走,見誰給誰磕頭。

被押解回國後,溥儀一行人就被關押在了遼甯撫順戰犯管理所中。管理所中規定嚴格,每個戰犯身份相等,溥儀也開始學會了自己照顧自己。

1957年,34歲的毓嶦終于告別了12年的牢獄生涯,也告別了20年的奴仆生活。然而,踏出監獄的那一刻,毓嶦的心裏卻充滿了擔憂。

毓嶦

在蘇聯5年,在戰犯管理所7年,這些年吃喝穿住都有人管,但現在釋放之後將如何生活?

毓嶦無處可去,只能投奔住在北京的母親和弟弟。

在北京住處的不遠處,就是他們之前的家恭王府,毓嶦卻沒有心思故地重遊。爲了生存,年近40的他只能去幹體力活,挖馬路、挖溝、裝地攬。

後來,毓嶦聽說叔叔溥儀也被放了出來,還在組織的安排下得了一份工作,組建了新的家庭。但毓嶦並沒有參加叔叔的婚禮,用他的話說:“因爲不知道溥儀結婚了,他沒通知。”在毓嶦眼中,溥儀不通人情世故,也就淡然面對了。

毓嶦

自溥儀被特赦,毓嶦只見過他兩面,後來徹底斷絕了來往。

晚年,毓嶦退休後一直閑居在家,他憑借著幼年時期的書法底蘊,潛心鑽研,竟意外地在書法領域找到了新的身份。這個末代親王,在經曆許多風雨後,徹底變成了一個平民。

1 阅读:386
评论列表
  • 2024-04-15 18:21

    你哪裏來的曆史觀,他是1939年被封所謂的恭親王,這個時候根本不是清朝的,是僞滿洲國

  • 2024-04-16 07:11

    鳳凰台做過毓嶦的電視節目,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