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動身來中國前,中俄要談的頭等大事,局面突然對中國有利

蔣福偉 2024-05-07 10:55:17

普京訪華前,有著“俄羅斯錢袋子”之稱的俄氣公司,突然面臨巨額虧損。而這一變化,或許將對中俄接下來要談的頭等大事——新的中俄天然氣供銷協議,起到很好的推進作用,且局面變得對中國有利起來。

受西方制裁等因素影響,俄羅斯國有天然氣巨頭俄氣在2023年虧損近6300億盧布,顯示出了俄方在能源出口調整中面臨的困難。而要想徹底解決出口難題,俄羅斯政府和企業必然會加快腳步,推動與中國的新一輪合作,盡快敲定更多大單。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報告稱2023年虧損近6300億盧布】

根據俄氣方面發布的最新營收報告,該公司在2023年的總收入爲920億美元,全年淨虧損約6290億盧布,約合67億美元,與2022年的獲得132億美元淨利潤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也是俄氣自1999年以來,首次出現虧損情況。在報告發布後,俄氣股價應聲下跌,跌幅超過了4%。

俄氣出現虧損主要是因爲在俄烏沖突持續進行,西方制裁不斷加碼的情況下,俄氣現在收入大幅減少,但支出卻沒有減少,反而有可能進一步增加。

先說收入的問題,相比2022年,俄氣在2023年的總收入減少了340億美元,但並不是所有業務都出現了收入減少。

俄氣的石油、電力公用事業等業務都是呈增長態勢的,其中石油業務收入增加了4%,年收入380億美元;電力公用事業業務銷售額增長了9%,達到了66億美元。出現收入下滑的主要是核心的天然氣業務,下降幅度達到了40%,全年總銷售額474億美元。

【俄氣的原油出口沒有出現太大問題,缺口主要是在天然氣領域】

也就是說,俄氣出現虧損的主要原因,其實就是天然氣銷售收入的大幅減少。

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爲在2023年,能源危機基本結束,全球天然氣價格有所下滑。

另一方面是隨著“北溪”管道被炸、西方制裁的不斷加碼,以及很多歐洲國家完成能源進口結構調整,俄氣等俄能源企業無法維持對歐天然氣出口。

根據西方媒體的推算,俄氣在2023年,向歐洲這一傳統能源市場供應了約283億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氣,供應量下滑了55.6%,是1970年代初期以來的最低值。

俄羅斯面向中國等市場的天然氣出口雖然有所增長,但暫時無法完全填補歐洲市場的缺口。俄氣等企業現在是手中有氣,但賣不出去。

【“北溪”管道被炸導致俄歐天然氣出口難以恢複】

再說支出的問題,俄氣雖然也在盡量減少支出,但由于本身需要維持大量油氣田運營,且要配合俄政府進行輸氣管道等內部設施建設,推動能源出口結構調整,俄氣的年度總支出並未大幅減少。

再加上俄羅斯政府爲緩解財政壓力,確保戰爭的繼續進行,大幅增加了俄能源企業的所得稅、礦産開發稅等稅收,進一步壓縮了俄氣等企業的利潤空間。最終導致了俄氣出現虧損。

作爲俄羅斯最大的國有天然氣企業,俄氣的虧損一定程度上能夠體現出俄天然氣産業面臨的整體問題,且以天然氣、石油爲主的能源出口是俄經濟的支柱,如果不能盡快解決問題,俄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影響,進而帶出一系列問題。

而要想徹底解決問題,俄羅斯方面其實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盡早完成能源出口結構的調整,找到一個可以完全替代歐洲的新天然氣出口市場。而放眼全球,能夠替代歐洲,成爲俄方最關鍵能源出口市場的,其實只有中國。

【中俄正在共同推動兩國間管道天然氣進口體系的建設】

俄羅斯政府與能源企業自然也清楚這一點。俄方現在的整體思路是,確保已經建成的“西伯利亞力量”管道正常運行,在盡早實現每年380億立方米的原定供應目標後,進一步提升這一管道的輸氣量。

同時,盡快推動設計年輸氣量100億立方米的“遠東管道”建設,並與中國敲定最爲關鍵的,預計年輸氣量超過500億立方米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項目。

在這三個項目全部落地後,俄方每年向中國出口的管道天然氣就將達到1000億立方米。再加上通過海運、鐵路等途徑運輸的液化天然氣,俄方就可以完成出口調整。即便是在未來,俄歐關系進一步惡化,俄羅斯徹底喪失了歐洲市場,也能夠確保能源出口穩定。

【只要所有管道建成,俄方就能夠基本完成出口調整】

在“遠東管道”與“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正式建成之前,俄方也可以通過國際能源市場的“照付不議”原則,先從中國拿到了一些預購款,緩解當前的收支壓力。

但擺在俄方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是,在俄方規劃之中,最爲關鍵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項目,現在因爲價格問題,而卡在了磋商階段,中俄兩國遲遲沒有正式簽署供銷協議。按照俄方此前的計劃,中俄應該于去年就簽署協議。

俄方現在需要作出取舍,確定是爲了爭取更高價格,確保獲得更多能源出口收入,繼續延長談判時間,與中國耗下去,還是要在價格問題上作出一定讓步,推動項目更早落地,確保自己可以更早完成出口結構調整。

【普京政府和俄氣等企業必須作出取舍】

在這種關鍵時刻,這一年度營收報告的出爐,以及報告出爐後,在俄國內引發的連鎖反應,很有可能會推動俄羅斯政府和俄氣,放棄對于價格的追求,給中國一個合理的條件。

我們甚至可以大膽預測,在不久後普京訪華期間,雙方就有可能圍繞“西伯利亞力量2號”項目進行最終磋商,並正式簽訂一個超級大單。

3 阅读:1363
评论列表
  • 2024-05-07 15:18

    西伯利2是經過蒙古,中國決不接受,再加對中國價格再降都比賣給西方的貴,所以俄氣對中國沒有多少吸引力

蔣福偉

簡介:副教授,軍事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