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次道歉,又被小米汽車舉報了

Auto芯球 2024-04-23 19:46:35

文 | AUTO芯球

作者 | 雷歌

這回真是被盯上了,小米汽車又把我給舉報了。

上次我說小米汽車聲稱有16.8億種駕駛模式是“文字遊戲”後,就被小米汽車舉報過,我也道歉了。

不過呢,上次道歉也道了,我還是贏了,騰訊並沒支持小米汽車的舉報。

這次是這樣的,上周我不是去試駕了一次小米SU7嘛,

回來寫了寫自己的一些感想,叫《試駕完小米SU7後,我准備退了我的訂單》

我的中心思想是,

小米有優點缺點都很明顯,優點是底盤紮實,造型酷炫,缺點是後排低、短,不適合久坐。

這樣的情況不適合作爲家用第一輛車,但適合單身青年、青年情侶或者作爲家庭第二輛車的人群。

總之是勸大家,弄清楚自己的需求再買。然後就被小米汽車向騰訊公衆平台投訴了。

小米汽車抓住三個點位,一頓輸出,

說我完全失實、嚴重拉踩、诋毀抹黑小米SU7。

雖然,不確定騰訊支不支持小米的投訴,不管咱錯沒錯,我還是向小米汽車道個歉,

咱畢竟有過道歉先例,繼續道歉也是慣例。

小米舉報我的是這三點:

一、小米目前交付時間預計28周,並非我說的要到2025年。

我道歉,我不該說“可能”要到2025年去了。

爲了驗證我自己說錯了,我又下訂了一次小米SU7,

發現從即日算起,小米SU7的Pro版和Max版交付周期在28周-35周不等。

也就是說,現在下訂,交付日期大概在今年的11月初和12月底之間。

我的朋友這周末也去小米汽車交付中心去問了現場的小米工作人員,他們的回複是max版本等32周,標准版和pro版28周左右。

我相信以雷總的執行力,絕不會允許小米汽車出現我說的“可能”到2025年交付,哪怕是2024年12月31號交車,也都不是2025年。

也不知道小米的字典裏有沒有“可能”兩個字,反正我相信沒有。

再說了,中途還有人等不了這麽久轉而買其他品牌的,

比如華爲智界S7就給小米汽車大定用戶提供5000元定金損失的補貼,讓用戶買智界S7去。

這也能給小米減輕負擔,提前完成交付嘛。

對了,我可以在2024年底小米汽車全部交付完成的時候,再向小米道歉一次。

大家看啊,即使到2024年底提車,2025款小米SU7也沒那麽早出來,新車還變不了舊款,你要等新款也不一定有升級、有降價呢。

24款質量穩定、價格公道,你都等到24年底了,

再過幾個月提25款也不一定質量更穩定,價格更優惠。

大家就安心等待,24年底提24款,還做初代小米汽車的車主,光榮。

二、小米反駁我說SU7“‘三電’系統均爲小米自研”。

我道歉,我不該說“小米的內核‘三電’系統都是國産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出來的。”

這回我打心底認爲:

小米的電機系統是自研的,不是彙川技術的,

小米的電池系統是自研的,只是用了比亞迪弗迪、甯德時代的電芯,

小米的電控平台是自研的,只是用了彙川技術和聯合汽車電子的零部件,

來源:蓋世汽車

不光這樣,咱還相信9100噸一體化大壓鑄自研,16.8億種駕駛模式自研。

咱相信半隱藏式門把手自研,電池倒置技術自研,營銷話術自研。

對不起,我說的“小米的內核‘三電’系統都是國産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出來的”給小米抹黑了,

小米汽車SU7有9種顔色,只有一個鑽石黑,不能讓我說的這些抹黑了小米汽車。

對不起。

小米投訴我第三點是,沒有“超過1米8的人會感覺只有尾椎坐在座椅上”一說,因爲雷軍親自做過測試辟謠。

我道歉,我不該說出自己的主觀試駕感受。

我也不該說什麽後排座椅短、座位低,頭頂空間小。

我只能在評論區去找找其他體驗車的朋友,看看他們是怎麽說的:

我說過,小米後排和B級車的空間差不多。

但我現在有點迷糊了,

小米汽車官網是用“C級豪華科技轎車”去定義小米SU7的,

我也去翻了下其他轎跑的宣傳:

哪吒GT說自己就是跑車,

保時捷Panamera就說自己有轎跑版本

寶馬4系也說明自己是轎跑車

所以,那我到底該不該用“轎車”“C級”的標准去要求小米SU7?

當然了,

有這樣的空間,我不該還要什麽“自行車”,說什麽“腿部懸空,起身困難”。

腿部懸空可以像女士那樣將腿斜放就好了,

起身困難也可以像女士那樣腿先伸出車外,就好下車了。

我1米86的那位朋友坐後排中間頂頭,我下次讓他身體前傾,也能解決問題。

我不能既要還要,既要轎跑造型,又要後排空間,既要照顧家用,又要帥氣拉風。

不能既把SU7和Taycan比設計,又拿SU7和極氪007比後排,

是我太樂色了,我這樣的低端吊絲不懂欣賞高端轎跑的設計美學。

畢竟小米汽車符合一個成功奢侈品的所有特征,情緒價值高,稀缺,營銷給力,和鑽石一樣,小米恒久遠,一輛永流傳。

我請求小米汽車全面封殺我,禁止我再說出任何試駕感受的形容詞、比喻和隱喻,腹謗也不行。

這已經是我第二次被小米汽車投訴了,

也是我第二次道歉了,

上次小米汽車說它有16.8億種駕駛模式,我寫了些感想說小米在玩“文字遊戲”。

那次小米投訴我的“罪名”是我對他們進行“品牌抹黑、虛構诋毀”!

後來我也道歉了,網友罵我道歉要立正站好,不要陰陽怪氣。

我真不是小米汽車的“黑子”啊,

你看,小米SU7之前被曝出36萬的保單價格傳聞時,我就替小米汽車辯護過。

寫了《36萬的售價,蔚來理想賣得,小米賣不得?》

小米汽車21.59萬的起售價公布時,我就誇小米最厲害的不是價格,而是通過投資布局了一整個産業鏈。

我承認,我格局不行,面對小米汽車這麽優秀的産品,雞蛋裏挑骨頭。

我最佩服的就是小米雷總的格局,

畢竟,像華爲智界S7截胡小米用戶訂單這種事,雷總都能鼓勵用戶去買別家汽車,我五體投地。

雷總給車主開門,也給汽車界的格局打開一扇門。

我要學學雷總的格局,期待小米汽車變得更好,價格更優惠,將國産新能源汽車的價格繼續打下來,讓我這樣買過小米空氣淨化器、小米音箱、小米電視的米粉,享受小米汽車的實惠。

願小米汽車越來越好。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0 阅读:23
评论列表

Auto芯球

簡介:聚焦智能汽車,助力關鍵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