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篷經濟”火了鄉村,有農民賣甘蔗日入1300,有人賣風筝日入2000

風雲圈科學 2024-05-05 00:04:45

近幾年,只要一到節假日,人們的第一反應並不是像最近五一一樣到處出遊,各個景區人擠人,而是選擇農村的小河邊,小草地,山澗中區露營。尤其是近三年裏,露營成了很多人的出遊首選。哪怕是今年五一,很多地方旅店價格大漲價,于是三年的露營經驗被很多人用在了旅行中。

和露營一起火起來的,還有一個專門的經濟學新詞“帳篷經濟”。不過,前一段時間,有報道說“帳篷經濟”熄火了,有些農村的露營營地已經倒閉了,“帳篷經濟”沒有未來。

不過在一些網友看來,露營還是很有發展前途的。住在城裏的張先生,本來這個五一打算出去逛景區,結果好幾天來看到火車票訂不上,飛機票漲價,還有民宿本來訂上了,卻無故被退單等一通折騰後,幹脆選擇了帶著家人到鄉下過五一。在張先生看來,本來出遊逛景點,就是個很趕時間費體力的活,而露營的形式,則能夠起到很大的休閑和放松,既能玩,還不累,並且假期不漲價,還看不到人山人海,挺經濟劃算的。

有網友總結:在農村的河邊搭個帳篷露營,既省錢,還悠閑,不比景區裏排隊,高速上堵車來的好?這也就成就了周末多半個朋友圈都在曬露營的壯觀場景。

可見,假期少的可憐的我們,在時間短又能做到較爲放松的體驗中,露營是個不錯的選項。甚至一個普通的周末,都能一家人玩的其樂融融。對于上班族來說,本來一年中的假期就少得可憐,如果讓一家人都能湊一起的假期,每年也就那麽幾天了。和逛景區相比,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對城裏孩子來講,機會並不多。在露營營地裏,還有一些像是植物碳印、繪畫、塗鴉等趣味運動,對小孩子很有吸引力。所以,在鄉村火爆的“帳篷經濟”,火的並不是那帳篷,而是那張“桌子”,那張吸引住家長,開心了孩子的富有趣味運動屬性的“桌子”。

露營的興起,還帶動了農村的就業。很多露營營地,本身是村周邊的荒山,經過一番改造之後,成了營地。以前沒有什麽人的山上,現在每到周末和節假日就熱鬧異常。附近農村村民,包括以前做過民宿的,近些年都參與到了露營的生意中來,有的負責擺盤、做咖啡、工作餐等,有些負責綠化。甚至到了周末的晚上,還有村民到營地周邊賣小朋友玩的玩具。營地在村邊,讓村民背靠營地掙到了錢,還帶動了村子裏的土特産銷售。

甚至在網絡上,有人直播自己五一五天假,賣甘蔗。一根甘蔗賣10元,5天下來,最多的一天買了130多根,日入1300多元,讓他自己都說“如果天天生意如此,我都不想去上班了”。還有農民五一跑到露營區去賣風筝,一個風筝15元到30元不等,最多的一天剛過中午,早晨帶出來的風筝就都賣光了,收入2000多元。

而今年有風傳的露營基地倒閉潮,在村裏的村民看來,覺得那些所謂倒閉的營地,應該都是一陣跟風,跟風入局賺快錢,沒有進行對客戶的深耕,也沒有對自己的營地進行深耕,只是淺淺的從這個行業過了一下。所以才引起一大批的倒閉潮出現。其實,鋤禾君認爲,每一個行業從被關注到潮流,再到引領潮流的過程中,優勝劣汰是一個必經的環節。很多經營不善倒閉的過程,是優勝劣汰的結果。

一些農村的村民,甚至在露營行業摸爬滾打了幾年之後,有了相當大的經驗,並且對露營的前景都很有信心,他們認爲短途近郊的露營在目前看來是一種剛需,畢竟它填補了人們周末休閑放松的需求。此外,露營行業在我國剛起步,機會也是很大的。並且露營可以和很多行業結合,例如露營加體育,露營加音樂,露營加寵物,露營加采摘,露營加遊泳,露營加登山等等,可結合的空間很寬。

雖然有不錯的前景,但經過此前的野蠻生長,露營行業入局者也很多,一定程度上和民宿業一樣,漸漸同質化、服務跟不上,所以今後,誰能做出差異化,並且找到自身核心競爭力,誰就是未來露營業的扛把子。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