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正蓄勢謀高飛

中國城市報 2024-03-12 21:49:30

作爲新質生産力的典型代表性領域之一,低空經濟備受關注。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積極培育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

低空經濟作爲新增長引擎,已成爲各地聚力發展的産業新賽道,廣州、深圳、合肥等地已相繼取得低空經濟建設重要進展,圍繞低空經濟的競逐浪潮悄然到來。

空域改革釋放資源低空經濟忙“起飛”

出門打“飛的”,城際“空中的士”40公裏10分鍾速達,廣東、深圳交通路線圖持續上新;上百公裏陸島外賣閃送,無人機直接送貨到家門口,再偏遠的地區也能輕松進村入戶;播種、撒肥、施藥,一架農用植保無人機抵得上以往80人的勞動量,幫助農民管理更大規模的農田、讓收入大幅提升……低空物流、智能配送、智慧農業等一系列低空經濟創新應用場景紛紛出現。

受訪專家表示,低空經濟天生具有數字經濟基因,能夠充分享受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的紅利。

多位長期關注低空經濟領域的投資人對記者表示,在全球通用航空市場,當下最受資本熱捧的莫過于eVTOL(elec-tricVerticalTake-offandLanding)所代表的低空新賽道。作爲未來低空經濟關鍵載體的eVTOL,有望在2024年迎來商業化落地的元年。

eVTOL即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因其綠色、便捷、低成本、高安全、智能化等特點被視爲可實現城市空中交通(Ur-banAirMobility)的新途徑,成爲未來立體智慧交通的發展新方向。

今年2月27日,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使用自主研發的5座eVTOL航空器“盛世龍”成功完成跨海跨城首飛,從廣東深圳蛇口郵輪母港至廣東珠海九洲港碼頭,往返飛行超過100公裏,將3小時地面車程縮短至20分鍾。

時的科技創始人兼CEO黃雍威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eVTOL簡單理解就是飛機的電動化變革,以更安全、更經濟、更高效的飛行擴大空中出行市場,利用未被充分開發的龐大低空資源。

黃雍威介紹,eVTOL主要服務30公裏到150公裏的出行需求,這個區間是基于交通工具的選擇優勢:小于30公裏的距離,地鐵和汽車的便捷性及經濟性更勝一籌;而超過150公裏的旅程,高鐵和飛機則是更佳選擇。對于需要跨越山脈、海洋的特殊出行場景,現有的交通方式尚不能完全滿足需求,而eVTOL恰好可以填補這一空缺,擴大城際以及城市都市圈的出行範圍,成爲現有出行方式的有效補充。

近兩年,國內外eVTOL企業加速向商業化邁進。在國外市場,美國飛行汽車公司Jo-byAviation推出的S4有人駕駛eVTOL于2023年11月在紐約市區完成首次試飛,並計劃于2025年投入生産,預期每年交付500架;吉利科技集團參與投資的德國城市空中交通公司Volocopter,計劃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期間提供eVTOL商業試運營服務。

在國內市場,2023年10月,中國民用航空局向億航智能設備(廣州)有限公司頒發了EH216-S型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型號合格證(TypeCer-tificate,簡稱TC)。這是全球首個TC合格認證,標志著EH216-S的型號設計符合中國民航局的安全標准與適航要求,具備無人駕駛航空器載人商業運營的資格。

今年1月,廣東彙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鵬彙天”)陸空一體式飛行汽車亮相2024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小鵬彙天聯合創始人、副總裁王譚宣布,公司的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預計于今年四季度開啓預訂,並計劃在明年四季度實現量産交付。

政策與技術雙驅動eVTOL商業化提速

eVTOL商業化提速,主要得益于政策推動。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二十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將低空經濟有關內容寫入地方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廣東省提出,創新城市空運、應急救援、物流運輸等應用場景,加快建設低空無人感知産業體系;四川省表示,支持有人機無人機、軍用民用、國企民企一起上;安徽省要求,加快合肥、蕪湖低空經濟産業高地建設……這些措施體現了各地對開辟新賽道、培育新動能的期待。

“自2023年起,我深入關注eVTOL領域,目睹了政策推進速度之快。從國家到地方政府,政策層面的積極信號源源不斷。”北深資本創始人張明煥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科技産品的實現看似遙遠,但技術積累到一定程度,便可突然爆發。

政策層面,2023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綠色航空制造業發展綱要(2023—2035年)》,提出到2025年,電動通航飛機投入商業應用,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實現試點運行;到2035年,建成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綠色航空制造體系,新能源航空器成爲發展主流。

同年12月,國家空管委組織制定了《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對各類空域劃設和管理使用做了明確規定。同時,當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幹戰略性新興産業。

在地方層面,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以及安徽省合肥市、四川省成都市等地均在大力發展低空經濟。比如2023年12月,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低空産業創投基金正式簽約落地,資金規模達100億元。《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及政策實施細則同步發布。

而在法律層面,也有了更精細化的管理條例。比如2024年1月1日起,《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正式施行。這意味著我國無人機産業進入“有法可依”的規範化發展新階段。

“新的管理條例對無人機怎麽飛、怎麽管、由誰管進行了明確規定,讓從業者更清晰地明白了怎樣合法、合規地去操作無人機,公司能夠以什麽樣的商業模式進入賽道,對整個行業有直接的促進作用。”一位低空經濟領域的創業者對中國城市報記者說。

同時,技術突破是eVTOL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黃雍威認爲,汽車領域的電動化革命爲航空領域的電動化革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帶動電池、電機、電控三電技術的發展和突破,而大疆等無人機制造商的崛起同樣帶動了飛控技術、分布式驅動技術的成熟。正是對這些技術的有效應用,使得eVTOL企業的産品更加完善。

發展進入新賽道創業團隊各有所長

目前,eVTOL領域的創業團隊背景多樣,主要分爲兩類:航空系背景和車企系背景。航空系團隊,例如,黃雍威曾任空客中國工程中心總工程師,上海禦風未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謝陵曾在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工作多年,從事C919飛控系統核心研發工作等。

上述低空經濟領域創業者對記者分析稱,航空系創業團隊的優勢在于,具有豐富的飛機設計、適航認證、銷售相關的經驗積累。這種背景的團隊,對飛行器高安全性要求有深刻理解,能夠在産業發展過程中減少試錯成本、提高成功率。

另一種是車企系創業團隊,如小鵬汽車旗下小鵬彙天、吉利汽車旗下沃飛長空等公司。車企系創業團隊的優勢在于,擁有三電系統(電動機、動力電池和電控系統)方面的技術儲備和資源積累,以及供應鏈和交通道路算法的經驗。

關于eVTOL的具體商業應用場景,一位低空經濟領域的投資人表示,eVTOL的商業應用將首先在旅遊景區的低空觀光中向消費者展開。隨著行業獲得更多適航證並進入大規模商用階段,eVTOL將擴展到機場接駁等交通場景。

黃雍威認爲,最終,eV-TOL將向市中心到各區域的廣泛出行服務拓展,爲廣大民衆提供便捷的空中出行選項。

eVTOL作爲出行工具普及還需多久?

業內普遍認爲,eVTOL在中國市場從整機設計研發到獲得民航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TC,即産品可交付客戶並商業飛行的全過程,需五至六年,意味著其規模化商用可能于2028年左右實現。這對創業公司而言,意味著前期需要很強的融資能力、自我造血能力與成本控制能力。

在黃雍威看來,相較于直升機,載人eVTOL以其純電無汙染、低噪音、安全性高、無需跑道等特性,更適合在城市上空飛行,是一種綠色可持續、更加符合未來城市立體交通系統的産品。然而需要注意的是,eV-TOL的發展仍面臨著適航審定探索、産業鏈建設、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商業模式構建等難點。

低空經濟未來應用場景如何?黃雍威表示,低空經濟發展的核心在于如何利用“低空”創造更多社會價值。eVTOL只是低空經濟中的一環,未來還會看到更多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如末端物流將廣泛采用無人機,消費級無人機的應用也將增加,甚至乘坐“空中的士”也會成爲人們的生活習慣。

他認爲,eVTOL的技術研發和商業化是一個分階段、逐步實現的過程。從城市外圍開始,逐漸擴展至城市內部,實現從有人駕駛到無人駕駛、從低空遊覽到日常出行、從示範場景搭建到商業化運營的逐步升級發展。

■中國城市報記者孫雪霏

0 阅读:6

中國城市報

簡介:用專業視角發掘新聞,城市觀點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