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利益面前,沒有致敬!對錯之間,不能模糊

汽車十三行 2024-04-09 20:40:33

商人的本質是逐利,在利益面前,沒有朋友!4月8日,智己發布會上標錯小米SU7參數很好的證明了這句話。智己露了獠牙,小米馬上反擊,社交平台連發三封公開信,甚至不惜把上汽集團逼到牆角。這種氣勢,是過去任何一家民營企業不曾有過的強硬。

雷軍造車至今,一直向外界展現著自己的“乖孩子”形象,不願與新進入的汽車行當爲敵。畢竟,汽車不是電子消費産業,哪個企業背後都有錢有勢。但是在小米SU7上市發布會後的采訪中,雷軍一句不是“廈大”的,已經隱隱約約暴露了自己的“好鬥”性格。

遙想當年,雷軍那句“生死看淡、不服就幹”令人記憶猶新,在保護自己利益面前,小米從來不怕任何對手。經曆過電子消費産業競爭殘酷的小米,第一次在汽車行業被智己捅了馬蜂窩,也讓汽車行業見識到了小米“不怕事大”的精神。

實事求是地講,智己這次標錯小米參數暴露了內心的想法,就是想在輿論場上把小米踩一下。有沒有什麽實質效果先放一邊,至少從企業的心理上過一把阿Q的瘾。在這件事上,小米汽車的氣憤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真的是無心標錯,這件事都好說,但從小米公司發言人第一次公開敦促道歉中“對于智己一而再、再而三的騷擾、抹黑行爲,我們的忍讓是有限度的”這句話表明,顯然小米掌握智己對自己下絆子的證據,不只是發布會上那張圖那麽簡單。

和智己的理虧相比,反觀小米,敢于和中國第一大規模的整車企業叫板,說明小米真的是被氣著了。因此,小米才會出此下策連發數篇消息表達不滿。從這個做法猜測,小米可能有兩個動機,一種是真的生氣,所以直抒胸臆,另一種是敲山震虎,拿智己這次發布會的錯誤當靶子,打給那些盯著自己不放的汽車競品。對雷軍來說,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小米在這件事上都占理。

汽車圈的神仙打架2017年之後屢見不鮮,往往最後都是握手言和,很少出現電子消費産業那種老死不相往來的情況。原因無非是市場很大,誰也不能做到通吃。在體系、流程甚至工業邏輯一致的模式下,就那麽幾十家企業,大家誰也離不開誰,沒必要爭得面紅耳赤。大膽猜測,就在我們這些局外人看熱鬧的同時,大概已經有好事者開始私下串聯小米與智己團隊,甚至聯絡小米和上汽高層進行見面,這些掮客們當然不會放棄刷自己存在感的機會。我猜,最終這次小米和智己的道歉風波,會以雙方高層見面首場。因此,作爲看客的每一個人都不要急于站隊,曆史告訴我們,局外人的過早站隊最終只會把自己變成笑話。

最後強調一句,智己既然不會玩陰謀,就不要學人家電子消費企業,把自己放在東施效颦的尴尬位置。畢竟這些招數科技和電子消費行業玩了多少年了,小米哪能不知道這裏面的門道?在這件事上,上汽應該嚴肅處理智己團隊這次營銷事故,並且從體系本身找到問題,把那些內部過去標榜自己如何懂流量、懂運營,實則就是玩水軍、打對手的“人才”從隊伍裏清除出去,把那些向上級“邀功交作業”的汽車發布會不正風氣掰過來,一切以結果爲導向,而不是在口水仗中找存在感。記得陳虹和王曉秋當年負責具體業務板塊時,都是令行禁止的領導者。面對這次事件,相信上汽不會縱容這件事情。爲了立住中國第一大國有汽車集團這杆旗,上汽集團要給自己和社會一個說法,證明這杆旗沒有任何搖擺。

0 阅读:16

汽車十三行

簡介:知名汽車媒體人王鑫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