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捅了馬蜂窩,拜登頓感不妙,直接“撤回”3500枚炮彈

交鋒新視野 2024-05-10 14:22:52

以色列不顧美國面子,強行攻占拉法口岸,上萬巴勒斯坦人處境岌岌可危,拜登頓感不妙,急忙“撤回”對以的軍事援助。

一、美國“正式發難”

據2位以色列官員透露,美國政府已經停止對以色列運輸美制彈藥,而這也成爲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後,美國首次向以“發難”。

如今,美防長奧斯汀也證實這一消息:美國已停止向以色列運輸武器,並且他還表示,美國正根據拉法當前局勢,重新評估原計劃對以實施的軍事援助。

以色列對于美方的暫緩決定顯然十分不滿,其常駐聯合國代表對此表示,從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開始,以色列一直很感激拜登總統,而如今他的暫緩決定讓以色列感到非常失望。

(美防長奧斯汀證實了美國暫緩對以軍事援助)

而在美方“暫緩”決策中,有兩點值得我們關注:

其一,美國此次暫停的是1個批次的對以軍事援助,其中包括1800枚重量爲2000磅的炸彈和1700枚重量爲500磅的炸彈等。

其二,這是美國首次公開向以色列“發難”。

盡管美媒稱這是美國首次正式對以色列發難,但從拜登發難的力度上可以看出,拜登政府此番只是想“敲打”內塔尼亞胡。

雖然拜登“截斷”以色列後路有些讓人意外,但他的決定其實早在人們意料之中。

如今,美國正值大選關鍵時刻,美國國內高校抗議沖突卻一再升級。

與此同時,以色列也不顧美國“威脅”執意攻打拉法。

而自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後,拉法地區的人口越發密集,這時候以色列向其進行攻擊,勢必會造成大規模傷亡。

這不僅會使拜登和美國受到國內民衆和國際社會的更多不滿,還會讓拜登因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導致大部分選票的丟失,從而導致自己大選的落敗。

顯然拜登此番“暫緩”決策就是爲了緩解壓力。

當然,拜登爲了最大程度解決當前困境,還圍繞巴以沖突做了其他決策。

(拜登爲了減輕壓力,接連出招)

二、美國實施加沙“援助”

此前,美國就曾通過“空投物資”來進行人道主義救援,並且還宣布要在拉法海岸進行臨時港口的建設,甚至在加沙危機愈演愈烈的情況下,拜登似乎也在不斷催促雙方達成停火協議。

顯然有人會認爲,拜登此番行爲是在有意發揮大國作用,試圖給巴以沖突降溫。

但實際上,拜登此番行爲充斥著太多自己的算計,甚至其“援助”意圖很可能和我們期盼的結果背道而馳。

拜登實施加沙“援助”,一方面是爲了緩解美國國內外的壓力,另一方面是爲了美國的中東整體的戰略布局。

就國內外壓力而言,美國通過“空投物資”來實現人道主義救援,不僅是爲了挽救美國在國際上的形象,還是爲了表示自己對人道主義問題的關注。

(美國“援助”充斥著太多算計)

就戰略布局而言,美國一直希望以色列能站在遏制伊朗的“第一線”,從而減少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精力,轉而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亞太地區。

而如今以色列多次向黎巴嫩伸出“毒手”,無疑是希望在黎巴嫩開辟一條新的戰線,這顯然打破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布局。

顯然美國催促停火協議,不僅是爲了回應美國國內一些選民的想法,還是爲了阻止巴以沖突的進一步外溢。

現如今,美國不斷收縮巴以沖突,顯然是根據自己在中東整體的戰略布局,基于維護自己的霸權地位做的決定,並不是單純爲了平息巴以沖突。

而國際社會顯然也看出了美國在巴以沖突中摻雜的算計。

三、美國國際形象走“負”

據美媒報道,德國一家民調機構8日發布了一項“2024年民主認知指數”報告。而這項報告無疑給拜登敲響了警鍾。

《2024年民主認知指數》是德國一家民調機構針對53個國家進行調查,其中采訪了近6.3萬人,並根據這些人圍繞當今世界多個急迫議題的見解,總結出他們對民主、地緣政治和全球權力參與者的看法。

這項報告簡單來講,就是表達了美國從2023年開始,在國際社會上的正面形象開始走“負”。

而這種情況很大程度應該歸咎于美國一味地在巴以沖突中“偏袒”以色列,這嚴重引起了部分國家對美國的不滿,其中就包括黎巴嫩、馬來西亞、土耳其、摩洛哥、埃及和阿爾及利亞。

甚至美國在部分歐洲國家的形象也開始逐漸走“負”,而這不僅應該歸咎于其失敗的外交政策,還要歸咎于其一味維護自身霸權地位,漠視其他國家利益。

據這份報告的數據顯示,認爲美國對全球民主發展起積極影響的人占總數的49%,認爲美國起消極影響的人占36%。

這份報告還顯示,越來越多的國家認爲中國對全球民主發展起積極影響。

(美國國際形象逐漸走“負”)

甚至在這份報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就公衆而言,美國仍在世界舞台占據主導地位。

但因美國一味的霸權主義,顯然已經讓其和部分西歐盟友之間的關系産生隔閡,這無疑嚴重影響了未來美國在世界發展的整體決策部署。

而這也讓拜登清楚的知道:美國的霸權地位正在動搖,美國已經無法影響新的世界格局走向,如果美國不及時調整其發展方針,長此以往無疑會走上沒落道路。

0 阅读: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