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城市雄心:海右人才,走向世界

新黃河 2024-05-12 21:10:21

【一】

5月11日,濟南首屆高層次人才招引大會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大會期間,很多人注意到一個細節。主辦方向參會人才贈送了首期《走向世界》“海右人才”專刊。它以中英文雙語,呈現了一座城市的努力:天下泉城,人來無憂。

《走向世界》“海右人才”專刊的推出,旨在搭建濟南鏈接全球人才的橋梁,全方位展示濟南人才工作的生動實踐,進一步擴大“海右人才”品牌影響力,推動濟南人才工作走向世界。

恰如“走向世界”四字,大魄力的背後是城市的雄心壯志: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海右人才,走向世界。

【二】

納四海人才,一座城市的開放胸襟。

筆者打開這本印制精美的雜志,中英雙語、圖文並茂,以“天下泉城 人來無憂”爲主題,精心策劃了“泉城人無憂”“濟南剛剛好”“媒體看濟南”“人才強磁場”“海右人才多”“名家談濟南”等欄目,力求從多個維度、多個層面展現濟南的城市魅力和人才風采,讓更多人看到一個“剛剛好”的濟南。

對于人才,濟南曆來不吝愛惜之情。

大唐天寶四年(745年),杜甫路過濟南,參加了一場宴會。這頓飯吃得很值,爲濟南留下了一首傳誦千古的詩。尤其是這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更是成爲了濟南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

杜甫的詩,有一個特點是寫實,是時代的忠實記錄者。他誇濟南“名士多”,不是客套話,是濟南名士真多。

往曆史上看,名士多的濟南,其一證明濟南自古就是人才輩出之地,其二證明濟南這座城市的開放性和吸引力。濟南不興地域歧視,不搞排外那一套,來了就是濟南人,能發光就是濟南人才。

如今,濟南正全力打造“海右人才”這張城市新名片。這是對城市開放傳統的致敬,更是在爲未來布局。

權威信息顯示,近年來,濟南深入踐行“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人才工作理念,著力打造“天下泉城、人來無憂”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務體系,2023年全市新增青年人才超過16萬人,人才資源總量突破278萬人,連續兩年獲評“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濟南,正在成爲青年才俊彙聚之地、四海英才逐夢之城。

認識濟南,請打開這本“不一樣”的雜志,請相信濟南城市血液裏就飽含的愛才基因。

【三】

納四海人才,“海右人才”也要走向世界。

翻開《走向世界》“海右人才”專刊,百余頁的一本小小的雜志,卻是泉城濟南與世界人才連通的一扇窗。

專刊發行覆蓋世界103個國家和地區,“海右人才”的聲音將暢達全球。線上還將發行電子雜志,將“海右人才”專刊制作成方便手機閱讀的電子雜志,通過“海右人才”微信公衆號等媒體平台發布電子雜志二維碼,讓更多人能夠方便快捷地獲取專刊內容。

前段時間,北京車展上有個熱詞,叫含“外”量驚人。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跟2023年上海車展相比,這屆北京車展的國際化程度更高了,來了更多的外國人尤其是跨國車企的高管團隊。含“外”量驚人的背後,是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更強了。

具體到城市維度,城市之間的競爭早已突破省界國別,日趨國際化。而在全球化的今天,人才的國際化流動已經成爲常態。不能僅僅滿足于國內的聲譽,更要放眼世界,吸引更多國際人才的目光。濟南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打開視野,讓“海右人才”走向世界。

其一,要鼓勵和支持本土人才到國際舞台上展示才華。

其二,要吸引和接納更多國際人才來濟南工作生活。

新聞報道說,濟南首屆高層次人才招引大會期間,多位受訪的外國留學生,都非常想留在濟南工作。

【四】

納四海人才,爲“海右人才”搭建更優的發展平台。

首屆高層次人才招引大會的舉辦,就是一次成功實踐。它集人才招引、政策宣講、城市推介、文化展示于一體,進一步提升了城市軟實力、影響力和吸引力。通過這次大會,濟南向世界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這裏不僅是一片創業的熱土,更是一個多元文化交融的國際化都市。

這只是個開始,接下來濟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包括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不斷深入與國際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合作。

還有,要更加注重對本土人才的培養和國際化視野的提升。當越來越多的“海右人才”在國際舞台上閃耀更強光芒,濟南的城市形象必將更加璀璨。

【五】

重溫一份感動。

去年年底,在作別一年之際,濟南以市委人才辦的名義發了一份新年賀詞。這其實也是寫給天下人才的一封家書。

信中說,新的一年,我們將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和尊賢敬才的誠意,傾力打造“天下泉城、人來無憂”的創業沃土,持續擦亮“海右人才”城市名片,讓“潮起海右、鳳棲濟南”成爲四海英才的共識行動。

信中說,新的一年,我們將聚力難而正確的事,以自身的確定性應對外界的不確定性,堅持心有所向、步履不停,只管向前走!

讀出了城市的雄心,讀出了城市的壯志,讀出了城市的韌性。

來吧,到濟南來;出發吧,向著世界,“海右人才”步履不停,大步向前。

來源:趵突視角

0 阅读:29