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行業一直被質疑?美的集團一季報超預期,股價較底部已翻倍

看財經 2024-05-06 16:20:18

一直以來,家電行業被唱衰的聲音不絕于耳。

2005年,家電企業利潤率一度跌至冰點,家電行業陷入困境;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來襲,家電産銷量均大幅萎縮;2015年,庫存高企、消費低迷,家電行業遭遇自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下滑挑戰;2020年,疫情因素疊加原材料、海運價格上漲以及消費需求走弱,家電行業從“紅海”變成了“苦海”。

一句話,作爲成熟且極度內卷的行業,家電行業一直以來都過得很艱難,也備受爭議!

但是,在這種質疑聲中,家電企業卻一直在證明自己。

4月30日晚,美的集團(000333.SZ)公布一季度業績。根據財報顯示,美的集團營業收入1065億元,首次單季度突破千億大關,同比增長10.19%;淨利潤90億元,同比增長11.91%;扣非淨利潤92.37億元,同比增長20.39%。

注意,這個成績可以說來之不易。

2023年,國內房地産投資同比下滑9.6%,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滑8.5%。另外,家電行業還受到整體消費不足影響。當然,産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的因素也一直都存在。

那麽,在一個成熟且競爭激烈的市場,美的集團的增長來自哪裏?

咱們看一組數據。

2023年,美的空調營業收入1611億元,同比增長7%;消費電器1347億元,同比增長7.5%;機器人及自動化營業收入330.2億元,同比增長10.32%。

需要強調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在進一步提高。

比如,空調毛利率25.57%,同比提高了約3個百分點;比如,消費電器毛利率33%,也同樣提高了約3個百分點;再比如,機器人及自動化毛利率23.59%,提高了約2.5個百分點。

或許,拉長看的話,這個數據更加直觀。

2021年-2023年,美的集團毛利率分別爲22.48%、24.24%和26.49%;今年一季度,這個數字是27.32%,爲近5年以來最高。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數據需要特別關注。

一般來說,如果公司認爲行業遭遇困難,或者自身盈利前景不明朗,就會減少甚至不分紅。但是,美的集團的分紅非常慷慨。

2023年,美的集團擬每10派30元,累計分紅金額207.6億元,分紅率超60%,股息率超4%。毫不客氣的說,美的集團就是一家“現金奶牛”企業。

正因爲這樣,過去一年半時間,美的集團的股價開始企穩回升,年內漲幅超30%;跟低點比,漲幅已接近翻倍!

有人說,美的集團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2023年,全國商品房竣工面積9983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7%;但是,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了20.4%,鑒于開工到竣工的開發周期約爲2年,因此2024年底或者2025年,商品房竣工面積或將下滑。

這樣一來的話,美的集團的經營業績或許受到壓力。

但是,這個並不全對。

首先,跟過去比,如今家電公司對新房銷售的依賴性在降低。其次,老舊小區改造、保障性租賃住房、城中村改造以及農村住房,爲家電需求提供了更大動能。

當然,這些都是外部因素,核心還是取決于公司自己。

關于2024年,美的集團的經營重點是:“全價值鏈運營提效和結構性增長升級。”

具體來說,就是在保持足夠的現金資源和流動性,保持低成本、高效率的運營優勢,堅定推動業務模式升級、結構升級和産業升級。

最後,重點說說庫卡集團。

2023年,庫卡集團的收入和盈利均創曆史新高,庫卡中國的收入貢獻由2020年的15%提高至2022年的22%以上。

2017年,由于收購庫卡,美的集團形成了289億的商譽。但是,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盡管商譽金額增加到了301.6億元,但是,在股東權益的比重,卻從2017年的35%下降至15.7%。

一句話,外界等著看美的笑話,想著巨額商譽計提會導致盈利能力惡化,但是,美的還真就把巨額商譽給消化了。

0 阅读:849
评论列表
  • 2024-05-07 08:46

    經濟條件稍微好的人,哪會買美的

  • 2024-05-06 17:58

    質疑是有道理的,房地産嚴重下滑,家電企業卻逆勢增長,邏輯不通呀?

    用戶15xxx61 回覆:
    有什麽邏輯不通的,大象打架,死的是阿貓阿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