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美國作爲主角,爲何遲遲不下場?

大講者普拉斯 2024-04-22 16:44:39

就在昨日,美國衆議院再一次通過援烏法案,拿出600億美元說要援助烏克蘭。

看到這一消息,很多人想不明,俄烏沖突打到今天,烏克蘭早已大勢已去,爲何美國還要不斷支援?

畢竟今天的美國自身難保,國債高達30多萬億,白宮因爲發不出工資經常關門放假,美國哪來這麽多錢援助烏克蘭?

很簡單,因爲美國表面上拿出的資金援助,根本不是給澤連斯基或者烏克蘭前線士兵的。

美國只是做個樣子罷了,因爲這筆援助資金到頭來還是流入美國資本貝萊德手裏。

首先,關于烏克蘭的戰爭潛力早已經被俄羅斯摧毀。

不管是兵力、能源還是工業生産,烏克蘭早已經崩潰,現在只能每天期盼美北約的支援。

其次,美國所謂的援助,只不過是援助在烏克蘭的軍火商罷了。

當初爲什麽美國資本巨頭貝萊德會接收烏克蘭的國有資産?

因爲他們看上了“戰後重建”的好差事。

所以不難發現,美國援助的600億美元,保守估計有80%都是流入美國軍火商口袋,最終到烏克蘭手裏恐怕連20%的資金都不到。

說白了,這就是美國國會的政客與美國軍火商上演的一場大戲,跟烏克蘭完全沒有關系。

這也是美國發家致富的“基本操作”,戰爭是它掀起的,目的是爲了賺錢,所以在戰爭過程中出現的援助只是“商業合作”罷了。

再說了,今天的美國自身都出現經濟困難,你覺得美國會如此大方拿出600億美元給澤連斯基嗎?美國人可不愚蠢,關于戰爭生意他們精明的很!

既然這樣,爲什麽美國還要大張旗鼓支援烏克蘭?

很簡單,那就是美國人可以借助這種方式來提高烏克蘭的戰鬥意志,同時還能繼續忽悠北約那些國家跟上,給烏克蘭提供支援。

美國作爲大哥都拿出了600億美元支援烏克蘭,那北約那些小弟自然要跟上。

這樣一來,美國不需要花費一分一毫,既可以幫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自己也可以節省更多精力投入亞太。

前幾天我的文章就說過,今天的美國已經沒有能力同時開展三條戰線,所以不管是東歐的俄烏沖突還是中東的巴以沖突,美國都不願意下場,只要是花錢可以解決問題的,他們絕對不會浪費精力。

對于美國來說,當務之急還是亞太的部署,最大的對手還是中國。

簡單來說就是:美國願意花錢擺平烏克蘭以及中東局勢,但亞太局勢,可不是花錢就能解決的,需要美國自己下場。

從這裏相信大家可以看到,當下的美國已經由猶太人主導了。

因爲如果是美國昂撒白人主導,並不會與我們搞得如此僵硬,反而會坐在談判桌上聊聊利益。

畢竟美國的昂撒白人還是懂一點戰略的,但可惜的是,基辛格去世後,美國似乎找不到第二個戰略家了。

而猶太人的做事風格也很明顯,那就是強行霸道,只要我看上的,你不給也要給,就算是我錯了,我也不會承認。

這就是今天以色列猶太人所呈現出來的態勢,至于美國猶太人或許沒有那麽明顯,但風格都是八九不離十。

那回過頭來,今天美國的猶太人以爲美帝霸權還能只手遮天,還能在世界上呼風喚雨,那就大錯特錯了。

美國想要借助烏克蘭打垮俄羅斯,想要借助以色列操控中東,想要在印太布下天羅地網讓我們出不去……

說白了,美國猶太人想要全盤贏,但不允許敵人還手。

但可惜的是,這種情況在進入21世紀後,美國就已經無法實現了。

光是俄烏沖突,美國就無法全身而退,就無法打垮俄羅斯。

這幾年美俄關系磕磕碰碰,美國很想在軍事上碾壓俄羅斯,但問題是俄羅斯手上擁有碾壓美國的核武器,所以美國只能通過常規戰爭去消耗俄羅斯。

但讓美國意料未及的是,俄羅斯居然會轉過身去擁抱中國。

再加上當初斯諾登泄密事件出現後,美國在歐洲的盟友變得人心惶惶,他們都開始猜測身邊這位老大哥是否把自己當做盟友還是韭菜。

那我們加強與俄羅斯的合作,也是爲了各取所需。

因爲美俄對抗從分量上來看,不如中美博弈激烈,而我們與俄羅斯的關系也沒有說像朝鮮那樣的“世交”友好關系。

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我們與俄羅斯加強合作,起碼可以讓美國睡不著覺。

而且美國不願下場烏克蘭,正好讓我們抓住了機遇。

爲什麽?你看看在俄烏沖突當中,我們立場是什麽?是中立的!

明面上,我們站在道義的制高點,避免與西方有明顯的對立。

背地裏,也給予俄羅斯相應支持。

所以很多人看不明白上層的大智慧,說什麽我們爲什麽要幫助俄羅斯,以往沙俄、蘇聯也拿了我們不少土地。

我只想說,那都是過去了,只要不是我們新中國丟的領土,那我們再糾結也沒有任何好處。

還不如與俄羅斯聯合起來,先解決面前的美國。

再說了,一切恐懼來源于火力不足。

當我們實現了真正的複興,在經濟、科技、軍事以及工業都全面開花的時候,我們再談曆史遺留問題都不晚。

所以當下的我們,必須要以長期宏觀的視野去對待今天的世界局勢,看清楚當務之急最大的敵人是誰,而不是爲了一些曆史遺留的問題去糾結,去計算。

通過俄烏沖突,我們要看明白美國這盤棋局,目的是什麽,野心是什麽,最後我們要怎麽破局。

總而言之,關于俄烏沖突,美國作爲主角卻遲遲不下場的背後,證實了一個觀點:美國根本不在乎烏克蘭的輸贏。

因爲美國想要的,只是有一個人出來牽制俄羅斯,讓俄羅斯遠離歐洲。

只要這樣,美國才能沒有後顧之憂投入到亞太與我們博弈。

0 阅读:11

大講者普拉斯

簡介:獨立媒體人 傳遞故事,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