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成“血糖警報器”?醫生緊急提醒:這5個異變不容小觑!

李大姐話養生 2024-04-29 18:49:57

血糖一高,腿腳先知!這話可不是空穴來風。有時候,咱們的雙腿雙腳,就像身體的“血糖小偵探”,一有風吹草動,它們就會率先發出警告。

就拿老李來說吧,他平時工作挺忙,飲食也不太規律,經常是隨便吃點就應付過去了。前段時間,老李發現自己的腿腳開始不對勁了,走路時總是覺得腿重腳沉,好像綁了沙袋一樣。他還發現,自己的腳上出現了幾個小小的傷口,明明沒磕沒碰,卻總也好不了。

老李心裏犯嘀咕,這是怎麽回事呢?後來一檢查,才發現自己的血糖已經超標了。原來,他的雙腿雙腳早就在向他發出警告了,可惜他一直沒在意。

所以啊,咱們平時得多留心自己的身體變化,尤其是腿腳這些容易出問題的部位。一旦發現有不對勁的地方,就得趕緊去醫院查查,別等到問題嚴重了才後悔莫及。

01血糖高,腿腳容易釋放信號

血糖一旦超標,負責運輸糖的“血管”便會首當其沖受到損害。值得注意的是,小血管受損所引發的症狀往往比大血管更爲明顯,更早地顯露出來。

在血糖不斷升高的過程中,糖基化終末産物會無情地攻擊小血管,導致其管壁內層遭受破壞。糖蛋白逐漸沉積在血管壁內,使得血管壁厚度異常增加,遠超正常範圍。

而我們的腿腳,由于距離心髒較遠,血液循環相對較差。當高血糖導致血管管腔變窄、病變加重時,缺血症狀在腿腳部位會表現得尤爲明顯。因此,腿腳往往成爲血糖高時最容易釋放信號的部位。

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足部潰爛壞死”是一個極爲嚴重的並發症,不僅可能導致殘疾,還是治療費用高昂的慢性病症之一。

除了雙足血液循環較差外,足部承受的重量大、容易滋生微生物以及鞋子不合適造成的摩擦等因素,都會增加爛腳的風險。

025個症狀提示血糖失控

我國糖尿病患者衆多,每10個成年人中可能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更有一部分人,雖然尚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准,但血糖已經悄悄升高而不自知。

長期的高血糖狀態,如同將內髒浸泡在糖水中,對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當腿腳出現以下迹象時,記得及時查查血糖水平,以便及早發現並采取相應措施。

No.1 傷口不易愈合

血糖失控時,傷口的愈合能力會大大降低。這是因爲高血糖會影響血液循環和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導致傷口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從而難以愈合。如果你發現身上的傷口長時間無法愈合,甚至出現紅腫、疼痛等症狀,那麽就需要警惕血糖是否失控了。

No.2 瘙癢難耐

血糖升高時,腿腳部位的皮膚常常會出現瘙癢的症狀。這種瘙癢感可能非常強烈,讓人難以忍受。同時,由于高血糖導致皮膚水分流失,皮膚還可能變得幹燥、粗糙。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腿腳部位經常感到瘙癢,並且伴有皮膚幹燥的情況,那麽就需要及時檢查血糖水平了。

No.3 腿腳麻木感增強

高血糖會損害神經末梢,導致腿腳部位出現麻木感。這種麻木感可能會逐漸加重,甚至影響到你的行走和活動能力。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腿腳部位經常感到麻木,尤其是在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後更爲明顯,那麽就需要警惕血糖是否失控了。

No.4 出現特異性皮膚病變

血糖失控時,小腿前側可能會出現一種特異性的皮膚病變,稱爲“糖斑”。這些糖斑通常表現爲邊界清晰的褐色斑塊,不痛不癢,但它們是糖尿病特有的皮膚表現之一。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小腿前側出現了這種病變,那麽就需要及時就醫檢查血糖水平了。

No.5 皮膚幹燥皴裂

高血糖會導致皮膚失去水分和彈性,變得幹燥而脆弱。這種情況在腿腳部位尤爲明顯,容易出現皴裂和裂紋。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腿腳部位皮膚變得幹燥、粗糙,並且出現皴裂的情況,那麽就需要及時采取措施調整血糖水平了。

03控糖的兩個核心:降、穩

糖尿病管理中,降血糖和穩血糖是兩大核心要素,它們相輔相成,共同維護著我們的健康。

降血糖,是控糖的第一步。過高的血糖水平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因此我們需要采取措施來降低血糖。這包括調整飲食結構,選擇低糖、低脂、高纖維的食物,避免高糖、高油脂食物的攝入。

同時,增加運動量,通過體育鍛煉來消耗體內的糖分,也是降低血糖的有效方法。當然,在必要時,我們還需要借助藥物的力量來輔助降糖。

而穩血糖,則是控糖的另一重要環節。血糖的穩定對于預防並發症至關重要。爲了實現血糖的穩定,我們需要做到定時定量進餐,避免暴飲暴食,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避免熬夜。

此外,定期監測血糖水平,根據血糖的波動情況靈活調整控糖策略,無論是微調飲食結構,還是適當增減運動量,或是與醫生溝通調整藥物治療方案,都是確保血糖穩定的關鍵所在。

控糖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注重個體差異和綜合治療。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我們需要制定個性化的控糖方案。同時,控糖也需要綜合考慮飲食、運動、藥物治療等多個方面,形成綜合治療的效應。

7 阅读:7032

李大姐話養生

簡介:關注李大姐話養生,關愛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