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上岸小學有編男老師,工作4個月後裸辭,原因無奈又現實

優米MaMa 2024-05-08 16:32:03

大家好,我是優米MaMa~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小學任教的男老師比例很低。

曾看過一組統計數據:我國普通小學女專任教師占小學教師總數的比重的71.17%,這就意味著在普通小學中,男教師的比例不足30%。

江西省特級教師、南昌市百花洲小學校長林通曾在采訪時坦言,學校現有教師60人,其中男教師只有10人,男女教師比例爲1:5。

以前還沒覺著這是個問題,直到前段時間剛上岸老家小學編制的侄子突然裸辭,才開始讓我意識到,小學好像真的留不住男老師!

小學教師“陰盛陽衰”

家裏的這個侄子,師範畢業後,瞄准的就是當地的這所重點小學,經過一系列面試,複試、賽課,終于進了理想中的學校。

但入職僅工作了4個月,他就裸辭了。

家人很不解,一份鐵飯碗的工作,說不要就不要,現在的孩子到底怎麽想的?

後來和侄子聊天才知道,他們學校男老師很少,因爲工資不高,女老師普遍沒有養家的壓力,自然願意留下來。

而年輕的男老師要考慮結婚生子,買房買車,那點工資很難通過丈母娘的考驗。

除此以外,小學老師的工作性質是與年齡較小的孩子,以及保護欲十足的家長打交道。這就需要小學老師們要有足夠的耐心、還要時刻保持細心,很多男士並不願意從事這樣的工作。

有位網友更是現身說法,直白表示:男的千萬不要去當老師,因爲你要和女老師同台競爭,爭名額、先進、骨幹,男生好意思拉下臉嗎?

確實,我們的傳統文化影響下,一般都是女士優先,這真的會讓一部分男士感覺到不公平。

其實不僅侄子學校男老師少,大部分小學男老師教師資源都不太足。

沈平是安徽銅陵市人民小學的一名男教師,已經從教13年。他所在的學校共有70多名教師,其中男教師僅有16名,占總教師人數的20%左右。

但多年教育體驗下來,沈老師覺得其實男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會有一些特定的優勢。比如:

男教師的精力比女教師旺盛,能夠勝任一些相對有難度、高強度的工作。

男教師的後顧之憂會少一些,相對于女教師對家庭的投入,男教師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工作中。

不僅如此,男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普遍比較直接,這有利于培養孩子的接受能力,心理素質、承受能力。

男老師少會帶來的影響

記得我們小時候體育老師、數學老師等不少科目都是男老師,但問了侄子侄女,發現現在的體育老師竟然有一大部分都是女老師。

有不少家長對此不以爲意,認爲孩子在學校只要學到知識就好了,老師性別對孩子本身而言沒有什麽太大影響。

但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家長了解兒童發展的心理學知識,就會發現事實沒有這麽簡單。

首先,男女老師失衡,可能會影響孩子們對性別的認知和理解。

如果男教師數量過少,學生難以從男教師身上學習到一些特定的男性特質和行爲模式,例如領導力、決策力等。

同樣,女學生也可能因此缺乏與成年男性互動和學習的機會,這對學生們的性別角色認同和社交技能發展會産生一定影響。

其次,減少了教學的多樣性

由于男女思維方式不同,導致男女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可能存在差異。

一般來說,女教師可能更注重細節和表達,而男教師可能更強調邏輯和思維。

比如:男教師可能更傾向于教授數學、科學等科目,而女教師可能更注重語言和藝術教育。

學生如果能同時接觸到不同性別的教師,可以從不同的教學方式中受益,有助于培養更全面、多元的學習能力。

反之,如果孩子從小只受到一種性別的老師影響,很容易形成固定思維模式,不懂變通。

最後,對學生心理發展的影響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接觸到不同性別的成人角色模型,以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性別認同和社交技能。

如果孩子們在學校中主要接觸到的都是女性教師,可能會導致他們在與男性交往時缺乏經驗,甚至産生社交障礙。

所以你看,雖然女教師在小學教育中占據主導地位,並不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但男女教師比例的均衡確實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發展。

對于“男少女多”的教師隊伍,家長怎麽看

有位家長表示:男班主任帶出來的孩子陽剛大氣,氣勢恢宏,而女班主任教出來的孩子性格溫和、男生女相,但現在想找一個男班主任太難了。

雖然這位家長說得有些絕對,但不難看出,一部分家長還是非常希望孩子班上有男教師的。

問了身邊的朋友、同事,發現大部分男孩家長,其實更希望有男老師培養孩子的陽剛之氣,而女孩的家長出于安全考慮,則更願意選擇女老師。

不過大家普遍認爲,教師隊伍還是要男女平衡,這樣對孩子處理人際關系會更有好處。

今日話題:你對男少女多的小學教師隊伍,你怎麽看呢?你是更希望女老師帶自己的孩子,還是男老師呢?

0 阅读:252

優米MaMa

簡介:與千萬媽媽一起成長,探討科學育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