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紅軍活捉的張輝瓒,三位部下成將軍,三名子女解放後功成名就!

井夫看事 2024-04-19 03:14:05

1955年,授勳儀式上,三位開國將領分別被授予軍銜。

可是,卻鮮少有人知道,他們曾經的領導卻是第一個被紅軍活捉,卻又因爲太過于殘酷無情最終被群衆處死的國民黨軍官。

而這位曾經的國民黨中將張輝瓒向的三位子女,也在新中國裏功成名就,分別成爲了醫院主任,大學教授,和留洋翻譯。

這到底是怎麽樣一個人?而當年又發生了什麽事情呢?

三位曾經的“手下”,成了開國將領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懷仁堂,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授銜授勳儀式,共産生了1052名將帥。

其中劉金軒、李治、王诤都因爲參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戰役,且表現優異,被授予少將與中將軍銜。

而鮮少有人知道,他們都是于1930年被俘虜後,才加入了紅軍,後有機會成爲共産黨正式人員,才有了後來這樣光輝的成績。

而就在那之前,他們都隸屬于曾經作惡多端的國民黨中將張輝瓒的手下,且都和張輝瓒有著一段曆史恩怨。

劉金軒中將,1908年出生于湖南省祁陽縣,就在他一歲多的時候,母親因病去世。原本依靠二人種地維持的生活過不下去了,他的父親只能四處打工謀生。

而這也導致劉金軒的童年過得極其艱苦。甚至到了18歲的時候,也還在爲吃不飽而發愁。就在這時候,北伐軍唐生智在祁陽縣征兵,爲了一口飽飯劉金軒沒有選擇的加入了國民黨的軍隊。

好在他有著不錯的能耐,一路摸爬滾打之下,就混成了國民黨的副連長,而他的定格上司,就是張輝瓒,可也正因爲如此,讓劉金軒發現了國民黨的“不作爲”與“亂作爲”。

先是張輝瓒經常會對一些明顯欺壓百姓的事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根本沒有約束自己的隊伍,甚至于他自己都會克扣手下的糧饷,還因爲情緒找他們的麻煩。

便是這樣的情況下,就在張輝瓒被紅軍活捉後,劉金軒毅然決然的加入了爲工農打天下的紅軍,並與1933年5月又順利加入了共産黨。

有著類似經曆的海洋王诤將軍,他原名吳人鑒。比起劉金軒,王铮小時候的生活條件要好上不少,不僅能夠吃飽飯,還能上得了學。

也正是在老家江蘇他修完了自己所有的學業後,在當時的局勢下,直接于畢業後被分配到了國民黨軍隊中擔任報務員。

就在隨後跟隨張輝瓒的作戰過程中,這位知識分子愈發的覺得自己的選擇有些錯誤,也愈發的對國民黨不滿。

隨著跟張輝瓒一同被捕之後,很快就被共産黨的先進理念所打動,毅然決然地加入了紅軍隊伍,並且憑借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正處于危難中的紅軍建立了第一個無線隊!

還有李治,1899年出生于江西省一個普通的木匠家庭。由于不願意子承父業,因此開始攻讀醫學,並在畢業後開了一家私人診所。

然而1930年國民黨強行征兵,李治被迫加入了國民黨的隊伍。也就是說從一開始,他就從來都沒有真心的成爲國民黨的一員,完全是出于無奈。

好在也正是這一年,張輝瓒被俘使他得以“逃脫虎口”,更感受到了符合他期望之中的紅軍的政治理念,從那之後,他就成爲了一名救死扶傷的紅軍戰士。

到了這時候,這三位將軍的命運,才開始正式的走向正軌,而也正是1930年,張輝瓒跋扈的一生走上了落幕。

二、囂張跋扈,最終被紅軍活捉的中將

1930年10月間,蔣介石調集兵力向紅軍和中央蘇區發動大規模的“圍剿”,時任第十八師師長的張輝瓒爲前線總指揮。

說起張輝瓒,早在1929年,就曾經瘋狂捕殺共産黨人和革命群衆,因此得到一個“張屠夫”的名號。

此番得以出任前線總指揮,張輝瓒更是在誓師大會上口出狂言:定與“共匪”勢不兩立,此番不踏平赤區,剿滅“赤匪”,誓不生還。

可任憑他那時候的猖狂表現,是如何也想不到,那並不是我黨的末日,而是他的!這一番誓言中,唯有“不生還”三個字說的正確無比!

12月16日,由于我軍的戰略部署,所謂“圍剿”的大軍挺近,不過是誘敵深入的方法。而紅軍也即將轉入戰略反攻。

決戰即將拉開帷幕,但這一仗該先打哪支敵軍?經過毛主席和朱德的深刻研究之下,決定集中優勢兵力,先打左翼的張輝瓒部第十八師或離紅軍主力最近的譚道源部第五十師。

其中尤其是張輝瓒部,作爲前線總指揮,消滅了他,“圍剿”就注定是失敗的!

于是,就在13天後,我黨一直 期盼的戰機終于出現了!當時張輝瓒率第十八師師部和2個旅孤軍冒進龍岡。

要知道龍岡本身接近紅軍主力集結地,因此早就打下了良好的群衆,是可以滿足紅軍封鎖消息的需求的。

因此不論是打伏擊,還是秘密埋伏,都大有可爲!當時朱德、毛澤東就集中主力分左、右兩路秘密西進龍岡。

就在30日上午9時許,紅軍指戰員居高臨下,清清楚楚地看到敵第十八師先頭部隊正大搖大擺地走進伏擊圈。

于是紅三軍先頭第七師猛烈開火,憑借有利地形給敵以迎頭痛擊。而一向自大的張輝瓒此刻還錯誤地以爲軍主力還遠在黃陂、小布一帶呢!

目前遭遇的不過只是紅軍小部隊的襲擊,當下就命令先頭部隊實施反撲。一時間,戰鬥愈演愈烈,可隨著時間推移,張輝瓒才發現紅三軍全部都加入戰鬥,令他大驚失色!

無奈之下,只能孤注一擲,指揮4個團向紅軍陣地實施多路進攻,可是均被我軍擊退。況且這時候,紅四軍和紅三軍團一部已經截斷了第十八師與東固、因富的聯系,並從側後向龍岡猛攻。

同一時間紅三軍團主力占領了上固及附近有利陣地,徹底切斷了從西北方向的增援!于是國民黨第十八師被我軍完成了包圍,開始了關門打狗的戰術對待!

隨著紅軍發起總攻。此刻一向不可一世的張輝瓒終于慌了。他匆忙之下帶著手下的殘兵敗將向西北方向倉皇逃竄。但對于他來說,爲時已晚。

隨著戰爭態勢的推進,開始不斷有國民黨軍官被擊斃或是俘虜,譬如第五十三旅旅長王捷俊就被活捉下來。面對這種情況,張輝瓒再沒有當初口吐狂言的樣子。甚至偷偷換上普通士兵衣服,躲到一個地洞裏,試圖逃避追捕,可還是被搜山的紅軍戰士發現了。

于是張輝瓒又心生一計,謊稱自己是書記官,企圖蒙混過關,只可惜正如劉金軒曾經經曆過的那樣,由于對待自己的士兵不好,因此張輝瓒並不得軍心。當下就有一個被俘虜的國民黨兵揭穿了他!

就這樣紅軍完成了活捉了國民黨中將師長功績,可是令人不解的是,抓捕後,紅軍沒有處決這位敵軍,反而是毛主席還提出壓親自見見他!

三、毛主席的老相識,最終難逃一死

其實說起張輝瓒,和毛澤東是老相識了。由于張輝瓒生于長沙唐田神塘,而毛澤東生于離長沙不遠的湘潭縣韶山沖。因此二人本就是湖南老鄉。

兼之毛澤東在青年到長沙求學時期,就已經聽過張輝瓒的大名。當時年長毛澤東8歲的張輝瓒任湖南第四區守備司令,在長沙城多少算是個人物。

況且兩人還一起參與了“驅張運動”,多少算得上是老相識。也難怪毛主席的詩裏,都提過他:

“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瓒。”正是毛澤東爲了紀念龍岡戰鬥提筆寫下的豪邁詩句。

只不過,這些其實都不是毛澤東在活捉張輝瓒後,還要見他的真正原因!

當時,不只是毛澤東,朱德也不主張處決張輝瓒,因爲一個中將師長,是與敵人談判的重要籌碼。

當時,張輝瓒被捕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遠在南京的蔣介石耳中,在蔣介石大發雷霆之後,還是考慮到了張輝瓒在國民黨中的地位。

因此權衡利弊之後,還是決定先將張輝瓒贖回來。而同一時間,談判的條件也傳遞到了蔣介石哪裏。

那就是張輝瓒部隊未被殲滅的朱耀華第五十四旅共4000余人,連同槍支彈藥一起歸降紅軍;同時邀請上海三家銀行做擔保,給紅軍20萬的現金和20萬擔西藥,提供2個團的武器;最重要的是,釋放一批被關押的共産黨人士。

哪怕蔣介石勃然大怒,也不得不答應,足以見得張輝瓒在那個時期的重要性,可是任憑整個國民黨也沒有想到,張輝瓒最終還是死了,死在了曾經的囂張跋扈之下。

在確定了贖人的條件後,國民黨立刻派出代表王信一前往上海,與我黨接上了頭。只要能夠成功,其實對于我軍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喜訊。畢竟一個打敗過一次的張輝瓒不重要,而缺乏物資的問題能夠解決才是重中之重!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周總理已經通過上海的地下交通線,聯系上毛主席和朱德。讓他們做好隨時放人的准備

卻誰也沒想到,張輝瓒被抓的消息,傳到了東固的群衆耳朵裏面。這一下,可算是炸了鍋,他們當即群情激奮的找到了毛主席,並表示:這個人必須進行公審,爲我們討回一個公道!。

這是怎麽回事呢?原來是曾經張輝瓒在行軍路過東固的時候,還處于囂張跋扈的時刻。于是他當時就提出了:東固已“匪化”,石頭要過刀,板凳要火燒。

在這樣的政策下,國民黨匪軍只要見到活人一律格殺勿論,不管男女老少;只要見到房子一律燒掉,不管軍營民宅。

可以說東固得有一半的百姓都死在了張輝瓒手中,而剩下的一半,也面臨親朋被殺無家可歸的局面。

因此,當得知張輝瓒被抓,哪裏還能不沖上前去要求毛主席主持公道?面對這樣的情況之下,黨內當即召開了會議,明確了方向,固然物質很重要,可這樣一個人如果放走更是對老百姓的不公!

所以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遂決定正常進行公審大會,讓妻離子散的群衆們平複心中的怒氣。只是哪怕我黨也沒有想到,由于張輝瓒做過的惡行實在太多了,哪怕有守衛在大會會場上,也沒辦法阻止情況的失控!

最終,作惡多端的張輝瓒就這麽死在了憤怒的群衆手中。只是沒想到的是,這樣的一個惡人,其子女倒是在新中國均有了一番成就。

四、三個孩子,各自的美好人生

張輝瓒一生總共有3個孩子,就在他被活捉的時候,僅僅12歲的親生骨肉張遠謀卻走上了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面對與父親不一樣的選擇,他認真學習,考上西南聯大,後去法國留學,又轉赴美國獲碩士學位,雖然身在海外,卻一直保持愛國本色。所以在歸國後成爲了天津大學教授。更于1949年加入民盟,參加可初次全國政協會議。

張輝瓒的繼子在他被捉的時候,則並不在國內,當時張遠渠在德國留學,後學成歸來,直到解放以後就成了長沙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一直秉持醫者仁心,救死扶傷。

還有張輝瓒唯一的女兒張遠儀,在張輝瓒被俘虜時,僅僅8歲。不過隨著時間推進,她後來嫁給了一名地下黨員。還因爲在西南聯大和清華大學修讀英語。所以解放以後,專門做了翻譯工作。

尾聲

時光荏苒,原本張贊輝在死後,他的好友魯滌平還是給他建造了一個墓的,只不過隨著歲月穿梭,早已經荒廢。

可是2005年相關部門在進行論證後,認爲可以對于張贊輝墓進行修葺,理由是張輝瓒在北伐戰爭期間表現優異,要對曆史人物有一個交待。

只是這樣的消息,卻更加令人唏噓,不論是自己的三個子女,還是三個手下,都因爲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走上了不一樣的美麗人生。

唯獨張贊輝,卻因爲錯誤的選擇,和囂張的行爲,哪怕被活捉,也終究難逃命運的制裁。



6 阅读:5229
评论列表

井夫看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